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学期末考试卷(陈幸军版)

幼儿教育学期末考试卷(陈幸军版)

第 1 页 共 6 页绝密★启用前 座位号学前教育专业期末试卷本试卷总计200分,全试卷共6页,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卷答题纸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一.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麟2.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B.安装塑胶地板C.创设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净的场所3.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A.幼教领导B.幼儿教师C.幼教设施D.幼儿家长4.幼儿园教育应以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 A.学习 B.上课 C.玩耍 D.游戏5“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口尝一尝,”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 原则。

( )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B.保教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D.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6. 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A.智力游戏B.表演游戏C.基本体操D.体育游戏7.日常生活和 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 ) A.活动 B.游戏 C.交往 D.实践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幼儿 目标的范畴。

( )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9.在幼儿园课程的要素中,对教育过程起导向作用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组织D.课程评价10.幼儿园课程融合于幼儿在园内的一日活动,有生活化的特点,并以 为基本形式。

( ) A.游戏 B.活动 C.学习 D.生活11.由于幼儿没有学习系统学科知识的任务,所以学习内容没有任何( ) A.系统性B.强制性C.科学性D.知识性12.利用每天吃点心的环节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大和小”认识各种食物和水果,以及感受分享的快乐情感,体现的是幼儿园教学活动 的特点。

( )A.生活性和启蒙性B.活动性和参与性C.游戏性和情境性D.科学性和发展性13.为了更好的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的 应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

( )……………………封……………………线……………………外……………………不……………………要……………………答…………………题……………第 2 页 共 6 页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班级活动14.下列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对幼儿没有任何强制性 B.幼儿是以学习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C.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创造和体验的过程 D.幼儿园教学活动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15.某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将水蒸气说成“白烟”,违背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 原则。

( ) A.科学性原则 B.思想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16.发展性原则明确要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 为追求的目的。

( )A.促进幼儿发展B.使幼儿获得知识C.培养幼儿能力D.培养幼儿的创造性17.一般来讲,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经历了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一探索研究→表现和表达→评价的过程,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活动过程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B.活动过程的开始部分,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C.教学活动过程只能以提出问题作为过程的起始部分D.设计活动过程时,可以只按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逐条写18.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 的过程( ) A.创造 B.体验 C.创造和体验 D.创新19.幼儿是以学习 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 )A.间接B.直接C.社会D.生活20.角色游戏的支柱是( )A.规则B.方法C.指导D.想象活 21.下列游戏属于智力游戏的是( )A.抢椅子B.吹泡泡C.木头人D.哪里错了22.下列哪个不属于幼儿游戏的特点( )A.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C.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D.游戏是虚构的活动23.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 )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体育游戏D.智力游戏24. 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

( )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25.下列关于幼儿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游戏中的角色、情节、玩具、材料均具有明显的虚构性 B.幼儿游戏活动的发起,源于外部命令和要求,是“要我玩”C.幼儿游戏是为活动本身为目的,是为游戏而游戏,不能创造具有社会意义的价值D.幼儿游戏是其真实生活的写照,反映其知识经验25. 是保教结合最紧密的幼儿园课程形式。

( ) A.游戏 B.日常生活活动 C.教学 D.课堂教学第 3 页 共 6 页27.向幼儿进行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游戏 B.组织幼儿参加劳动 C.练习 D.专门的劳动技术课28.幼儿爱集体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树立榜样B.教师的示范作用C.为集体服务的劳动D.班会29.幼儿最长的劳动时间不要超过( )A.15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60分钟30.中班劳动的主要内容是( ) A.提高自我服务的质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B.培养生活自理能力C.为集体劳动和轮流承担值日生D.培养幼儿劳动的责任感和认真、有条理的劳动习惯31.关于幼儿园过渡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渡活动是幼儿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之间的转换活动 B.过渡活动可以让幼儿得到休息和调整,不需要教师的组织和计划 C.过渡活动可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D.过渡活动可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使生活环节转换自然有序32.关于幼儿散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散步时,幼儿不可以在队列中自由自在地走、停、玩、讲B.组织散步活动应事先了解散步地点和沿途安全卫生状况,并提醒幼儿如则,饮水等C.散步中,要引导幼儿对环境的观察,并随时注意清点人数D.教师可以在散步过程中,因时因景进行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33.一天中重要的,却往往被忽视的生活活动是( )A.入园B.睡眠C.饮水D.如厕 34.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有利途径是( )A.睡眠B.饮水C.盥洗D.如厕35.幼儿的劳动满足于( )A.创造社会价值B.生活需要C.劳动过程D.游戏36.幼儿自制玩具时,着重于自制玩具的应用性特点,幼儿要会玩自制玩具,该班属于(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龄期儿童37. 班劳动内容,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自我服务为主。

( )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38.幼儿园娱乐活动可 组织一次。

( )A.两天或3天B.一周或两周C.一个月D.一学期39. 是向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和开展家长工作的好时机。

( ) A.入园和离园 B.过渡活动 C.自由活动 D.散步40.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时期,集体授课时间可在( )……………………封……………………线……………………外……………………不……………………要……………………答…………………题……………第 4 页 共 6 页A.10-15分钟B.15-20分钟C.20-25分钟D.25-30分钟41.幼儿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 方面。

( ) A.智力 B.知识 C.非智力因素 D.注意力42.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 指导思想。

(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C.多样性D.均衡化43.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 现象。

( )A.提前为进小学打好基础B.促进幼儿极大发展C.小学化倾向D.小学教育学前化 44..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公园了,所以我没写。

”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 A.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B.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C.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45.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应该以 为出发点。

( ) A.提前交给幼儿知识 B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C.提高幼儿的坚持性和自制力 D.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46.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A.亲情性B.连贯性C.生活性D.复杂性47.以下属于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现代形式的是( ) A.家长学校 B.家长会 C.幼儿园开放日 D.短信平台48.幼儿园教育为幼儿入学做准备,最根本的准备是( ) A.素质 B.知识 C.能力 D.心理49.幼儿园王丽老师所带班级经常发生安全事故,最根本原因是这位老师 ( ) A.没能及时发现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B.安全意识淡薄 C.预见危险发生的能力差 D.应急能力差50.幼儿园教育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谈话法C.调查法D.测验法第 5 页共 6 页 绝密★启用前 座位号卷二注意事项:1.卷一、卷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本卷指定位置,答在其他位置无效。

2.本试卷总计200分,全试卷共6页,完成试卷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二、简答题二.简答题(本大题8个小题,共60分)1. 幼儿游戏具有哪些特点?(6分)2. 组织幼儿劳动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0分)3. 如何正确理解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6分)4. 在幼儿体育中,专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的、唯一的途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6分)5. 什么叫做有规则游戏?可以分为几类?(10分)……………………封……………………线……………………外……………………不……………………要……………………答…………………题……………第 6 页共 6页6. 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组织幼儿进行有规则游戏?(8分)7. 幼小衔接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8. 儿童上小学后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哪几方面?(6分)三.论述或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个小题,共40分)1. 家园之间的互相沟通,关系和谐,是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保证。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16分)2.3[案例1]小班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

“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在各玩各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行为。

教师这时以“客人”的身份加入,说:“有人在家吗,我是爸爸的同事到你们家来作客,快来欢迎啊!妈妈在忙什么呢是为我做好吃的吗?”这样“娃娃家”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做什么,游戏就开展起来并向更深层次发展。

案例2]幼儿搭了一艘漂亮的小船,但是小船没有栏杆,教师直接用语言指导说:“你的小船很漂亮,但它没有栏杆,人会掉到水里去的,快给它加上栏杆吧!”幼儿连忙加上栏杆,使小船更像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