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右图是“我国四个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A.地中海沿岸多雨B.新西兰正值夏季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D.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3.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图9是某引水工程示意圈,据图回答4--6题。
4图示区域中的引水工程是()A.引黄济青B.引黄入晋C.引滦入津D.引滦入唐5.图中河流支流沿岸谷地的主要形成原因是()A.河流的沉积作用B.河流的侵蚀作用C.断裂下沉作用D.风力的侵蚀作用6.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A.长江、长江B.长江、珠江图9 C.、长江D.长江、淮河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a河流以南区域的地势主要为()A.西北高,东南低B.东北高,西南低C.东高西低D.西高东低8.图中所示河流中近年来具有河航运能力的河段是()A.abB.bcC.adD.cd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我国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
据此回答9~10题9、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
其原因正确的是:()①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严重②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③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无关④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和浪费率高居全国榜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10.将咸潮损失降低可采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建设节水型社会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图甲是某区域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①、②两水文站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1—12题。
流量11.造成从⑥处到⑤处植被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海拔差异B、海陆差异C、纬度差异D、人类活动差异12.有关该区域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乙中b曲线反映了图甲中①处水文站的流量变化B、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补给C、湖泊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D、①—②河段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面积近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
下图是该湖及周边的水系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以下描述完全符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A.处于省的北部,丘陵地形,分布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淡水湖B.位于,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是咸水湖C.位于省,地处黄土高原,地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和岩石,是淡水湖D.位于省,太行山麓,地表多盐碱低洼地,是华北平原面积较大的淡水湖14.与湖泊中心经线(116°30′)大致吻合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通过我国的()A.粤、赣、皖、豫、鲁、京等省市B.晋、豫、鄂、湘、黔、桂等省区C.粤、湘、赣、皖、豫、津等省市D.沪、、鲁、冀、豫、京等省市2005年10月15日,我国宣布: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
读图6,回答15-17题图7图615.图中乙、丙两地降水多的是丙地,其主要原因是()A.丙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陆B.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乙地位于陆盆地C.丙地受静止锋控制,乙地受副高控制D.丙地有暧流经过,乙地有寒流经过16.有关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五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D.②、⑤两河注入太平洋17.结合所给的三个剖面图,如图7,正确表示甲地位置的是A.aB.bC.cD.无法断判图3 图3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此河段河流流向为( )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东南向西北 D 、自东北向西南19、滩田M 处可种植一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水稻 B 、棉花 C 、油菜 D 、甜菜20、图4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曲线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21—2321.上图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 .降水少 B .气温低 C .用水量大 D .地下水补给少 2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图4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时间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A地发射成功,该发射中心是一座理想的航天港,其区位条件是()A.隐蔽性强,不易被外界发现B.海拔高,接近卫星运行轨道的大气层C 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D.深居陆,气候干燥,大气透明度高25.关于①、②两条河流说法错误的是()A.都以雨水补给为主B.都发源于青藏高原C.下游水量都不足甚至断流D. 沿河都有重要的农业区二、综合题26.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河水补给和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主要有地下水、季节性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图中A表示___________补给,B表示___________补给,C表示___________补给。
(2)三种水源补给分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A为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河流流量变化,该河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河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3)、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以下河段径流量沿途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28.图12为我国两地区山脉与河流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1)两图中的山脉大致走向都是走向。
(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岭是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
(至少4例)(3)从锋面雨带进退规律考虑,图乙区域的河流月进入汛期,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4)图甲中虚线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路线,A湖泊是,它是我国近期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水源。
该线工程具有、、等优点。
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 ___。
29.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该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城市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2)图中A地年降水量比B地,说明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30.读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A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B地形区的地貌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①主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我国某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8”和“该河段降水资料图9”,完成下列问题。
河图8 图9(1)请根据该地的降水资料分析该气候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2)洪涝灾害是该河段突出的自然灾害。
图中A、B、C、D标注出的河段中,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一段是段,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减少该河段洪涝灾害:。
32、填出图中37条河流的名称331 23 4567 8 9 11121314 15161718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29303132 333435 3637(1)填写河流名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2)填写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名称A ;B ;C ;D ;E ;F ;G ;H ;I ;J ;K :L________________。
(3)填写湖泊名称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答案:26.答案:(1)雨水季节性冰雪融水地下水(2)季节性变化大,形成最大的汛期形成春汛稳定可靠(3)东北有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27.(1)长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渭河:地势西高东低.(2)流速降低:加快泥沙淤积(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3)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工农业用水量大28.(1)东西(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
(合理即可。
)(3)5 流量大、5—10月为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4)丹江口水库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恶化等问题。
29.(1)河流的水文特征:多流河,河流短,支流少;流量小,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任三点)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流、山麓地带和沙漠绿洲分布。
(2)多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A地位于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B地为封闭的吐鲁番盆地,水汽不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
30.(1)华北平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河水补给地下水,下游为“地上河”,河水水位高于潜水位(3)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②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31.(1)该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较长,年降水量较大。
这种气候特征导致河流流量较大,水位变化较大,汛期长。
(2)D处。
措施:D处上游建水库、加固D河段的堤坝、D河段裁弯取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