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中测试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1、用最小平方法拟合出的趋势方程为:y t=++,该方程反映的趋势线是一条()。
(分)A. 上升直线B. 下降直线C. 指数曲线D. 抛物线2、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分)A. 实际水平B. 计划水平C. 基期水平D. 报告期水平3、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大的变异指标是()。
(分)A. 极差B. 方差C. 平均差D. 标准差4、平均差一样,()也是反映标志差异程度的绝对指标,用于比较标志值平均水平不同或不同现象即计量单位不同的总体标准。
(分)A. 标准差B. 平均数C. 平均差系数D. 中位数5、当变量呈现右偏的钟型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关系是()。
(分)A. 算术平均数最大、中位数居中、众数最小B. 算术平均数最小、中位数居中、众数最大C.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D. 算术平均数最小、众数居中、中位数最大6、从理论上讲,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指数应()。
(分)A. 等于零B. 小于100%C. 大于100%D. 等于100%7、根据某企业2007-2011年的销售额(万元)资料,得到直线趋势方程:y c=652+47t,这5年的时间代码分别是:-2,-1,0,1,2,据此预测该企业2013年的销售额是()。
(分)A. 699万元B. 746万元C. 793万元D. 840万元8、时间数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的变动称为()。
(分)A. 长期趋势B. 不规则变动C. 循环波动D. 季节变动9、若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拟合()。
(分)A. 直线趋势方程B. 曲线趋势方程C. 指数趋势方程D. 二次曲线趋势方程10、当偏度系数等于0时,该分布属于()。
(分)A. 对称分布B. 右偏分布C. 左偏分布D. 无法确定1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分)A. 年年下降B. 年年增长C. 年年保持不变D. 无法得出结论12、某企业2006年销售额为500万元,2010年销售额达到730万元,则年平均增长量为()。
(分)A. 万元B. 46万元C. 万元D. 230万元13、均值为20,变异系数为,则标准差是()。
(分)A. B. 50 C. 8 D. 414、当数据中存在极端数值或分布的倾斜程度很大时,()。
(分)A. 选用众数和中位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准确性要优于平均数B. 选用众数和平均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准确性要优于中位数C. 选用平均数和中位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准确性要优于众数D. 选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15、影响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有()。
(分)A. 变量B. 变量值C. 变量的个数D. 数量标志16、时间数列分析中线性趋势模型的简化计算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是()。
(分)A. Σt=1B. ∑t=0C. ΣY=1D. ΣY=017、制定正式的市场调查方案,首先要()。
(分)A. 明确调查目的B. 选定调查对象C. 确定调查方法D. 解决调查费用18、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时间数列,属于()。
(分)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时间数列D. 平均数时间数列19、根据分组数据计算的偏态系数为-0.425,它表示()。
(分)A.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右偏,且偏斜程度不大B.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左偏,且偏斜程度不大C.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右偏,且偏斜程度较大D.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左偏,且偏斜程度较大20、当峰度系数值等于0时,次数分布曲线为()。
(分)A. 标准峰度B. 平顶峰度C. 尖顶峰度D. “U”型分布21、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是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方程为()。
(分)A. 直线趋势方程B. 指数曲线方程C. 双曲线方程D. 直线或曲线方程均可22、已知环比发展速度为%,%, %, %, 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分)A. %%%%B. %%%%-100%C. %% % x 7. 2%D. %%%%-100%23、某公司三月末职工人数为2510人,四月末为2590人,五月末为2614人,六月末为2608人。
则该公司第二季度平均人数为()。
(分)A. 2588人B. 2590人C. 2608人D. 2614人24、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其中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分)A. 正态分布B. 正偏分布C. 左偏分布D. 右偏分布25、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同,则()。
(分)A. 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相同B. 均值小的差异程度大C. 均值大的差异程度大 D. 无法判断2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分)A. 环比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定基增长速度27、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分)A. 某商场2000-2012年商品销售额B. 全国历年人口数C. 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D. 某市近10年企业数28、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
(分)A. 企业按销售收入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B.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C. 员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商品销售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9、下列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分)A. 中位数B. 平均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30、随机变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该变量的()。
(分)A. 众数B. 中位数C. 极值D. 均值31、当时间序列的各期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时,适宜拟合()。
(分)A. 指数曲线B. 抛物线C. 直线D. 对数曲线32、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
(分)A. 只能是绝对数B. 只能是相对数C. 只能是平均数D. 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33、某高校2008年至2012年按年排列的年末在校学生数的时间数列是()。
(分)A. 相对数时间数列B. 平均数时间数列C. 绝对数时期时间数列D. 绝对数时点时间数列34、已知某地区交通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2000年与1999年相比降低3%,2011年又比2000年降低5%,2012年是2011年的98%,则2012年与2009年相比,下降幅度为()。
(分)A. %B. %C. %D. %35、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y t=a+bt,若b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分)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水平趋势D. 随机波动36、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为()。
(分)A. 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B. 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比C. 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D. 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37、下列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是()。
(分)A. 四分位差B. 方差C. 标准差D. 离散系数38、若有多个成数资料可供参考时,确定样本容量时计算成数的方差应该使用()。
(分)A. 数值最大的那个成数B.C. 数值最小的那个成数D. 数值最接近或等于的那个成数39、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时,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共少()。
(分)A. 3项数值B. 4项数值C. 5项数值D. 6项数值40、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分)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 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41、某项对城市白领阶层乘坐出租车次数的调查,对15个被调查者对象的调查结果为:1,0,2,3,2,2,3,1,4,4,5,7,3,4,4,则中位数是()。
(分)A. 1B. 2C. 3D. 442、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方程必须满足下面要求()。
(分)A. 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小于零B. 趋势值与观察值之和为零C. 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最小D. 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平方和最小43、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性质是()。
(分)A. 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B. 自变量不是随机的,因变量是随机的C. 自变量、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 自变量、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44、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分)A. y=2+3x r=B. y=4+5x r=C. y=-10+5x r=D. y= r=45、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
(分)A. 自变量与因变量可以互相转换B. 自变量与因变量可以互相推算C. 只能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D. 只能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46、当总体分布未知且样本容量足够大(通常)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
(分)A. 正态分布B. 卡方分布C. t分布D. F分布47、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分)A. 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B. 总体标准差的n倍C. 总体标准差的n分之一D. 总体标准差的根号n分之一48、利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依据的分布是()。
(分)A. 总体分布B. 样本分布C. 抽样分布D. 正态分布49、下列关于抽样分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A. 抽样分布是样本中所有观察值所形成的概率分布B. 抽样分布是样本统计量所形成的概率分布C. 抽样分布和总体分布一样,都是已知的D. 抽样分布是总体中所有观察值所形成的概率分布50、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
这样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分)A. 整群抽样B. 纯随机抽样C. 类型抽样D. 机械抽样5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将()。
(分)A. 保持不变B. 随之扩大C. 随之缩小D. 不能确定5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分)A. 产品按品种分组B. 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C. 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D. 人口按年龄分组53、当抽样方式与样本容量不变的条件下,置信区间越大则使()。
(分)A. 可靠性越大B. 可靠性越小C. 估计的误差越小D. 可靠性及估计误差均越小54、下列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是()。
(分)A. 四分位差B. 方差C. 标准差D. 离散系数55、下列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分)A. 中位数B. 平均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56、如果统计表中数据的单位都一致,我们可以把单位填写在()。
(分)A. 右上角B. 左上角C. 左下角D. 右下角57、根据分组数据计算的偏态系数为-0.425,它表示()。
(分)A.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右偏,且偏斜程度不大B.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左偏,且偏斜程度不大C.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右偏,且偏斜程度较大D. 这组数据的分布是左偏,且偏斜程度较大58、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方程必须满足下面要求()。
(分)A. 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小于零B. 趋势值与观察值之和为零C. 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最小D. 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平方和最小59、回归分析中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