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母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母鸡》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巩固识字
2.课文讲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1.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2.(出示)理解词语: 颤颤巍巍,如泣如诉。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1.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2.重点指导第五节。 (1)(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 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 看看前,看看后。( ) (4)(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爱4.选一节你最喜欢的小节读读,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四.领悟中心,情感升华:1.引读课文。 (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3.在动物世界中,人类世界中,这样的母亲还为数不少呢! (多媒体展示,情感共鸣)4.小组内故事交流,体会母爱。五.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第四单元
课题
16*母鸡
课型
略读课文
主备教师
刘文红
使用教师
上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4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异同点。
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难点
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楚。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
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而《母鸡》则写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
5、在语言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六.课外延伸你想对母鸡说什么?
板书设计
没完没了
一向讨厌 如怨如诉
发了狂
18母鸡负责 母亲
不敢再讨厌 慈爱 (伟大)
辛苦
教学反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通过谈话,揭示课题:1.师:生活中,你们对母鸡的印象如何?2.板书课题:齐读
3.文中的作者是谁?谁来介绍作者?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认读生字(A2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5.学生提醒易写错的字,易读错的字音。
6分段朗读课文。(B1开火车读)读评
7.你积累了哪些词,指名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二检查一课一案自主学习部分完成情况
1.同字母互相检查
2.请同学到台上讲解,大家纠正补充,师点拨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出示)读文思考: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分别在文中的哪几小节进行了描写?2.交流。 (板书)讨厌不讨厌 (1-----3)(4-----7)四.提出不懂的问题,会的举手讲解,没解决的问题下节课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