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

2009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社会政策评估能够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某一个体的社会政策项目或社会政策实施机构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这种方法属于()。

A.比较分析B.结果评估C.个案评估D.制度分析【答案解析】c。

本题考核的是社会政策评估所采纳的方法。

选项A比较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使研究者改善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实践。

选项B不属于社会政策评估方法。

选项D制度分析是对总体制度环境的分析。

选项C个案评估是透过单一的研究对象来加深研究者对社会政策情境、具体实践过程和特定效果的深入理解。

故选项C正确。

2.今后三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

这体现了政府在该领域的()角色。

A.政策参与者B.政策评估家C.资源提供者D.政策治理者【答案解析】c。

本题考核的是政府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角色。

具体表现为:(1)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要紧通过政府各级权力部门来完成。

(2)政策实施者;政策的实施一般须由政府不同具体职能部门和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来实现。

(3)资源提供者;这一角色要紧体现在政府为实施社会政策提供资金上的保证。

(4)政策治理者;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也是政府对政策本身进行治理的过程。

(5)政策教育者;政府作为社会政策的主体,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实现对公众进行政策目标和内容的宣传教育。

据此得知本题正确选项为C。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是认定都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要紧依据。

以下应当计算为家庭收入的项目是()。

A.继承的遗产和同意的赠与B.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C.因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D.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答案解析】A。

本题考核的是确定都市低保对象的关键依据,即家庭成员收入。

家庭成员收人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人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但不包括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选项B、C、D都不属于家庭成员收入。

故选项A正确。

4.都市居民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都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给予批判、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都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

A.居民委员会B.街道办事处C.镇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答案解析】D。

本题考核的是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享受都市低保待遇的处罚规定。

《都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都市低保待遇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判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都市低保款物。

5.依照现行规定,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的供养服务不符合要求的,由()责令限期改正。

A.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B.乡镇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答案解析】B。

本题考核的是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的治理。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要求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

从此要求能够看出,本题正确选项为B。

6.居民陈某,躯体虚弱,经常打针吃药,已参加城镇职工差不多医疗保险;低保对象王某,躯体健康,未参加城镇职工差不多医疗保险;居民李某,因家中失火,财产损失殆尽,本人严峻烧伤,欠下巨额医疗费用,已参加城镇职工差不多医疗保险。

上述三人中属于都市医疗救助对象的是()。

A.陈某和王某B.王某和李某C.陈某和李某D.陈某、王某和李某【答案解析】D。

本题考核的是都市医疗救助的对象。

《都市医疗救助意见》指出,都市医疗救助对象要紧有两类:一类是都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差不多医疗保险人员;另一类是已参加城镇职工差不多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专门困难群众。

因此陈某、王某和李某都属于都市医疗救助的对象。

故正确选项为D。

7.市民老闫的儿子大学毕业,未找到工作,将户口迁回了家里。

女儿离婚后,也把户口迁回了家里。

一家四口住房拥挤。

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出台后,老闫一家看到了希望,预备申请廉租住房保障。

依照《城镇最低收人家庭廉租住房治理方法》,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B.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C.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D.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答案解析】D。

本题考核的是城镇最低收人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

《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治理方法》规定,提出申请时应由申请家庭的户主作为申请人,向申请人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老闫的儿子和女儿不是户主,因此不能作为申请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8.依照《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下列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托付代理人的,能够申请法律援助的是()。

A.甲,在工作中被同事打伤。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同事给予民事赔偿B.乙,应聘某企业,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后该企业得知其学历系伪造,遂申请确认劳动合同无效,但乙主张合同有效’C.丙,在一次都市改造过程中,其住房被强制拆迁。

丙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丁,被怀疑与一桩杀人案有关,被公安机关关押6个月,后被证明无辜。

丁因此请求国家赔偿【答案解析】D。

本题考核的是法律援助的范围。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托付代理人的,能够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代理事项有:第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第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第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第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的;第五,请求支付劳动酬劳的;第六,主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因此,甲、乙和丙的代理事项都不符合法律援助的范围。

唯有丁符合。

故应选D。

9.2008年7月南方某县甲村遭受洪涝灾难,民房倒损严峻。

该村有严峻危房户9户,部分倒房户4户,五保户3户,特困户3户,优抚对象2户,其他1 3户。

依照《灾区民房重建工作规程》,甲村应南政府关心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有()户。

采集者退散A.6B.8C.13D.14【答案解析】B。

本题考核的《灾区民房重建工作规程》规定的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中应由政府关心开展恢复重建重点对象的确定。

《灾区民房重建工作规程》规定需政府关心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应为因灾造成的无自救能力的全倒户、特困户、五保户和优抚对象。

故本题中符合的对象是五保户3户、特困户3户和优抚对象2户,共8户。

应选B。

10.依照《灾难应急救助工作规程》,在灾难应急救助工作中,首先要确保灾民的差不多生活,实现()的目标。

A.有固定住宅、有交通工具、有饭吃B.有衣穿、有饭吃、有临时住宅、有洁净水喝C.有交通工具、有洁净水喝、有饭吃D.有同定住宅、有衣穿、有饭吃、有洁净水喝【答案解析】B。

本题考核的是确保灾民差不多生活的内容。

具体包括:通过投靠亲友、借助公房和调运及搭建帐篷等方式确保被转移群众有临时住宅;为灾民提供方便食品、粮食等,保证灾民有饭吃;为缺少衣被的灾民提供衣被,保障灾民取暖;保证灾民有洁净水喝;保证有伤病的灾民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故本题唯有B正确。

11.《灾民救助卡》由县或乡镇民政部门依照《灾民救助花名册》,以()为单位向政府援助对象发放。

A.乡B.村C.户D.人【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灾民救助卡》的发放。

《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对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向县级民政部门提出要求中讲明,县级或乡级民政部门依照《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向政府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

故选C。

l2.某村王老汉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小儿子自幼痴呆,其余两个儿子在本村务农,生活闲难。

女儿在城里T作,生活条件较好。

多年来,王老汉夫妇一直由两个儿子赡养。

随着年事渐高,加上还要抚养小儿子,老两口晚年生活特不困难。

为此,王老汉多次要求女儿承担赡养义务,均遭女儿拒绝。

关于王老汉夫妇的赡养问题,正确的讲法是()。

A.赡养老人是儿子的责任,女儿无需承担赡养义务B.已出嫁的女儿可不承担赡养义务C.女儿应当履行赡养义D.女儿如不继承老人遗产,可不承担赡养义务【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老年人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老年人有从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那儿获得赡养扶助的权利。

赡养人指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故女儿也有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排除A、B。

此外,赡养人的义务是一项法定责任,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因此D 不成立。

故正确选项为C。

13.某村丁先牛和老伴均已丧失劳动能力,同村的两个儿子却长期拒不支付赡养费。

依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丁先生和老伴有权(),要求两个儿子支付赡养费。

A.向当地公安机关请求调解B.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C.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向当地律师事务所请求调解【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方式方法中的司法爱护。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故C正确。

14.依照《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关于妇女代表的数量(比例),正确的讲法是()。

A.妇女代表应当有适当的数量B.妇女代表的比例应当在40%以上C.妇女代表的比例应当在30%以上D.妇女代表的比例应当在22%以上【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妇女合法享有的政治权利。

《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妇女的政治权利包括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事务,治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治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事实上现形式是全国人民代表和地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任用干部时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担任领导成员。

故本题选A。

15.下列权益中,不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的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是()。

A.婚姻家庭权益B.社会保障权益C.环境友好权益D.文化教育权益【答案】C。

本题考核的是妇女的合法权益。

《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权利。

环境友好权利属于残疾人的权利。

故正确答案为C。

16.某厂总经理贾某屡次在工作场所对女工秦某实施性骚扰。

秦某一再抵抗,贾某却依旧我行我素。

秦某忍无可忍,奋起维权。

依照《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秦某能够通过(),维护自己的权益。

A.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B.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D.向大众传媒寻求关心【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