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战国时代的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反映()A.诸子思想出现相互交融B.统一具有一定社会基础C.中央集权得到普遍认可D.战乱催生专制主义思想2.(4分)王莽改革时“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新政的蓝本。

例如王莽依据周礼实行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男丁8 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给邻里乡党,结果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说明()A.周礼已不再具有现实价值B.王莽已具有超越时代的经济思想C.地主土地所有制遭到破坏D.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水平3.(4分)如图反映的是元朝的漕运和海运路线图,据图可推知()A.南北经济差异导致长途贸易兴盛B.全国主要财赋集中在江南C.蒙元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北方经济相对于南方更具优势4.(4分)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主要工作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到了清朝,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的文书了。

内阁职能变化说明()A.内阁制度威胁皇权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内阁失去存在意义5.(4分)《时报》于1911 年11 月、12 月登载了《女子军》、《金戒指助军饷》、《女子革命军赴前敌》几幅纪事画。

这些画作反映出()A.媒体注重宣传保护女性的权利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6.(4分)1920 年5 月以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等刊物,《劳动音》的创刊宗旨中指出“要排除那帮不劳动而食的人,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研究些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的进行,以解决这不公平的事情,改良社会的组织”这些刊物的创办说明()A.五四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社会主流思想出现变革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中共成立的条件已成熟7.(4分)1954 年1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国务院。

其主要职能包括:简化和整理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此举在当时()A.导致了扫盲教育的迅速完成B.抵制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C.有利于经济建设的顺利展开D.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8.(4分)1979 年,国务院指示各级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

1981 年,国务院又发布文件提出个体经营户“可以请一至两个帮手……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

而广东一个私营主雇佣达到12 人,针对此事直到1983 年 1 月,中央文件才有较为明确的说法:“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

”这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B.农村改革释放大量闲散劳动力C.个体经营规模不宜过渡扩大D.改革在中央和基层互动中前进9.(4分)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提到雅典法律规定父母不得随意令子女去或者不去国家指定的教师家读书,没有官员颁发的许可证就不得教书育人,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A.教育受到公民重视B.公民的城邦属性强C.法律制度不断完备D.民主推动教育发展10.(4分)1830 年开始,英国的议会改革进入决战阶段,中等阶级以请愿、集会、出版、宣传等温和、和平的活动推动改革,手工工人除了集会、请愿等和平方式外,也用骚乱、武装起义等暴力方式推动改革,代表土地贵族的辉格党也充当了改革派的盟友。

这说明()A.议会改革已成势在必行的事B.工业革命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C.辉格党成为改革的主要推手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趋同11.(4分)1957 年,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描写的是日瓦戈医生在俄国两次革命和两次战争期间的经历,体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反思。

该作品()A.歌颂了苏联工业化的巨大成就B.揭露了沙皇专制体制的腐朽落后C.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D.突破了斯大林时期文学固有模式12.(4分)据美国商务部和电子协会1998 年的统计,近几年信息技术成为美国雇佣职工最多的行业(约1500 万人),其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平均工资高出73%,而传统制造业加在一起的就业人数不过150 万,其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与信息技术直接和间接有关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则高达80%.据此推知()A.信息技术比传统制造业地位更加重要B.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C.知识经济是美国走出困境的主要原因D.自由主义思想促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德国快速发展为工业化国家。

为了遏制乡村的边缘化趋势,重现乡村生机,捍卫乡村传统,乡村重振运动再次展开。

首先,德国政府建立移民委员会,用租赁地产方式增加中小农户数量,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强化乡村吸引力。

1886﹣1919 年,仅普鲁士就为移民建立了4.5 万个配备住宅和畜舍的小农场。

其次,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发起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中心的“家乡保护”运动。

各邦政府成立“自然纪念物保护”委员会,限制乡村地区工业污染,其后各种“自然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得以广泛建立。

﹣﹣据邢来顺《德国乡村重振运动的历史考察》整编材料二:20 世纪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发轫于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到了20 至30年代,据统计,各类乡村建设试验区有1000 多个,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的邹平模式、晏阳初的定县模式和卢作孚的北碚模式。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还要积极地创造新文化,所谓乡村建设,就是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

……晏阳初的定县模式经验主要体现在“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上,四大教育分别是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教育计划,三大方式分别是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

卢作孚的北碚模式,在注重对农民的教育的之外,更加重视经济建设,因地制宜地在北碚发展了矿业和纺织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知识分子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后来被梁漱溟承认是“自己运动、乡村不动”,由外到内的“疗伤”也许并未精准治疗在病灶上。

﹣﹣据周立《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的百年乡村振兴实践》整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德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德国相比20 世纪初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不同,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3)综合材料谈谈今天乡村振兴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1921年﹣1949年)﹣﹣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三、【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5.(15分)材料:隋文帝统一度量衡面对的是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即:南朝“梁陈依古齐、梁、陈皆因而不改”,但大体也皆如秦汉制度,代表了一种尊古的礼乐思想。

北朝度量衡的混乱和量值的大幅增长,约相当于南方的一尺二寸。

传统的古制和急速增长的大制相对立。

如将北方早已习用的制度改为南方的小制,很难让北方官民接受,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的前提下,使用已延续数百年的古(小)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如改用北朝大制强制废除小制,必然会遭到士族阶层的反对。

在隋文帝的主持下,制定出大小制度同时并用的方案;小制用于皇室宫延礼乐制度等,大制为官民之间日常所用,并且大小制之间还制订出简便的挟算关系。

各地纷纷贯彻执行,如冀州刺史“为铜斗铁尺,置之于肆,百姓便之”。

隋统一度量衡的方案和措施,几乎完全被唐朝承袭,而大制更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顾炎武评价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

﹣﹣摘编自丘光明《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统一)(1)根据材料,指出隋朝度量衡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度量衡改革的意义。

四、【历史--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16.材料1834年,法国国王宣布阿尔及利亚为“法国属地”。

1954年lI月1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在全国30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解放军组成10﹣15人的独立突击队,便于寻找机会袭击法军,遇到强敌,即可迅速消失在深山之中,而法军对民族解放军的伏击无能为力。

因一再扩大殖民战争,法国财政日益困难,自从摩勒内阁倒台以后,出现了“走马灯内阁”。

60年代初期,法国政府不得不承认非洲各法属殖民地相继独立。

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告独立。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54﹣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与朝鲜战争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4﹣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影响。

五、【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7.材料刘铭传(1836﹣1806),台湾省首任巡抚。

台湾地区由于过去封建统治者一贯取歧视和隔离政策,将其蔑称为”番”,致使原住民和汉族民众之间尖锐对立。

刘铭传总结了前人“理番”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以抚为主,以德服番”的方针。

设土抚垦总局,命令地方官府对于番民”教之耕松,使饶衣食”,发展番地生产,他大力兴办和整顿各种实业。

1886年,主持设立了招商局(后改称台湾商务局),招股跨轮船,最多时拥有大小轮船五艘,航行上海、香港及东南沿海,远至加坡、西贡等地。

刘铭传到台湾各地巡视、查勘、1887年10月正式提出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行政建制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从而基本奠定了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同年在台北设立铁路总局,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担任设计、测量工作。

经过近四年的艰苦施工,台北基隆段铁路于1891年竣工通车。

台湾史学家连横在《台湾远史》中评价刘铭传”溯其功业,与台湾不朽”。

﹣﹣编自翁飞《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与台湾近代化》(1)根据材料,概括刘钻传经营台湾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铭传“功业足与台湾不朽”的依据。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分析】本题考查孟子,解题的关键是“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