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卉鉴赏 ——菊花鉴赏

花卉鉴赏 ——菊花鉴赏

花中隐士——菊花班级:广告162班姓名:柴草学号:201607030225摘要 (1)引言 (1)一、菊花介绍 (2)(一)菊花的历史 (2)(二)菊花的定义 (3)(三)菊花的分布 (3)二、菊花文化 (3)(一)菊之香 (3)(二)君子,菊 (4)(三)菊之意 (4)三、观赏菊花 (4)四、菊的食用价值 (5)五、菊的药用价值 (6)六、菊花的栽培 (7)七、结语 (7)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拥有极高的赏析价值和食药价值。

菊花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礼记·月令篇》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

而在《神龙本草经》中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可见菊花进入人们的生活已有几千年历史。

菊香清淡,不及桂香撩人,但其色却是秋日一绝。

古人多有描写菊花的诗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

菊花象征着隐士,这自然和喜爱菊的陶渊明分不开的。

陶潜独爱菊更是写下了不少咏菊的千古名句,而这种高风亮节的气质为菊花添上一种品性。

而菊花起于中国,后经传播。

如今,菊花已品类繁多,分布在世界各地。

引言:秋夜,圆月,在乡下的旮旯里。

第一次那么宁静地欣赏她的芳容,一身流苏般的黄衣像是在与一轮金黄的圆月媲美。

墨绿的叶在月光下活像泼出的水墨,再细细看来,竟有番流水的畅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随意伴着几声蝉鸣狗吠绕上心头。

爱菊,或许是从这里开始的。

城里的黄菊是用来祭祀的,活人平时用了便不吉利。

竟不知这是哪里的歪理啊?却不知黄菊却是最有味!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当下,能寻到这份宁静实属不易,又何必纠结赏哪个菊呢?菊乃花间隐士,这是一种品质上、心灵上的自修,并非是逃避现实的懦弱。

百花开尽方待放,此花开尽更无花,菊的一身及一生都静静的,默默地用自己写着生命的价值。

一、菊花介绍(一)菊花的历史菊花在我国栽培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最早记载于《周官》、《埠雅》。

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可见菊花与中华大地的缘之浓厚,情之深切。

据资料表明早在秦时,在秦都城咸阳举行过盛大的菊花展。

由此可推,菊花那时还是大众所喜爱的花卉之一,还未带有隐士意义。

到了汉代,菊花多作为作为一种药食用品出现。

在《神龙本草经》中就有“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的记载,菊花与中华民族联系随之更加深远。

而《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直至今天在很多地方仍有重阳节喝菊花酒的习俗。

菊花发展到晋朝因一代大文豪陶渊明,赋予了其精神上的意义。

此后菊花被人们称为花中隐士。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这份悠哉悠哉的自得是对生活的泰然和洒脱,有种前路自会柳暗花明的意味。

自唐宋到明清,菊花的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出现了更多品种的菊花。

菊花在唐朝也成了两国交好的象征,唐时菊花正是以这种方式传入日本。

宋代是菊花从主要药用到园艺赏析过渡的时候,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的品种即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刘蒙的《菊谱》(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

到了明时菊花有了综合性的研究,菊花的品种也更加繁多。

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英国等外邦国家都在中国研究菊花并引进国内。

在《红楼梦》中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就讲到了结社咏菊。

摘抄黛玉所作如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饶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求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二)菊花的定义菊花又称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

为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

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

菊花种类繁多如有: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

(三)菊花的分布菊花遍布中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南阳市内乡县、中山市小榄镇等为盛。

经多年的传播,如今菊花已遍布世界各地。

二、菊花文化(一)菊之香根据菊花的不同种类来分,不同样式的菊花也有不一样的香味。

菊香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黄色的菊花香味较浓,清爽怡人,正如秋日高爽的气候,有使人轻身静心的效果。

而重红色的菊,清香中带有丝缕冷香,给人提神醒脑之感。

还有一种粉色的菊则香味清淡甚至不易闻出。

虽都是菊花但香味却也迥然不同。

菊之香,像秋天的阳光,沉浸其间,有清爽之感,却不乏暖意。

(二)君子,菊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菊花的这种精神也让其成了文人骚客的绘画描写对象。

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尤其在陶渊明后,很多士大夫以菊花喻己。

以此表现自己的高尚情操。

在万物凋零之际绽放,用自己的个性向世间传递菊的品性。

(三)菊之意菊花是中国人文的一个见证者。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虽然时至今日菊花成了祭奠故人的工具,这与菊花的寓意大相径庭,但菊花确实未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

重阳赏菊,和菊花酒已成为惯例。

菊花是情操高尚的人的代表,菊不仅仅只是赏玩更是为了体现栽培者的一种精神。

三、观赏菊花赏菊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习惯,讲来也算一种无意间形成的习俗。

赏菊自然选择秋天最为妙处,恰到重阳,几颗黄菊,一轮圆月,一壶菊花酒,相伴家人或异乡他客都登高望远,用这秋季仅有的暖意诉说过去的年岁。

黄色的花瓣或是红色又或是小粉色,菊花的那份情谊自有人知。

菊花的叶与其它植物的叶区别很大,就因其特别,菊花的叶子也有欣赏的价值,墨绿的叶与金黄的花相依相衬,这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赏菊的历史悠久,远从古代的京都帝王宫廷、官宦门第和庶民百姓,近至当今中国各城市的人民群众,每年都在秋天举行菊花会、菊展和菊式等各种形式的赏菊活动。

北京植物园每年秋季都会举办赏菊活动。

广东省中山县小榄镇菊花会始办于宋代末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延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菊会之一,人数最多时可达一百万。

菊花生长旺盛,萌发力强,一株菊花经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个花蕾,有些品种的枝条柔软且多,便于制作各种造型,组成菊塔、菊桥、菊篱、菊亭、菊门、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

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悬崖菊、十样锦、盆景等,形式多变,蔚为奇观,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无数的观赏艺术品。

菊花的欣赏如今已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花是叶还是盆栽,菊花已用她的独特美征服了人们。

四、菊的食用价值谈到菊花的食用,不得不提的便是菊花茶了。

高中时期,大伯从杭州给家里带了些杭白菊。

干瘦的小黄菊在水中伴着薄薄的雾气缓缓展开,渐渐饱满起来,活了出来,淡淡的菊香随着水汽散满不大的小屋。

菊花的二次绽放第一次惊艳到从未品过菊花茶的我。

只知茉莉的玲珑小巧,味美远香,不曾想到小小的黄菊也有这般魅力。

再说说菊花茶的功效,最大的功效便是令人长寿。

重阳节有喝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也是菊花的一大饮品,适当的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年年益寿。

宋代诗人苏辙就有:“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的说法。

菊花茶和菊花酒讲到此,再讲讲菊花可以做成的精美佳肴。

“菊花肉”是经过长期摸索制作成的一种菊菜,它由一块块用蔗糖熬浆炮制的白嫩猪肉加工制成,玲珑剔透,有如白玉。

每块之上黏上几丝菊瓣,饱饮油脂糖甜,观其金黄色泽,吃到口里荤中有素,素中有荤,香甜不腻,实为名菜。

还有菊花鱼球、油炸菊叶、菊花鱼片粥、菊花羹、等等,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

北京有名的“菊花锅子”(即在涮羊肉火锅里放些菊花煮汤),清淡味美,更是别有风味。

菊花的菜肴算起来如数家珍,实在不好选择,就再上份“菊花肴”吧!这道菜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与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食药不分家,从中就可见一般了。

五、菊的药用价值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

《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当然加上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

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

正可谓闲时菊花茶,健康又延年。

菊花的香可清神提脑,舒缓神经。

菊花的食疗方式很多,与其众多药用价值是分不开的。

六、菊花的栽培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

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早,怕涝。

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

花能经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

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

菊花的种子可以在100华氏度以上缓慢发芽,适温250华氏度。

2-4月间稀播,在正常情况下当年多可开花。

我有过养菊花的经历,总的来说,菊花是一种比较好养的的植物,只可惜我因为回家没做好浇水工作,导致本该今秋开花的黄菊丧生我手。

实在是愧疚啊!所以栽培任何植物必要考虑很多因素,切不要让生命绽放便萎靡了。

(七)结语前日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叫《菊与刀》的外国小说,突然有种很美的感觉。

翻译过来的名字实在有中国的味道,让人有读一读的快感。

菊花出现在乡间城中;出现在佳肴饮品里;也出现在小说国画中。

在中国,菊花深入在我们的生活中。

赏玩品味,千年的相伴,菊的涵养又岂止有这两三点呢?小谈至此,也用《红楼梦》中的一首诗结束菊的畅谈。

《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