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卉鉴赏公开课

花卉鉴赏公开课



花卉与中国文化艺术,如诗词、绘画、邮票、书法、篆刻、 戏剧、舞蹈、音乐、摄影、影视、工艺、装饰以及东方园林、饮 食保健、医药等诸多文化、自然门类的完美结合,
第一章
• 可观可药金银花
绪论
可食可赏木槿花
第一章
绪论Βιβλιοθήκη • 四 花卉识别、鉴赏及花文化的内涵:
3 泛人文主义的花文化 • 中国文化充满泛人文主义色彩,其显著 特征是将世界上一切自然现象都与现实生 活联系起来,花文化就具有这一明显特征。 (如:花无白日红)
第一章
绪论
• 五、花卉选讲:(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⑵、桃话故事:
• ①、桃花神---息夫人(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 称为为桃花神)。 ②、桃木辟邪:《群芳谱》称是五木之精的仙品 • 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村的故事 • ④、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朝诗人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 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代皮日休,《桃花赋》, “艳中之艳,花 中之花”,
绪论
第一章
• 十大名花--水仙
绪论
第一章
• 十大名花--兰花
绪论
第一章
• 十大名花-----桂花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十大名花--月季
第一章


绪论
四 花卉识别、鉴赏及花文化的内涵:
花卉识别、鉴赏系在花卉分类基础上,认识花卉姿、色、 香、形、韵等观赏价值及具有深层内涵的潜在美学价值。中 国花文化的丰富内涵,可概括为三方面:姿、形、色(好看)、 香(好闻)、韵(有品位)
• •
1 东方式休闲文化
文化原本系源于空闲的产物,花文化更是在悠闲的种花、 赏花、品花中形成的。 • 中国人称养花为“玩花”,表明蒔花弄草是一种休闲活动, 可以调节、丰富生活,但不可能成为生活的主流。中国人将 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将其美学内涵与不同 艺术门类结合,由此产生了具有东方情调的的中国花文化。
五、花卉选讲:
(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争 开 不 待 叶 , 密 缀 欲 无 条 ,
第一章
绪论
• 五、花卉选讲:(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⑥、金 元好问: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椅春风笑不休。 • ⑦、清· 王丹林《白桃花次乾斋侍读韵》:相逢不信 武陵村,合是孤峰旧托根,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风无 色最消魂。开当玉洞谁知路,吹落银墙不见痕。多恐 赚他双舞燕,误猜梨院绕重门。“流水有情空蘸影, 春风无色最销魂“。白色桃花冰清玉洁,多情流水惆 怅地流,当春风吹来,花瓣纷纷下落,让人伤感 • ⑧、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 来。”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五、花卉选讲:(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2、桃花诗话:
• 历代文人墨客为赞美桃花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 ⑴吟咏桃花
• ①宋 苏东坡: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旁沼人窥镜, 惊鱼水溅桥 • ②、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 开无主,可爱深红间浅红。 • ③、唐.李白: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旁,桃花弄水色, 波荡摇春光。 • ④、清.秦朝轩(han):轻雷小而涨山泉,净洗桃花彻骨 嫣,一枕软舆蝴蝶梦,春魂飞绕绿杨烟 • ⑤、宋 徐俯 《春游湖》:燕子双飞几时回,夹岸桃花 蘸水开,春雨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
第一章
• 五、花卉选讲: (一)三月阳春话 桃花
• 1、初识桃花 • 千朵浓芳倚树斜, • 一枝枝缀乱云霞; • 凭君莫厌临风看, • 占断春光是此花(唐 白敏中)
绪论
第一章
• 五、花卉选讲: (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桃花介绍:桃为蔷薇 科李属.落叶乔木, 株高 3—8 米不等.花于3 月先叶而开放,有单瓣种 和重瓣种.花瓣5, 倒卵 形或椭圆形, 淡红、深红、 粉红, 稀有白色.核果肉 质, 多汁。.
第一章

• • 2 、多功能性文化
绪论
四 花卉识别、鉴赏及花文化的内涵:
我国的花卉资源十分丰富,应用也十分广泛,神农氏遍 尝百草百花,食物、药物、植物及香花疗法的来源; (例如:金 银花可药用\木堇花可食用)

花卉与人民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 宗教及礼仪活动密切相关;(玫瑰花代表爱情,百合代表百年好合, 菊花代表长寿、梅花、兰花、竹子、菊花并称“花中四君子”代 表高洁等。)
第一章
十大名花---牡丹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十大名花---菊花(一)
第一章
绪论
十大名花---菊花(二)
第一章
绪论
十大名花--梅花
第一章
十大名花--杜鹃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十大名花--山茶花(一)
第一章 绪论 十大名花--山茶花(二)
第一章 绪论 十大名花--山茶花(三)
第一章
• 十大名花--荷花
第一章



绪论
五、花卉选讲: (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4、桃花栽培:
繁殖:用山桃, 毛桃为砧木嫁接,整形注意通 风投光,在萌芽前施有机肥。以优良品种作接穗,进 行嫁接繁殖.芽接、劈接均可, 极易成活.接活后二 年可开花, 三年可挂果, 是果树中挂果较早的.人常 说: `桃三, 杏四, 李五年, 枣树当年就还钱.' • 栽培管理: • 桃树管理简单, 栽培容易, 对肥料、土壤要求 不严, 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黑胶土、砂胶土为最 佳.一般成龄树, 在春初、秋末要施肥. • 桃树喜阳, 耐寒, 怕水涝, 但在湿涝情况下, 易生红蜘蛛, 特别是蚜虫, 要注意防治.
三 灿烂的中国花文化史
绪论
1、中国花文化: 中国花文化的发生、发展史经历了实用、寄意 到观赏的过程。 中国花文化在与其他文化门类相互影响、相互 补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魅力,成 为世界文化殿堂中独占鳌头的中国花文化奇葩。
第一章
绪论
三 灿烂的中国花文化史 2、中国花卉史经历了如下阶段:
(1)、始发期:距今二、三千年周秦朝,花卉、果木栽 培水平已较高; (2)、渐盛期:汉、晋、南北朝,重视花卉园林观赏; (3)、兴盛期:隋、唐、宋, 花艺相当繁盛,新品 种不断增加,应用于寺庙、园林及游览盛地。梅、菊、牡丹等 东传日本;纯林、植物造景、水景、大树移植、野生资源利用 及亚热带植物引种均有丰富记载; (4)、起伏停滞期:明、清、民国。明、清封建社会没 落,民国政府腐败,生产萎缩、技艺停滞、品种散失,花卉业 处于衰退状态,大量栽培及野生资源外流欧美; (5)、恢复发展至繁荣兴旺期:解放后。50年代初期, 党和政府号召“绿化祖国、改造自然、实现大地园林化”,提 出了花卉生产化、大众化、多样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绪论
二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花卉的贡献
中国-------世界观赏植物原产地八大分布中 心之一, 中国-------观赏植物栽培品种的三个起源中 心之一。 中国-------世界园林之母,拥有热带、亚热 带、温带、寒温带花卉,又有高山、岩生、沼泽 及水生花卉约113科523属7千多种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三 灿烂的中国花文化史 3、近20多年来中国花卉业主要事件:
–1980-至今 完成及进行了六五至十一五花卉发展的五年计 划; –1984中国花协成立, –1987评选的传统十大名花:梅花 牡丹 菊花 兰花 月季 杜 鹃 山茶 荷花 桂花 水仙 –1997、1999年相继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及实施细则; –1999年4月中国被批准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UPOV)第39个成员国; –1998、2006分别举办二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五、花卉选讲: 三月阳春话桃花
• 人 面 桃 花 相 映 红
五、花卉选讲: 三月阳春话桃花
• 人 面 桃 花 相 映 红
五、花卉选讲: 三月阳春话桃花
• • 3、桃花药食美容: • ⑴、桃花食用(略) • ⑵、桃花药用
性平味苦,利水 活血 通便,治病疗疾,内外咸宜。 • 头癣(秃疮):桃花适量阴干,与桑椹各等份。研为末, 收猪油调和,洗净疮痂,涂于患处。 •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花卉识别与分类 第三章 花卉的配置与欣赏(上、下) 第四章 国花国树与市花(上、下) 专题讲座:晚秋黄花分外香 第五章 花语花俗与花文化 复习 考查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本课的目的
学习花卉识别、丰富花文化知识,提高花 卉鉴赏水平,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科学文化 及综合素质,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及新时期 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 • •
水肿:桃花30克,水煎服。 脚气:桃花阴干,捣为散,每次服3克,清汤送服。 。 皮肤瘙痒:桃花阴干,研为细末,用蜂蜜调为膏,擦患处。
此方尤适治春天皮肤瘙痒。
第一章
绪论
• 五、花卉选讲: (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3)、桃花美容 • 《古今秘苑》载:“三月三日收桃花,七月七日收鸡 血,二味和沫面,至三日脱下,则颜色光华。” • 慈禧太后驻颜方:桃花30克,丁香、茴香、乳香、 藿香、沉香各9克,共研为细末,蜜调为丸,每晨吞服7丸。 • 肤白去斑方:桃花100克,红花30克,冬瓜子100克, 白芷100克,焙干研为细末,用牛奶调成糊状制成面膜涂 面部。每日1次,长期应用,可使皮肤红里透白,且对雀 斑、黄褐斑也有一定疗效。 • 雀斑:桃花50克,冬瓜仁(去壳)50克,共研细 末,加蜂蜜调匀,涂于患处。每日数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