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鲜物流配送

海鲜物流配送

海鲜物流配送方案08市场营销2班组员:周群、董玉娟、黄丽丽葛德龙、左乐、马超、林军、肖云飞2010年6月12日一、市场背景◆鲜产品从营养讲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面对蔬菜等使用产品面临农药等的加入,人们更追求来自于大自然的绿色食品,这就为海鲜产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威海属于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养殖业比较发达,市场潜力巨大◆商业企业要求最好的销售和利润的最大化,就要求有高效的供应链的保证,连锁商业因为其地域广大、利润微薄、所以对于供应链能力的要求大大超过了传统零售业。

为了保证足够的货品销售,为了保证安全的库存量,为了保证资金和商品之间快速的转换,连锁企业纷纷建立有效的物流系统。

现代人的使用需求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威海组建一个以海鲜物流配送为主的物流公司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二、产品分类此仓储主要以干货、鲜货为主三、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1.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指挥和管理着整个配送中心,它是配送中心的中枢神经。

它的功能是:对外负责收集和汇总各种信息,包括门店的销售、订货信息,以及与部分供应商联网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对内负责协调、组织各种活动,指挥调度各部门的人员,共同完成配送任务。

2.仓库(1)收货区。

在这个作业区内,工作人员须完成接收货物的任务和货物入库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卸货、检验等工作。

因货物在收货区停留的时间不太长,并处于流动状态,因此收货区的面积相对来说都不算太大。

它的主要设施有:验货用的电脑和卸货工具。

(2)储存区。

在这个作业区里分类储存着验收后的货物。

在储存区一般都建有专用的冷藏库(温度在0℃以上)、冷冻库(温度在—18℃左右),并配置各种设备,其中包括:各种货架、叉车、起堆机等起重设备。

由于货物需要在这个区域内停留一段时间,并要占据一定位置,因此相对而言,储存区所占的面积比较大,它是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主体部分。

有的储存区与收货区联在一起,有的与收货区分开。

(3)理货区。

理货区是配送中心人员进行拣货和配货作业的场所。

其面积大小因超市的类型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拣选货和配货工作量大的配送中心,如便利店的不但要求要对货物进行拆零,还要完成向多家门店以少批量、多批次的方式进行配送,所以这样的配送中心的拣货和配货区域的面积较大。

与其他作业区一样,在理货区内也配置着许多专用设备和设施。

一般有手推货车、货架等;如果采用自动拣选装置,其设施包括重力式钢架、皮带机、传送装置、自动分拣装置、升降机等。

(4)配装区。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分拣出来并配备好的货物不能立即发送,而是需要集中在某一场所等待统一发货,这种放置和处理待发货物的场所就是配装区。

在配装区内,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门店的位置、货物数量进行分放、配车,并确定单独装运还是混载同运。

因货物在配装区内停留时间不长,货位所占的面积不大,所以,配装区的面积比存储区小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配送中心的配装区与发货区合在一起,因此,配装作业常融合于其他相关的工序中。

此外,因配装作业主要是分放货物、组配货物和安排车辆等,因此在这个作业区除了配装计算工具和小型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以外,没有什么特殊的大型专用设备。

(5)发货区。

发货区是工作人员将组配好的货物装车外运的作业区域。

在许多企业和配送中心中,配货区和发货区往往是可以共用的。

(6)加工区。

在这个区域内对收进的生鲜食品进行整理加工,如对蔬菜去除老叶、清洗等,对鱼类食品剖腹、去鱼鳞等。

加工区的大小与超市生鲜食品的加工量有关,生鲜食品加工量直接取决于其加工的深度、加工的品种以及超市的销售量,一般来说生鲜食品经营规模越大的加工区所占的面积也越大。

四、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营运流程1.生鲜食品配送流程分类第一类:保质期较短或对保鲜要求较高的食品,如点心类食品、肉制品、水产品,要求能够快速送货,因此这类食品的配送过程中不存在储存程序,在收货工序之后紧接着是分拣工序和配货等工序。

其流程如下:订货→收货→配装→送货第二类:保质期较长的食品,一般在备货后安插储存工序,有时是放在冷库中储存。

这类食品的流程与干货的流程差不多。

其流程如下:订货→收货→储货→配货→配装→送货第三类:对需要加工的食品其操作程序如下:大量货物集中到仓库后,先进行初加工,包括将大块的货物分成小块,对货物进行等级划分,给蔬菜去根、去老叶,鱼类去头去内脏,配制成半成品等,然后再进行储存到配送的各道工序。

如下:订货→收货→加工→储存→配货→配装→送货第四类:对有些产品为了提高商品周转速度,提高商品鲜度,虽由配货中心向供应商订货,但是供应商不是将商品发给配送中心,而是将商品直接发给各个门店,这是流程最短的一种商品配送方式:其流程如下:配送中心订货→门店收货2.生鲜食品的配送流程(1)订货。

是配送中心运作周期的开始。

配送中心收到和汇总门店的订货单后,首先要确定配送货物的种类和数量,然后要查询配送中心现有库存中是否有所需的现货。

如果有现货,则转入拣选流程;如果没有,或虽然有现货但数量不足,则要及时发出订单或向总部采购部门申请发出订单,进行订货。

(2)收货。

收货包括收货和验收入库。

通常,在商品货源宽裕的条件下,采购部门向供应商发出订单以后,供应商会根据订单的要求很快组织供货,配送中心接到通知后,就会组织有关人员接货,先要在送货单上签收,继而还要对货物进行检验。

验收入库主要包括数量的检验和质量的检验。

若与订货合同要求相符,则可以转入下一道工序;若不符合合同要求,配送中心将详细记录差错情况,并拒绝接收货物。

按照规定,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将由供应商自行处理。

经过验收之后,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随即要按照类别、品种将其分开,分门别类地存放到指定的仓位和场地,或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3)加工。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成品加工。

这是生鲜经营的利润区;二是初级产品加工。

它是对生鲜三品的初加工,包括清洁、分拆、分选、包装等工序,目的在于保鲜转配。

生鲜食品的加工有助于对企业特色产品、核心产品和主力商品的品质、成本及货源的把握。

(4)储存。

储存主要是为了保证销售需要,但要求是合理库存,同时还要注意在储存业务中做到确保商品不发生数量和质量变化。

生鲜食品的储存,有其特殊的要求,而且保管难度大,稍不注意,极易造成腐败变质。

为了防止这些损失发生,在存储方面,应用多种保鲜、养护手段和科学方法,目前在配送中心中使用较多的是冷藏储存、臭氧杀菌等方法。

在存放地点上,要注意便于分拣、配货和出库;在存放时间上,要贯彻“先进先出”的原则;在储存管理上,要安全、正确、经济、简捷、经济地保存生鲜食品。

(5)配货。

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信息中心打印出的要货单上所要的商品、要货的时间、储存区域,以及装车配货要求、门店位置的不同,将货物挑选出来的一种活动。

拣选的方法一般是:以摘取的方式拣选商品。

工作人员推着集货车在列明整齐的仓库货架间巡回走动,按照配货单上指出的品种、数量、规格挑选出门店所需要的商品并放入集货车内,最后存放暂存区以备装车。

(6)配装。

为了充分利用载货车厢的容积和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中心常常把同一条送货路线上不同门店的货物组合、配装在同一辆载货车上。

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中安排组配作业,把多家门店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进行配载,能降低送货成本,对一家门店配送的商品集中装载在一辆车上,能减少配送中心对门店的配送事项。

(7)送货。

送货包括装车和送货两项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配送中心都使用自备的车辆进行送货作业。

有时,它也借助于社会上专业运输组织的力量,联合进行送货作业。

此外,为适应不同超市的需要,配送中心在进行送货作业时,常常作出多种安排:有时是按照固定时间、固定路线为固定用户送货;有时也不受时间、路线的限制,机动灵活地进行送货作业。

五、仓储设备应用到的设备有仓库、电脑录入系统、包装机、冷藏设备、货架、扫描仪,传送带、运输车六、海鲜仓储管理总体规划:1)各店下订单:订单的内容由采购订定,内含品名、货号、规格、等级、单位、数量、讯息沟通、下订单时间、日期、店名、订货者等栏位,货号、品名、规格、等级、单位等由采购维护内容并定期更新。

下订单的截止时间必须规定清楚,才能进行下一个流程。

各店下订单的内容填写完整,并以电子档的形式传至PC。

2)PC生成厂商订货单、拣货单。

PC生成厂商订货单:可经由电脑直接生成厂商订货单,或由电脑生成订货汇总表之后,由采购以人工方式转换成厂商订货单,向供应商、产地订货或自采。

向厂商订货的时间点须固定,给厂商充分的备货时间。

3)厂商到货。

PC可向厂商规定到货时间,避免厂商同时到货,造成交通问题。

4)验收。

事前由采购、PC验收员、厂商、店铺营运人员充分沟通验收标准,再由PC验收员统一执行验收标准,若进货时仍有争议时,由采购及时解决。

验收数量必须依据厂商订货单数量,不可多收也不可缺货(天灾除外),若有缺货现象,依照合同处理,由采购追货予以补足。

5)清洗:有些菜类尤其是蔬菜,含土量较多,要先经过清洗。

6)分级:由于产地对海鲜分级不规范,必须由PC 来完成,等级高的送到高档消费区的店铺贩卖好的价格。

7)包装:依据事先订好的包装方式做包装作业,如以盒、包、袋、个、Kg等方式,使用规定的包装材料及型号。

包装时注意不可损伤,同时包装要完整,外观要好看。

8)贴标:包装好的商品要称重贴标,标签要定位,散装出货品要标示重量或数量。

另外可贴上促销标签等,加强促销效果。

9)分货:在贴标之前,即把分货数量分配完成,在贴标的同时依据分货表的数量,即刻分配到各店,并完成小结(小结标签有品名、货号、数量、重量、合计金额)。

在分货的时候要留意数量的正确,店别的正确,装框的时候要注意堆叠的方式不可压伤商品并分类清楚。

框外贴上序号、店名及内容物明细。

打印店铺出货单。

出货准备区:本区必须有温控以防品温提升。

分货完成的蓝框必须正确定位,蓝框放置于蓝框车上,以利于快速正确的出货。

出货清点:由加工部人员依据出货单内容点交框数给运输部司机,并即刻上车,装车完成后,车厢门加上封条。

装车前十分钟车厢先降温。

运输:运输前,运输部要依据货量多寡安排车次及路线,并配合店铺距离的远近及开店时间,准时将商品送达到店。

在运输时最好有温度记录器。

运输车辆最好装升降尾门,或店铺准备简易码头,以利快速下货、点交、缩短验收时间、充分发挥车辆运输功能。

店铺验收:司机与店铺收货人员依出货单明细点交蓝框数即可,司机并点收店铺交回的蓝框及退货品等。

至于蓝框内容物明细的验收有差异,包含质量、数量等由PC加工部与店铺营运人员协商解决。

㈠货物入库⑴每日的进销存数据从pos转入到drp系统,即使是没有pos的情况,这些数据也被人工输入系统;⑵入库有严格的、完善的制度。

包括:A收货及检验的技术标准;(比如外观、新鲜度、保质期、数量等等)B收货及检验的操作流程;(递单、接单、核对送货单和订单、验货、收货、精检、入库等等)C收货及检验的单据以及传递流程和管理制度;(单据在商场之间、在商场和总部之间、在商场和供应商之间的传递)D收货区域门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