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马史诗海伦形象分析。

荷马史诗海伦形象分析。

《荷马史诗》海伦形象分析
在《荷马史诗》中,海伦是作为一个“红颜祸水”的角色出现的。

倾国倾城的海伦是十年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线。

就是这张面庞让千条舰船出征,使特洛伊无顶的塔楼化为灰烬。

这就是荷马史诗中对海伦的定义。

为什么说海伦是十年战争的导火线?我们先来看《荷马史诗》中对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的描写:《伊利昂记》中,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在神话故事“不和的金苹果”里有详细的描述。

为了得到“最美的女神”称号,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都先后向特洛伊王子巴里斯献殷勤。

最后,巴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爱神作为报答,帮他拐跑了最美的女人——海伦,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

海伦便成为了导火线。

究其根由,原因肯定不是在于海伦给人拐跑,而在于国王们的贪念。

特洛伊当时已经相当富饶,希腊联军是打着海伦被拐骗致使国家名誉受损的旗号。

实质却是为了霸占特洛伊的财富。

于是,战争一触即发。

海伦其实是作为一名无辜者,却成为了千古罪人。

中国古人常说,师出有名。

海伦便作为“师出”的一个借口,不管这借口慌不慌唐。

从我们现代爱情婚姻的角度来看,她属于背叛者,她是自愿跟巴里斯出走的,她的离去,不但导致墨涅拉尔斯家庭的不完整,还影响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

但是在古希腊时期,无所谓正不正义,无所谓忠不忠一,当时的开放程度并不比现在差多少,你喜欢上了谁,就可以跟谁在一起,没今天的伦理关系那么繁杂。

只是,作为一国之后,远不如平常人那么简单决定自己的归属罢了。

因此,她的出走,便成为了战争的借口。

在《荷马史诗》中,海伦像是任人摆布支配的工具,随波逐流,甘心受命运的摆布。

在史诗中有一节提到,当巴里斯和海伦回到特洛伊,希腊联军也到达了。

普利阿莫斯问海伦是否自愿跟随巴里斯来特洛伊,海伦说她是违心地被抢劫而来,却由衷地喜欢巴里斯,她自愿成为巴里斯的妻子。

她含着泪扑倒在王后的脚下,希望不要赶她出去。

这就表现了海伦对自己命运的反抗,有理性的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