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1关于IMViC试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用来鉴定球菌B、由吲哚+甲基绿+Vi+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组成C、由吲哚+甲基红+VP+葡萄糖利用试验组成D、由吲哚+甲基绿+VP+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组成1.E、由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组成正确答案:E2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鞭毛B、细胞膜C、核质D、芽胞E、耐药质粒正确答案:D3所有的病原菌都是A、自养菌B、嗜冷菌C、嗜热菌D、异养菌E、腐生菌正确答案:D4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核糖体B、mRNAC、性菌毛D、质粒E、异染颗粒正确答案:D5关于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G+ pI为2~3,G- pI为4 ~5B、细菌数量越多,细菌悬液浊度越大C、表面积大D、革兰阴性菌渗透压比革兰阳性菌大E、细菌呈半透明状正确答案:D6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A、质粒B、鞭毛C、菌毛D、荚膜E、芽胞正确答案:D7有关质粒,错误的描述是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C、具有自我复制的特点D、可在细菌间转移E、可白行丢失正确答案:A8细菌的运动器官是A、菌毛B、鞭毛C、荚膜D、芽胞E、质粒正确答案:B9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表面结构是A、芽胞B、荚膜C、质粒D、线粒体E、包涵体正确答案:B10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水解细胞壁磷壁酸B、溶解细菌细胞膜C、破坏细菌外膜结构D、抑制肽聚糖合成E、水解肽聚糖β-1,4糖苷键正确答案:D1前噬菌体是A、整合至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B、进入宿主菌内的噬菌体核酸C、吸附至细菌表面的噬菌体D、尚未完成装配的子代噬菌体基因组E、成熟的子代噬菌体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10.0分2白喉患者的病原体是白喉棒状杆菌,其症状主要由无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获得了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所致,其产生白喉毒素的机制是A、是其质粒控制产生B、因感染β-棒状杆菌噬菌体所致C、感染了λ噬菌体所致D、细菌感染衣原体所致E、细菌感染支原体所致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3下述不携带耐药基因或其他基因的遗传物质是A、染色体B、插入序列C、质粒D、噬菌体E、转座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4关于热原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本质是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入人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D、压力蒸汽灭菌法可破坏热原质E、250℃高温干烤可破坏热原质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5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期中的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6下列哪项不符合噬菌体的特性A、只含有一种核酸B、既有溶原性周期又有溶菌性周期C、严格的宿主特异性D、可通过细菌滤器E、具有完整细胞结构正确答案:E 我的答案:E得分:10.0分7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pH为A、3.2~5.2B、5.2~7.1C、7.2~7.6D、7.7~8.8E、8.9~9.2正确答案:C8BCG菌株的变异属于A、毒力变异B、形态变异C、耐药性变异D、抗原性变异E、荚膜变异正确答案:A9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A、支原体B、原虫C、真菌D、病毒E、细菌正确答案:D10溶原性细菌是指A、L型细菌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C、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D、带有F质粒的细菌E、带有转座子的细菌正确答案:C1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使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这种基因转移方式称为A、转化B、转染C、转导D、接合E、基因转位正确答案:C2在细菌接合反应中,受体菌与供体菌配对时需要A、供体菌的裂解B、性菌毛C、双方DNA的转移D、限制性内切酶E、转座子的整合正确答案:B3活ⅡR型链球菌(不产荚膜)与灭活的ⅢS型链球菌(产荚膜)混合培养后,出现了可产生荚膜的活ⅢS型链球菌,这种基因转移方式称为A、转化B、转染C、转导D、接合E、基因转位正确答案:A4白喉棒状杆菌无毒株感染棒状杆菌噬菌体后,变成溶原性细菌,产生白喉毒素基因,成为有毒株,这种基因转移的方式称为A、转化B、转染C、转导D、接合E、溶原性转换正确答案:E5F因子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后,可使其染色体发生水平转移,导致细菌的某些特性发生改变,染色体中含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A、F-细菌B、F+细菌C、Hfr菌(高频重组菌)D、耐药菌E、溶原性细菌正确答案:C1人和动物血清的除菌宜采用A、高压蒸汽灭菌B、间歇蒸汽灭菌C、滤菌器过滤D、巴氏消毒法E、煮沸消毒正确答案:C2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范围是A、245~246nmB、250~256nmC、265~266nmD、270~276nmE、280~290nm正确答案:C3外科敷料、手术器械宜采用A、高压蒸汽灭菌B、紫外线照射C、煮沸消毒D、巴氏消毒法E、干烤正确答案:A4杀灭物体上微生物最彻底的方法称为A、消毒B、灭菌C、过滤除菌D、防腐E、无菌操作正确答案:B5防止微生物侵入手术创口宜采用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操作E、抑菌正确答案:D6关于紫外线杀菌,下列哪项不正确A、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265nmB、能干扰细菌DNA合成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D、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E、紫外线穿透力弱,对人体无害正确答案:E7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杀死B、细菌芽孢被完全杀灭C、菌体内DNA变性D、细菌鞭毛蛋白变性E、细菌荚膜被破坏正确答案:B8杀灭细菌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煮沸消毒法C、巴氏消毒法D、流通蒸汽消毒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正确答案:E9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A、4℃冰箱保存B、半固体培养基接种C、甘油盐水保存液D、-20℃冰箱保存E、冷冻真空干燥法正确答案:E10乙醇杀菌力最强时的浓度是A、50%B、60%C、75%D、90%E、95%正确答案:C1关于内毒素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B、性质稳定,耐热C、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D、其化学成分是LPSE、在细菌裂解后释放正确答案:C2关于细菌外毒素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不容易破坏D、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E、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正确答案:C3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成分是脂多糖E、对热稳定正确答案:B4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A、肽聚糖B、H抗原C、荚膜多糖D、脂多糖E、O抗原正确答案:D5革兰阳性菌具有黏附作用的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磷壁酸C、肽聚糖D、M蛋白E、四肽侧链正确答案:B6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A、发热B、食物中毒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正确答案:B7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A、脂蛋白B、脂多糖C、核心多糖D、O-特异性多糖E、脂质A正确答案:E8类毒素是经甲醛处理后的A、内毒素B、抗毒素C、细菌素D、脱毒外毒素,并保留了抗原性E、脱毒外毒素,并失去了抗原性正确答案:D9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A、磷壁酸B、肽聚糖C、脂多糖D、脂蛋白E、磷脂正确答案:C10助长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A、透明质酸酶B、血浆凝固酶C、核酸酶D、歧化酶E、胶原酶正确答案:A1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A、抗生素B、溶菌酶C、补体D、乙型溶素E、白细胞素正确答案:A2参与胞外菌免疫应答的T细胞主要是A、Th0细胞B、Th1细胞C、Th2细胞D、TC细胞E、TS细胞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目前尚无特异的防治内毒素致病的措施,其原因是内毒素A、作用细胞内B、作用无组织特异性C、引起化学中毒D、一次产量较大E、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疫苗正确答案:E4溶菌酶不能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原因主要是A、肽聚糖外有外膜保护B、肽聚糖无五肽桥C、肽聚为二维结构D、肽聚糖含量少E、四肽侧链第三位是二氨基庚二酸正确答案:A5下列关于固有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A、固有免疫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B、固有免疫是与生俱来的C、胎盘屏障属于固有免疫D、血脑屏障属于固有免疫E、补体不参与固有免疫正确答案:E1 2岁,男性,近1个月来咳嗽,痰中时有血丝。

消瘦并感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心悸、盗汗、食欲缺乏。

医师高度怀疑其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痰标本涂片检查。

应选用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C、芽胞染色法D、抗酸染色法E、镀银染色法正确答案:D2利用生化反应鉴定细菌的依据是A、细菌合成代谢产物B、细菌分解代谢产物C、细菌毒素的活性D、细菌色素的产生E、细菌的裂解产物正确答案:B3对细菌型别的鉴定,应选择A、形态染色观察B、分离培养C、菌落观察D、药敏试验E、血清学鉴定正确答案:E4鉴定细菌的种属,不必选择的实验方法为A、形态染色观察B、分离培养C、菌落观察D、药敏试验E、血清学鉴定正确答案:D5细菌性痢疾的微生物学检查可选用A、血培养B、尿培养C、粪便培养D、肥达试验E、骨髓穿刺正确答案:C6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应注射A、破伤风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C、白百破三联疫苗D、破伤风菌苗E、大剂量抗生素正确答案:B7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A、糖发酵试验B、抗O试验C、VP试验D、吲哚试验E、甲基红试验正确答案:B8减毒活疫苗的优点不包括A、接种次数少B、免疫效果好C、免疫维持时间长D、可引起黏膜免疫E、接种者无禁忌证正确答案:E9不能用于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是A、纸片扩散法B、连续梯度法C、平板稀释法D、试管稀释法E、电场电泳法正确答案:E10在采集与送检可疑含菌标本时,不正确的方法是A、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B、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C、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E、严格消毒后采集局部病变标本正确答案:E1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以复制方式增殖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正确答案:B2判断病毒有无包膜的依据是A、是否出现细胞病变B、对石炭酸是否敏感C、对温度抵抗力不同D、超速离心沉降速度不同E、对脂溶剂是否敏感正确答案:E3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复制B、裂殖C、二分裂D、芽生E、分泌正确答案:A4测量病毒大小通常是用A、mB、CmC、mmD、μmE、nm正确答案:E5下列病毒复制周期中,不正确的一个环节是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E、分裂正确答案:E1病毒垂直传播主要是经A、胎盘B、蚊子叮咬C、吸入D、皮肤损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于胞浆和(或)核内可形成一种具有诊断意义的物质A、质粒B、中介体C、包涵体D、核糖体E、溶酶体正确答案:C3哪项不是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A、杀细胞感染B、细胞融合C、整合感染D、形成包涵体E、继发感染正确答案:E4在病毒的致病机制中,除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外,还有A、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病理作用B、致细胞病变作用C、细胞转化D、细胞融合E、包涵体形成正确答案:A5灭活病毒无效的因素是A、温度B、乙醚C、青霉素D、氯仿E、紫外线正确答案:C1成年男性患者,被确诊为HIV感染者,消瘦衰竭经常发生肺感染,造成免疫低下的机制主要是A、神经胶质细胞减少B、树突状细胞减少C、吞噬细胞被破坏D、中和抗体保护作用低E、CD4+T细胞大量被破坏正确答案:E2在感染早期,能非特异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因素是A、B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Th1细胞E、CTL正确答案:C3病毒感染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免疫球蛋白,其中能作为早期感染指标而具有诊断价值的一种是A、IgGB、IgMC、IgED、IgAE、IgD正确答案:B4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A、化学药物B、减毒活疫苗主动免疫C、基因治疗剂D、干扰素E、中药正确答案:B5病毒抗体的检测中,错误的叙述是A、常用方法为ELISAB、主要检测IgGC、要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D、抗体效价增长4倍或4倍以上有意义E、抗体效价降低4倍或4倍以上无意义正确答案:E6不能作为病毒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指标的一项是A、致细胞病变作用B、红细胞凝集C、干扰现象D、细胞培养液pH改变E、细胞培养液变浑浊正确答案:E7干扰素的作用A、无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B、无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有病毒特异性C、有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D、有宿主细胞种特异性,有病毒特异性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8关于干扰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B、抗病毒化学治疗剂C、病毒感染后,由宿主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球蛋白D、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结构基因活化后产生一种糖蛋白E、病毒复制所产生的衣壳抗原正确答案:D9减毒活疫苗对人体有潜在危险性的原因不包括A、毒力回复性变异B、激活机体潜伏病毒C、可引起持续感染D、不便于保存E、可能进入机体引发相应并发症正确答案:D10病毒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A、直接杀伤病毒B、阻止病毒吸附C、阻止病毒脱壳D、阻止病毒核酸转录E、阻止病毒释放正确答案:B1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流感病毒B、幽门螺杆菌C、沙眼衣原体D、梅毒螺旋体E、白假丝酵母菌正确答案:E2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常添加以下哪些物质A、青霉素+庆大霉素B、氯霉素+放线菌酮C、两性霉素BD、放线菌素E、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正确答案:B3形成类酵母型菌落的是A、新型隐球菌B、白假丝酵母菌C、毛霉D、烟曲霉E、镰刀菌正确答案:B4预防皮肤癣菌感染的最好方法是A、接种真菌疫苗B、注射抗真菌抗体C、应用抗真菌淋巴细胞D、注射干扰素、胸腺肽等细胞因子E、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正确答案:E 我的答案:E5关于真菌生物学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常用沙堡弱培养基分离培养B、多细胞真菌和单细胞真菌都可引起致病C、只有菌丝具有繁殖能力D、生长缓慢E、孢子分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正确答案:C1对于寄生虫的免疫逃避,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寄生虫能够优先选择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寄生B、寄生虫能够优先选择免疫功能较强的宿主寄生C、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后,能逃避宿主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D、寄生虫可选择在宿主的免疫器官寄生E、寄生虫可选择在宿主的非免疫器官寄生正确答案:C2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哪一种不可能实现A、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B、宿主清除了部分寄生虫C、宿主能很好地控制任何一种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D、宿主不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E、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正确答案:C3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A、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免疫损伤B、致癌、机械性损伤、毒性和免疫损伤C、掠夺营养、慢性炎症、毒性和免疫损伤D、侵蚀内脏、机械性损伤、毒性和免疫损伤E、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正确答案:A4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根据共生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将共生现象分为A、共栖、互利共生、依赖B、合作、互利共生、寄生C、共栖、寄生、非寄生D、依赖、非依赖、寄生E、共栖、互利共生、寄生正确答案:E5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是A、体内寄生虫B、体外寄生虫C、专性寄生虫D、兼性寄生虫E、暂时性寄生虫正确答案:C6对于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远比发达国家严重B、发达国家较严重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严重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不严重E、发展中国家略比发达国家严重正确答案:A7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是A、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B、自然性、生物性、社会性C、传染性、传播性、易感性D、广泛性、快速性、危害性E、慢性、隐性、传染性正确答案:A8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A、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B、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和成熟的完整过程C、寄生虫完成一代发育和成熟的完整过程D、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和发育的完整过程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和繁殖的完整过程正确答案:A9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宿主下列的哪一种因素无关A、营养状态B、遗传因素C、免疫功能D、性别E、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正确答案:D10根据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将其分为A、中间型和非中间型B、中间宿主型和非中间宿主型C、直接型和间接型D、原虫型和线虫型E、直线型和非直线型正确答案:C11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A、寄生B、互利共生C、依赖D、共栖E、合作正确答案:A12为适应寄生生活,寄生虫的基因、形态及功能均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类变化A、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B、繁殖能力的退化C、侵袭力的变化D、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E、基因变异或重组正确答案:B13下列哪一项不是寄生虫病的传染源A、带虫者B、保虫宿主C、病人D、易感者E、隐性感染者正确答案:D14对于宿主对寄生虫感染产生的非消除性免疫,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B、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C、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可完全清除D、虽不能清除体内寄生虫,但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E、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正确答案:B15下列哪一项不是寄生虫免疫逃避的机制A、解剖位置的隔离B、抗原变异C、表膜的脱落和更新D、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E、强大的繁殖能力正确答案:E16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是A、自然因素、人群因素、经济因素B、自然因素、科学因素、文化因素C、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人群因素、社会因素E、医疗因素、人群因素、社会因素正确答案:C17下列哪一项不是寄生虫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抑制的机制A、天然免疫细胞的活化B、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耗竭C、Treg细胞的诱导与激活D、封闭抗体的产生E、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正确答案:A18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A、在人与野兽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B、在人与寄生虫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疾病C、在人与非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D、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E、在脊椎动物与非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正确答案:D19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寄生虫病常见的传播途径A、经空气传播B、经食物传播C、经节肢动物传播D、经人体直接传播E、经治疗药物传播正确答案:E20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自然因素A、中间宿主的分布B、温度C、湿度D、光照E、雨量1.正确答案: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