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拱桥课外阅读练习题

中国石拱桥课外阅读练习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

这四个特征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回答。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
点?
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
思?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7、”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这句话中的”事“具体指的是什么事?
(二)
天桥,是对各类天桥的通称。

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专供行人通行的"人行天桥",专供自行车通行的"自行车天桥",专供机动车通行的"立体交叉桥",也有自行车、汽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大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桁架结构天桥、斜拉桥结构天桥等等多种。

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架,雄浑壮观......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
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

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叶型、环型、喇叭型等多层立体交叉或定向型及半定向型的立体交叉。

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天津的"蝶式立交桥"就被天津人引为自豪和骄傲。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方面的巨大作用。

以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我国自1964年在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体交叉桥以来,现广州已有各种立交桥9座,人行天桥、高架桥16座,目前已动工的广州人民路、六二三路高架路系统,长达7公里。

北京现有立交桥20座,上海有人行天桥13座,跨铁路人行天桥6座,连过去被人们称为"地无三尺平"的贵阳,也于1986年10月1日建立了全省第一座人行桥,成为山城的一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桥的"乐章"还远未结束。

未来的天桥将是一种立体化的综合结构,天桥将把整个地区的高层建筑在不同层次上连接起来,人们可通过天桥从这个商店走到那个商店,从家里走到医院、学校、办公楼,降低了高层建筑之间的"相对高度"。

将来的天桥还将由露天变成透明圆罩的封闭式,宽敞的天桥两旁设有各种饮料店、小吃铺、花坛、靠椅等设施。

人们既不用担心日晒雨淋,又不用担心白天黑夜的差别,尽可在天桥这"空中长廊"中,自由、安全、舒畅地通行,去上学,去工作,或者去走亲访友,或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娱乐活动。

1.文章说明的内容是天桥的()()、()()、()()、()()和天桥的()()。

(每空只许填写一个字)
2.在原文中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3.文章最后一段中"降低了高层建筑之间的'相对高度'"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分析下列加粗词表达作用。

(1)大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2)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
海内第一桥
⑴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

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

它架
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⑵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

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

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

桥上两边有扶栏。

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
1188米长了。

⑶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

它采用“筏型桥墩”,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

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

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

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A江底。

⑷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B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
们又想出一个C的办法。

5、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

它由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

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

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6、D,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碎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

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

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一大创造。

7、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

据估计,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

怎样把这样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石墩上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8、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到石墩上。

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9、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牌,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10、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文中A至D处用词依次正确的是()
A、盘踞凝聚精妙居然B.静卧凝固美妙诚然
C.盘踞聚集巧妙当然D.静卧凝聚绝妙果然
2.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什么?
3、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桥”的原因是什么?
4、简述洛阳桥的修建与海潮有什么关系?
5、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对句中的“第一”你是怎么理解的?
6、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呢?
7根据文中介绍,请用简要的语言诠释“浮运法”?(不超过30个字)
8有人说:文中划线的“据估计”,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一句可删掉”据估计“三字,因为”二三十吨“的说法已经留有余地了,你认为呢?
9、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写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