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长螺旋压灌桩施工方案(定稿)
长螺旋压灌桩施工方案(定稿)
人工填土对于综合办公楼基坑开挖影响较大,人工填土由于固结程度较低,自稳能力较差,基坑开挖时支护不及时易造成坍塌。雨季施工时,侧壁不及时封闭会造成细粒土随水流流失,进而造成基坑侧壁失稳。
股道路基部分人工填土层厚一般为0.9~3.0m,局部可达5.9m,对于股道路基的稳定会产生较大影响,设计施工中应予以重视。
图3-1三桩承台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图
图3-2四桩承台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图
图3-3五桩承台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图
3.2施工方法
3.2.1施工工艺流程
粉质粘土È4É1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粉质粘土È4É1-1层:灰褐色~灰黑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夹粉土薄层或透镜体。
粉细砂È4É2层:黄褐色,密实,湿,颗粒较均匀,以石英,长石为主,粘性土含量约为20%,局部夹粉土薄层。
2.2 工程地质
2.2.1人工填土层
粉质粘土填土È1É层:灰黑色~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少量砖渣、砂砾,含大量植物根系;
杂填土È1É1层: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含大量砖块,碎石,局部含少量生活垃圾.该层分布较连续,层底标高46.12~50.66m.
2.2.2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
2.3 水文地质
场地地下水位埋深17.65~19.4米.水位标高31.82~32.06m.年变幅约为2米,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4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岩土
场地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无滑坡、泥石流、岩溶及斜坡变形等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表层普遍分布有人工填土层(层厚一般为0.9~3.0m,局部可达6.9m),主要由粘性土、炉灰和建筑垃圾构成,杂填土①1层属于高压缩性土,物质成分复杂、含砖块、炉灰等建筑垃圾,且分布不均匀,呈稍密状态,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粉质粘土填土①层属于高压缩性土,主要含有植物根系、少量砖块等,分布不均匀,呈稍密状态,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
为防止压灌桩成孔施工时由于相邻两桩施工距离太近或间隔时间太短,容易造成塌孔或桩身质量受损,压灌桩施工时按顺序成孔,三桩承台桩成孔顺序为1→4→7→10,12→9→6→3,2→5→8→11依次循环,四桩承台桩成孔顺序为1→5→9,11→6→2,3→7→10,12→8→4依次循环,五桩承台成孔顺序为1→6→11,12→7→2,4→9→14,15→10→5,3→8→13,隔桩施工时应在相邻桩混凝土浇筑24h后进行。三桩承台中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详见“图3-1三桩承台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图”所示。四桩承台中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详见“图3-2四桩承台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图”所示。五桩承台中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详见“图3-3五桩承台钻孔压灌桩施工顺序图”所示。
1.2.9《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1.2.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1.2.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2.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技术标准》 JGJ59-99
1.2.13《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308-2001
1.2.1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项目名称:
2.1.2 建设地点:
2.1.3总工程量: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钻孔压灌桩基础,工程桩安全等级为一级。其中桩径为Ф600的321根,桩径为Ф800的1074根。具体参数见下表。
桩编号
桩身
直径
桩长
配筋
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1.2.4《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94-2008
1.2.5《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范》 JGJ106-2003
1.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2.8《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第1章编制依据
1.1 图纸及现场勘探资料
1.1.1招标文件。
1.1.2桩基结构施工图设计。
1.1.3勘察报告的水纹地质、环境和管线探查资料。
1.2 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
1.2.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长度
持力层
进入持力层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桩顶
标高
YGZ-1
600mm25mຫໍສະໝຸດ 20m圆砾层1.2m
2430KN
-2.950
YGZ-2
800mm
25m
20m
圆砾层
1.6m
3400KN
-2.900
2.1.4技术参数
本工程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桩长≥25m,笼长≥20m,钢筋笼入持力层2倍桩径。桩径600mm的主筋为9ф16,箍筋加密区部分长度3米Ø6@100,其余部位长度17米Ø6@200;桩径800mm的主筋为12ф18,箍筋加密区部分长度4米Ø8@100,其余部位长度16米Ø8@200。加强筋为14@20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5,超流态混凝土,钢筋主筋保护层厚度40mm,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5m。
砾砂圆砾È4É4层:黄褐色~褐黄色,密实,湿~饱和,混粒结构,含大于2mm颗粒占总质量的35~55%,局部夹粘性土透镜体。
粘土È4É5层:灰褐色~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该层分布连续,层底标高24.35~27.13m.
2.2.3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
砾砂圆砾层È5É4层:黄色~黄褐色,密实,饱和,混粒结构,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夹粗砂薄层.钻孔未穿透该层.
除人工填土外,场地不存在其他特殊岩土。
第3章 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3.1施工顺序
3.1.1总体施工思路
根据本工程工期短的特点和施工作业面宽阔的优势,本工程划分为施工段,由多台桩机同时施工,形成平行施工,流水作业。
3.1.2施工顺序
根据总体施工思路,整个标段划分为五个施工段,组织6台桩机(5台施工,1台备用)同时进入作业场地施工,实行平行施工。在每个施工段内按照放线定位、钻孔、灌注砼和下钢筋笼等工序,实行流水作业。施工段划分见桩位编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