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煤股份十三矿赴淮南矿业集团防突培训心得体会

平煤股份十三矿赴淮南矿业集团防突培训心得体会

赴淮南矿业集团学习瓦斯治理经验
心得体会
平煤股份十三矿
2015年6月
赴淮南矿业集团学习瓦斯治理经验心得体会
平煤股份十三矿
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我矿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自2015年6月15日起分3期赴淮南矿业集团参加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举办的全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负责人防突专项培训班的学习。

系统学习了淮南矿业集团瓦斯治理理念、安全文化、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关键技术、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关键技术和创新工程科技理念等。

认真聆听了袁亮院士关于淮南矿业集团瓦斯治理的历程、经验和有关瓦斯防治的先进理念,有理论、有实践、有成果、有收获。

使我们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提升,受益匪浅。

参观了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谢一矿深井实验基地,并下井学习了矿井安全管理、工作面瓦斯治理及石门揭煤技术,系统地学习到了淮南矿业集团瓦斯治理的经验和做法,深感收获很大。

我感觉到这次培训学习的主要亮点是:
一、领导重视,规格高,覆盖面广,收获大。

这次培训是由河南煤监局领导亲自带队,各煤业集团主要负责人全脱产学习,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淮矿集团高层领导及专家亲自授课。

教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技术先进、质量高、制作精。

我们普遍认为收获大、效果好。

二、淮矿集团瓦斯治理理念新。

提出了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职工,保护环境,
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瓦斯治理要治得住,治得快、治得省,通风是基础、抽采是重点、防突是关键、监控是保障。

地质不过关,瓦斯治本难等先进理念。

为瓦斯治理提供了思想保障基础。

三、瓦斯治理技术强。

淮南矿业集团形成了以保护层开采技术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模式,对煤层群联合开采选择一个煤层作为关键保护层进行开采,形成循环卸压,彻底解决了煤层突出问题,使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根据各矿瓦斯和煤层赋存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具体固化和实施。

一面六巷、一巷多用、联合开采井上下立体瓦斯抽采治理技术,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

无煤柱护巷和Y型通风技术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

在不具备保护层开采的条件下必须采取顶底板岩巷穿层钻孔预抽为主的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

水力冲孔、水力掏槽、水力压裂和爆破增透等成套技术和装备得到了突破。

钻到位、管到底、孔封严、水放通的现场实践大大提高了抽采效果。

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兴奋。

四、安全投入大。

十一五期间,淮矿集团安全费用投入74亿,维简费用投入108亿,十二五期间,又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69亿,瓦斯治理方面不计投入。

从技术装备方面得到了有力保障。

体现了淮矿集团瓦斯治理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五、管理方面严考核。

坚持一矿一策的保障制度。

管理方面严、细、实。

曾有一个矿的总工程师因为管理不细、工作不实被
免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六、治理效果好。

认真分析淮南矿业集团的瓦斯治理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用先进的技术解决了瓦斯方面的系列难题。

如在技术手段上,淮南矿业集团通过保护层开采、深井高矿压巷道支护、瓦斯抽采等技术,破解了瓦斯治理的根本性难题,有效地搞好了瓦斯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学习和讨论,结合我矿的特点,我们认为十三矿在以下方面需要强化和提高。

一、学习淮矿先进瓦斯治理理念,牢固树立瓦斯事故可防、可控、可治的理念。

十三矿煤层倾角大、断层多地质条件复杂。

瓦斯压力3.7Mpa,瓦斯含量16.97m³/t,单一开采己组煤,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历史上曾发生了3次煤与瓦斯突出,我们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双十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相关规定,区域治理工程先行,执行以低抽巷为主的穿层打钻预抽,配合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措施和地面井抽采为辅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路线。

区域措施不达标,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效果检验超过双六标准的坚决不生产。

必须重新执行区域措施。

二、大力开展瓦斯治理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淮矿瓦斯治理先进技术。

(一)强化低抽巷水力冲孔措施,提高煤层透气性系数,实现煤层整体卸压。

加快己15-17-13051底板抽采巷施工进度,优化防
突设计,合理布置冲孔参数,加快治理进度。

实现治得快、治得住、治得省。

(二)改进钻孔封孔工艺,实施“两堵一注”,囊袋式封孔工艺,封孔段长度由原来的12m提高到20m。

推广应用全程下套管封孔技术,认真落实钻到位、管到底、孔封严、水放通,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三)使用好、维护好井下瓦斯抽采管网在线监测技术,为采掘工作面的抽采效果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井下不同区段均安装计量装置,通过管道式循环自激式流量传感器和红外瓦斯传感器的安装使用,实现瓦斯抽采数据的就地显示和远程上传,在对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数据进行连续抽采计量的同时,实时监测各个抽采地点的抽采情况,为抽采达标评判提供有效参数和依据。

(四)与重庆煤科院合作建立煤与瓦斯突出监控预警系统,实现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在线监测、超前提醒、分级预报和趋势把握等功能,即时掌握矿井异常信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推广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强化预抽消突技术。

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瞬间加热气化实现物理爆破,致裂煤层,增大裂隙,提高煤层透气性系数,提高抽采效果,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

(六)认真开展突出危险工作面抽采达标评判工作。

严格执行“不掘突出突出头,不采突出面“的要求,防突工作严格遵照“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的规定。

抽采率不达
标,严禁进入煤巷。

三、强化现场技术管理,认真落实防突措施并严格考核。

(一)钻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确保有效控制范围,严格打钻验收考核制度,在考核机制上,对钻孔施工工程量和封孔质量严格验收,并与抽采量挂钩。

(二)加强现场瓦斯基础参数测试工作,及时掌握瓦斯赋存规律。

严格按照防突规定要求,结合打钻检验期间的异常情况,有效指导生产。

(三)坚持低抽巷施工过程中,“三探两防”管控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由于十三矿地质构造复杂,低抽巷设计施工层位为煤层底板下8~10米,LI~L2之间泥灰岩或泥岩段,沿标志层施工,面临着太灰水的威胁,施工过程中容易诱发误揭煤和透水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遵循“物探、钻探加标志层”的把控原则,并严格执行“三探两防”管控模式,“三探”即探构造,探煤层、探富水区,“两防”即防误揭煤、防水害。

并实行牌板上锁管理,杜绝超掘现象发生,实现安全可控。

(四)加强瓦斯防突预警管理。

生产过程中若出现打钻喷孔、夹钻、响煤炮等异常动力现象和瓦斯高值时,必须停止施工,及时汇报,及时分析,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四、加大瓦斯治理方面的投入,为瓦斯治理提供保障。

投入是抓好安全和瓦斯治理的物质基础,没有高投入,就没有瓦斯治理的好效果。

瓦斯治理必须按需投入,实现人力、物力、
财力的保障。

五、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全员防突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将十三矿人才队伍建设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加大培训投入,规范管理,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员工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实行一日一题、一周一课、一月一考的“三个一”培训活动。

对全体员工实施“素质登高”工程,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对员工培训。

结合十三矿生产实践,开发具有十三矿特色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实训操作基地。

职工素质的提升是工作落实的基础,通过职工队伍建设,为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人才和技术力量。

六、全面推进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的建设。

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矿井瓦斯治理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瓦斯抽采和利用。

健全、落实管理制度,提升人员素质。

结合十三矿特点将我矿建设成复杂地质条件下突出、突水、自燃复合灾害的低透气性单一煤组开采瓦斯治理示范矿井。

总之,我矿在这次学习培训中,感到收获大、启发多,对我矿目前的瓦斯治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对于今后的防突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淮南矿业集团的瓦斯治理模式和做法很典型、很突出,需要我矿进一步去思考、去理解,很好把握。

需要把淮矿的瓦斯治理理念精髓与我矿很好的融入接轨,尤其是他们的一矿一策、一面一策。

更是值得我们融会贯通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