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复习题

环境化学复习题

考研环境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______。

2. 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____________和在环境的____________。

3. 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方式。

4. 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 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2 + hν+(2)HNO2 + hν+ 或HNO2 + hν+(3)HNO3 + hν+(4)H2CO + hν+ 或H2CO + hν+(5)CH3X + hν+7. 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________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8. 乙烯在大气中与O3的反应机理如下,请完善方程,填写相关分子式:O3 + CH2=CH2H2CO + H2COO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去除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

9. 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1)CF m Cl n + h v CF m Cl n-1 + ________________ + O3O2 + ________________ +O O2 + Cl10. 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11. 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______。

15. 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CFC-11和Halon 1211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7. 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

18. 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 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20. 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起的。

21. 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

22. 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地壳> 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23. 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________ + 2________ + [OH-] - ________25.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6. 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________,因而表层水呈________环境,其决定电位物质是________。

27. 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28. 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29. 一般认为,但金属离子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________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__________为主。

30. 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2. 当水体pH处于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是________。

33.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常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36. 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7. 碳水化合物生化水解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_,在氧气充足时,能进一步分解为________。

39. 当水体pH处于偏酸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主要是_________。

40. 溶解态金属的形态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途径进行研究。

41. 适用于水体颗粒物对污染物吸附的等温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程,其中_______________可求饱和吸附量。

42. 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__________表示。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作水体自净的指标。

44. 土壤具有_____________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45. 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者占土壤总量的________。

46. 在旱地土壤中,镉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

47.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与重金属的________和土壤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8. 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9. 土壤处于淹水还原状态时,砷对植物的危害_________。

51. 土壤中的大部分是有机氮,约占总氮的_______%,有机氮能变成无机氮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53. 土壤中铬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态存在。

55. 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生物群体。

56. 土壤淹水条件下,镉的迁移能力________。

57. 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adsorption)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58.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过程。

其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0. 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2.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________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________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65. 无机砷可以_______酶的活性,三价无机砷可以与蛋白质的_______反应。

66. 含氢卤代烃与______自由基的反应是它们在对流层中消除的主要途径。

67. 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________作为________,称之为优先污染物。

68. Hg的生物甲基化途径是:辅酶甲基钴氨素把传递给Hg2+(CH3Hg+),本身变为,后者再经还原失水变为五配位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________甲基四叶氢酸将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Hg 的甲基化继续进行。

69.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

70. 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

71.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因素。

72. NO x的人为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

73. CH4导致臭氧层损耗的机理反应是。

74. 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5. 臭氧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的机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76. 除草剂根据其结构性质,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类。

77. 腐殖酸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是________。

79.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污染物的____________是其转运分布的限速因素。

81.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水循环的三个最重要的组成。

82. 天然水中常见的八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83. 土壤的两个重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4. _________大量存在于土壤、底泥、湖泊及其它水体中,不易被微生物分解。

85. 腐殖质中不溶于NaOH的部分称为___________;可溶于NaOH,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___________,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部分称为_________。

86.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征,将大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五层。

87. 光化学烟雾是由大气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在阳光作用下的化学反应造成的。

88.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骨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89. 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是由_____和_____两种元素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

90. 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土壤圈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交接地带,是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中心环节。

91.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规定每年的_________为世界环境日。

92. 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_________和_________,人们通常说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_________所造成的。

93. 酸沉降包括____沉降和____沉降两种过程。

用于判断是否酸雨的临界pH值为____,它是根据未污染大气中______与______的溶解与离解平衡而计算得出的。

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______和______经氧化后形成相应的酸所致。

94. 环境中一种污染物被另一种污染物抑制,使其效果相互抵消或减弱的现象,称之为物质间的_________。

95. TSP表示_____________,大气中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在______以下的称为飘尘,在10~100 m 之间的称为_______。

96. 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是由于当地居民食用了含有______的鱼后引起的。

97. 水中含____、____的总量称为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常用德国度表示,规定每升水中每10 mg的_______为1德国度。

98. 重金属化合物在水中可以发生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和富集过程,其迁移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作用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