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心倾听 用爱经营——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王芳)

用心倾听 用爱经营——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王芳)

用心倾听用爱经营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有一扇大门上挂着一把锁,铁棒连撬带砸,也不能把锁打开。

而钥匙伸进锁孔里,轻轻一转,锁就开了。

铁棒问:“为什么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打开,而你却能轻易打开?”钥匙回答说:“这是因为我能深入它的内心。


现在的孩子个性独立,自主意识强,不再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他们对于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对于外界,有自己的判断。

如果我们的言语稍有不慎,对学生的伤害就可能是一辈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可见压服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心灵的沟通。

沟通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艺术。

如果能有效地运用沟通技巧来促进师生的关系,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能让学生在学校如沐春风,而班主任自己也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体会“教并快乐着”的美妙感受。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爱、信任和尊重是沟通的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温和的话语、轻轻地抚摸、温暖的拥抱,能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得的是爱表现差的孩子。

班上有个叫张成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老师批评他语气稍微严厉些,他就接受不了,咬着牙齿扁嘴大哭,甚至大声喊叫,与老师对抗;和同学相处时,只能别人让着他,若是有同学说他几句或是取笑他,立马动手打人,别看他个子瘦小,打起架来却十分拼命。

就因为这样,同学们都不愿与他交朋友,他也因为没有朋友感到特别孤独和自卑,从而不断地捣乱,陷入了恶性循环。

班上的同学、家长经常投诉他,对此我真的有些不胜其烦,只好警告所有的孩子不要去招惹他。

几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缺乏关爱的孩子,妈妈在他犯错时甚至都不正眼看他,拥抱、亲吻、说:“妈
妈很爱你”这样的话让孩子非常抗拒。

我反思自己在处理孩子打架这件事上的做法,觉得自己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家长一起来帮助他,经常用温和的语气与他交流、谈心,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他。

慢慢地,他感受到了老师的耐心和爱,愿意静静地听我说话,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朋友也多起来了,焕发的精神、灿烂的笑容重新展现在那稚嫩的脸上。

在平常的学习和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形成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孩子们最反感作业多,像胡镌潇、黄思瑞几个男生就会央求我少布置作业,我常常说:“只要你们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多思考;家庭作业书写漂亮,该掌握的生字词会默写,该背的背了,王老师尊重你们的意见,少布置书面作业。

作业分级,你认为自己可以分到太阳级、月亮级还是星星级?全看你们自己的表现。

你们学得轻松愉快,老师也减轻了看作业的任务,我们大家都开心!”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十分配合,即使回家后没有按质按量完成的也会乖乖补上来。

二、掌握沟通技巧是有效沟通的保障
1.学会耐心倾听。

我所认为的沟通,首先便是倾听。

谈话时老师要倾听学生的理由、意见、看法等,要有平等对话的气氛。

倾听学生的表达等于尊重他、给他信心和勇气,学生会在老师的倾听中获得信心和力量。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板着脸问:“你干什么了?”学生刚要说话,老师便大声吼到:“现在还狡辩!”学生沉默不说话了,老师有呵斥道:“问你还不说话,你到底干什么去了?”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疑惑了:诶,我到底是说还是不说?良好的沟通氛围是要营造的,紧张的气氛下,学生有可能沉默不语,他心中想的只有怎样才能早早结束这场谈话,如果老师再冷着一张脸,我想:这估计也谈不出什么结果。

2.语言委婉幽默。

学生违反纪律时,老师说几句风趣幽默的话,大家都会在笑声中理解话中之意,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对脾气倔强的学生,谈话时语气要柔和一点,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直言不讳有时会伤害学生的情感,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学生容易接受。

我觉得沟通便是言语
的触碰达到心灵的温暖,道理说出来每个人都懂,但是说的方式不同,收到的效果就不同。

3、眼神真诚敏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眼神来说话”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它通过“心灵交流”获得师生间的情感和谐与心灵共鸣。

每当跨进教室,我经常习惯性地环顾所有孩子。

我的目光与几十双目光一一相对:有的目光与老师的目光碰撞时,流露出的是饱满的精神,我会报以赞许的目光;有的目光飘忽不定、左右顾盼,我的目光就会多停留片刻,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否定中更多的是鼓励;有的目光则是躲避、低头,这时我会双眉稍皱,目光严肃中又有宽容。

这仅仅是课前的“全方位”的扫视,但在这扫视当中,我就已经大体了解全班学生的精神面貌。

4、形式多种多样。

(1)利用书信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师生之间可以用书信来沟通。

我经常会布置学生写小练笔,可以写关于学校或班级的,可以写关于家庭的,还可以对老师讲悄悄话……透过学生小练笔中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有些信息可以反映班级状况,可能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2)利用晨会、班(队)会沟通
利用晨会、班(队)会时间,以真挚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等。

我平常会给孩子们讲一些名人故事、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凭借日常的、大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长期熏陶作用,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沐浴在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能收到一定实效。

(3)利用课间活动沟通
课间时,我喜欢在班里或校园转转,和学生聊聊天,适当和学生开开玩笑,调节气氛,与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如:我穿了一件新的衣服,化了妆,有的学生会兴奋地喊起来:老师真漂亮呀!老师真精神!于是学生们笑,我也笑,这样的小插曲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充实学生的课间生活。

(4)利用作业批语沟通
作业批语也可表达老师对学生的一点关心。

如:发现孩子书写有进步时,我会在上面写到:这样的书写真漂亮,坚持下去你会更优秀!学生产生骄傲心理时,后进生有闪光点的时候……以作业批语的形式悄悄送去老师的一点爱心。

作业批语以其特有的情感交流形式,在独特的“两人空间”里架起理解的桥梁,为沟通师生感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利用课外集体活动促进沟通
班主任参与组织集体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当中去,让孩子把老师看成自己的朋友,有利于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比如,“我和秋天有个约会”秋游活动,让孩子们自制美食、准备节目表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比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学生们一起打球、跳绳,这样师生很自然地亲近起来。

(6)与家长配合沟通
与家长交流、联系是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现状,有的放矢地解决心理问题,可以使一些“老大难”问题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特别是自控能力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心灵受到创伤的学生。

胡镌潇是班上出了名的“爆脾气”孩子,平常为班级服务非常热心,可要有什么事惹怒了他,他会双拳紧握,牙齿咬得“咯吱”响,没少让我操心。

与家长交流时,我总是先肯定他最近在学校的优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和家长一起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帮助他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了家长的配合,孩子一点点进步,学会慢慢控制自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用心倾听、用爱经营,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拥有它,你才能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有效的沟通,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尊重每一个孩子,呵护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们尊敬的师长,信任的大朋友,收获的必将是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