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结题报告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组成员:王莲梅孟令通宋萍德余秀生丁蓉许泽钜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增多,现在中学生消费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中学生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笔财富——零花钱,同时也初步形成了消费观。

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该怎样合理消费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原因:现在中学生消费状况是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中学生等青年人中还出现了很多的畸形消费群体,有些花钱如流水,大手大脚;有些盲目跟随时尚潮流,花钱毫无顾忌,这无疑是一个警告。

从而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体当代高中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方向是什么影响因素又是什么他们的理财能力怎么样现在中学生的消费情况究竟又如何为此,我们确立了“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这个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研究过程是我们能力的提高过程。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可以培养我们组员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等,也是对课本上的知识的实践;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水平和素质。

(二)研究结果可能对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当代高中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观念进行考察与反思,了解现在的中学生主要的消费状况、消费倾向以及消费理念,从而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给予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端正消费行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及预期结果:从调查的数据中进行整理,之后从整理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分析的成果就是如今中学生大致的消费心理、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等,还有中学生对某些消费心理的看法。

以及总结出现代中学生消费大致应注意什么,最好怎样消费等建议性结论。

为了更加具体、直观地来体现最后的成果,我们也将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中学生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情况,消费方式等。

以及导致在中学生消费中的一些现象的原因。

并对其心理进行研究,总结出高中生的主流消费心理。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法、小组讨论法、实地调查和查找资料法进行研究,途径是上网、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小组讨论交流。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总流程:确定课题→设计问卷→开展调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小组讨论→深入研究→撰写报告共分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要开展的活动,并合理地分工,做好准备工作。

(二)活动阶段:1.查找资料: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一定分析,以此对当代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有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2.问卷调查:根据查找到的资料,结合我们自身消费的实际情况,经小组讨论,挑选30道左右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各项占总数的百分比。

3.实地调查:到大商场和小买点进行观察与访问,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及消费观念。

4.讨论,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在小组内提出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商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研究阶段:将得出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分组内没有异议的结果,并以此结果来商定后续的问题解决方案。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分析在我们获得的300份有效问卷中,有%的同学有可以支配的零用钱,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没有零用钱。

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学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63%,而50-100元的占26%,100-200元的占8%,200元以上的占%。

可见中学生零用钱的数目多少不等,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没有特别集中的数目段。

而同学们的零花钱的来源又是哪里呢对此我们同样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总数的80%,自力更生的占了%,其他亲戚给的%,而以其它渠道获得零用钱的的仅占%。

可见现在的高中生还是比较依赖父母。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我们疼爱有加,几乎是百依百顺,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比较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零用钱也就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那么,他们的零用钱是否真正合理利用了呢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我们怎样用手中有限的零花钱来消费呢,现在高中生又是否有一个成型的消费计划呢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在我们调查的300人中,只有%的同学对自己的零花钱有一个成型的消费计划,而大多数的同学还是没有计划的进行消费。

经过我们更深入地调查,发现了在消费中的几个问题,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与研究。

(一)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在大多数商家都把目光转移到中学生身上,看中的就是中学生消费的日益提高,而有些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理性的消费观,热衷于追求名牌和个性,会随着时尚潮流的步伐,盲目地追求着,互相攀比,这些商家正是针对这一特征在我们中学生身上谋取利益。

而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到底有多少呢调查显示,有20%的在购物时首先会考虑商品的外观,10%的高中生首先考虑商品是否时尚,%的高中生首先会考虑品牌,而在购物时首先想到价格和实用性的只分别占了%和%,有%的高中生在买东西时非常注重品牌。

这并不是一个令人乐观的数字,可见还是有部分中学生并没有做到理性消费,他们很可能因为一时冲动,被品牌潮流所带动或是被时尚的外观所吸引,而去购买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或是昂贵的产品,完全没有考虑是否实用或是价钱高低。

这种心理是不值得提倡的。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有是哪些心理在作怪呢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在影响中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是分别有%和%的同学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自己的实际需要来消费的,但另外7%和6%的同学则是分别受了父母或是同学消费观念的影响,很可能导致他们盲目跟从,造成不理性的从众心理而消费。

而在中学生中容易出现的攀比心理和求异心理在这部分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

通过对消费时所抱有的心态的调查,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抱着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理进行消费,8%和19%的人因为少数人有也要有或是因为要体现出个性才进行消费,而具有求实心理并真正做到符合情况才消费的同学只占到了%。

以上调查表明,大多数中学生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是受到了各种心理的影响。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应该继续发扬。

我们高中生购物消费时,更应该注重物品的质量与价格。

而现在部分同学并没有做到理性消费,而是只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是受到多方面影响而盲目消费。

久而久之,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会在我们心中扎根立足,让我们养成大手笔花钱的习惯,同时也没有做到适度消费。

(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什么是适度消费这种原则就是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社会的贫富差异,使一个家庭的收入有多有少,这在某些方面上对孩子的消费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的学生家长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或是事业有成的商人,赚得相对比较多,花钱比较随意,没有太多的顾虑,孩子在消费的时候也很容易形成这种比较随意的消费风格。

这些孩子会有较多的零花钱,当他们无处花掉时,就有可能进行挥霍,支出无计划,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知道白白浪费了多少钱。

而一些家庭状况不太好的孩子,为了撑面子充大款也会打肿脸充胖子,不考虑自己和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而胡乱花钱。

而这些做法本身也是与理性消费背道而驰的。

我们对于中学生是否做到了适度消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分别有%和%的高中生能做到有计划和尽量省,%的人消费风格并不固定,还有%的人的消费风格为随便花。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正是成长和学习的阶段,还没有一个完全成形与合理的消费观念。

而且现在的我们还在依赖父母和家庭,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也几乎没什么挣钱的能力。

对于零用钱我们应该尽量节省而有计划的支配,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就随意地花钱挥霍,时间久了,这种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一旦成型,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人情消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

在我们调查的高中生中,有%的人和朋友外出吃饭时是全部由自己付钱,%的人是让别人请,而%的人选择AA 制,还有%的人为视情况而定。

我想,礼尚往来当然是应该的,然而如果每次都是一个人付钱的话,这也许有点充大款而忽视自己实际的经济和消费状况了吧。

由此可见我们身边还是有小部分同学并没有做到适度消费。

再说到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中学生的一个必备品,随之附带而来的除了方便和娱乐便是每月高额的话费,最实惠的还是电信部门和那些售卖者。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在严令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抛开影响学习和辐射破坏健康不谈,光是手机带来的消费就已经不容忽视了。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的高中生每月的手机话费在80元—120元之间,有20%的人在120元以上。

而我们再看看前面的数据,其中每月得到零花钱的数目在101-150元的占.%,150元以上的占%。

可见由手机带来的消费已经占了我们消费的绝大部分,就算我们的手机费用是由父母为我们支付,那这近百元甚至上百元的话费也足以证明我们还并没有完全做到适度消费。

怎样做到适度消费呢适度消费并不是要求我们过分节省,而是要我们有节制的花钱,不该花钱的地方就不要浪费,毕竟父母挣钱是不易的。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零用钱的数目和实际需求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同时在消费时注意能省就省,即使是一分钱也不能随意挥霍。

(三)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环保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绿色消费正是合理地把环保和消费结合起来。

今年八月第29届奥运会就将在北京举行了,作为一名高中生,作为北京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时刻把环保的理念挂在心理。

然而我们调查发现,只有%的人在购物时每次都会考虑环境保护问题,%的人偶尔会考虑,还有%的人从来没考虑过。

这并不是个令人乐观的数字,说明还有很多同学仍然没有形成绿色消费的理念,或是还做得不够。

其实绿色消费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万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尽量选择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把购买绿色产品视为一种时尚。

不仅购买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还要把个人消费和身心健康、居室环境质量、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所以,在环保和绿色消费方面,我们高中生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