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7)一、项目建设的政策背景 (7)二、目前主城客运设施现状分析 (8)1、主城客运站基本概况及分布状况 (8)2、主城客运站面临的主要问题 (8)3、公共汽车现状 (11)4、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现状 (11)三、客运站建设的制约因素 (12)1、人口基数 (12)2、房地产发展区域特点 (12)3、经济增长与市场动力 (12)4、科技的作用 (13)5、相关土地开发管理规定 (13)四、其他地区通过客运站搬迁缓解交通压力的案例 (13)1、邢台拟建邢北客运站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13)2、南京中央门长途客运站拆迁工程 (14)3、某某客运枢纽中心20日启用城区4个汽车站将全面搬迁 (15)4、福州西客站将西迁上街年底开建配套公交枢纽 (16)第二章市客运站建设的理论依据 (18)一、引言 (18)二、观念的调整—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设施体系 (19)三、结构的变化—道路交通综合系统的构成 (22)四、科学研究结构的变化—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26)五、交通环境的关注——对策与手段 (32)第三章一级客运站建设相关规范 (33)一、建设客运站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3)二、一级客运站的具体建设指标 (37)1、总则 (37)2、站址和总平面 (38)3、站前广场 (40)4、站房设计 (40)5、候车厅 (41)6、售票厅 (42)第四章市关于新客运车站的整体规划 (42)第五章东部客运站规划设计方案 (47)一、项目基本情况 (47)1、项目位置 (47)2、地形地貌分析 (47)二、东部客运站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 (47)1、项目规划依据 (47)2、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48)3、项目规划目标 (49)4、功能定位 (50)5、项目建设总规模 (50)6、地块规分原则 (50)7、规划功能定位 (51)三、用地规划布局 (51)1、规划原则 (51)2、用地规划布局 (52)四、新建客运站的配套体系建设 (52)1、交通换乘功能分析 (52)4、公交配套分析 (58)5、轨道交通配套分析 (60)五、各区用地规划 (68)1、汽车客运站场用地规划 (68)2、公交车站场用地规划 (69)3、社会停车场用地规划 (70)第六章项目规划分析 (71)一、道路分析 (71)二、交通流线分析 (72)1、车行流线分析 (72)2、人行流线分析 (73)三、景观环境分析 (73)四、结点控制要求 (74)五、公园和绿化广场 (74)六、视廊控制 (74)七、建筑形体与色彩 (74)八、用水量预测 (76)九、消防规定 (76)十、负荷预测 (76)十一、建筑退让控制 (77)十二、建设单位简介 (77)第七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78)一、规划目标 (78)二、规划原则 (78)三、给水工程规划 (79)1、规划依据 (79)2、规划原则 (79)3、用水量预测与管网规划 (79)四、排水工程规划 (80)1、规划依据 (80)2、规划原则 (80)3、污水量预测及管网规划 (80)4、雨水量预测与官网规划 (81)五、供电工程规划 (82)六、电信工程规划 (83)第八章项目工程进度安排与投资估算 (83)一、项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83)二、项目投资估算 (84)1、投资预算 (84)2、财务效益评价 (85)结束语—客运站建设的现实功能与长远意义 (86)一、东部客运站将成为连接东部与城市中心的枢纽 (86)二、东部客运枢纽将成为旅游的形象代表 (86)三、东部客运枢纽将有利于优化目前的客运战略布局 (86)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建设的政策背景随着现代新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运站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特别是主城区目前的客运站过度集中在二环路以内,布局不合理,交通设施关系混乱,各种交通流相互干扰严重,已经成为主城干道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主城客运站的规划建设任务迫在眉睫。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09年年初作出“实施一年行动计划,采取10项措施,努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决策,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快主城客运站的搬迁建设,并确定于2008年底完成主城客运站的搬迁建设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于部署,现各个车站的规划与选址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其中东部客运枢纽工程的规划方案注重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公路客运站、公交站、城市轨道交通站、社会停车场用地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布局。
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科学组织和旅客快捷、防办的集疏和换乘、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二、目前主城客运设施现状分析目前,是某某省唯一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集散地。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我省长期以来公路交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公路客运也成为最重要的客运交通方式,各种旅客的叠加,使的公路、公共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1、主城客运站基本概况及分布状况截至到2009年底,主城区在营汽车客运站点共有14个,其中,一级站点2个,二级站点3个,三级站点3个,未定级别站点6个。
东部地区4个,日均发送旅客为15297。
南部地区5个,日均发送旅客为18375。
西部地区4个,日均发送旅客为6772。
北部地区1个,日均发送旅客为2616。
2、主城客运站面临的主要问题位于二环路内外的14个客运站,现在每天3200多辆大客车进出主城区,对二环南路附近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火车站附近的、金湾、中北、风景旅游、新南站等6个汽车客运站,2000多辆进出站的大客车是造成永平路、春城路、南二环拥堵的重要因素。
早在2006就已重新选址规划了6个新客运站,市交通局2006年十一黄金周之后首日专门召开党委会确定:计划在今年内拿齐6个新站的规划选址意见书,并做好土地收储,通过招投标,明年2007年春节后开工建设6个客运站,确保明年年底客车可以进场经营,从而减少3200辆大客车对主城交通的添堵。
以客运站为例,客运站(市民习惯称南窑客运站)是最大的客运站,虽然占地只有30—40亩,却经营着到全国、全省各地的长途班线客运,由于其南行300米即到火车站,东南行3000米就到飞机场,成为最繁忙的客运站,每天运送乘客1.3—1.5万人。
春节高峰时段,每天运送乘客达2.2万人。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部分客运站使得交通人流大量拥进城市中心区。
由于客运站与城市对外交通没有形成快捷的交通联系,客运班车主要依靠城市主干道进出,严重加重了拥堵的城市现状。
长途客运汽车和货运物流集中在二环路以内及二环路周边,主城区在营汽车客运站共有14家,进站班车4687辆,日均发班2900辆(次),大部分在营汽车客运站位于主城二环路内或二环路附近交通主干道周围,客运车辆频繁进出,造成主城交通拥堵。
据了解,由于永平路实施由西向东单行后,进入南窑客运站的大客车只能绕南二环上官南立交桥,再转入永平路,给南二环东段带来额外的交通压力。
目前客运站的特点:●客运站点存在“多、小、弱、密、乱”的特点,已经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要求。
●车站未来发展潜力不足,大部分客运站没有发展空间。
●大部分客运站设备简陋,影响城市对外形象。
●车站过分集中在火车站周围和二环路附近,人车汇集、导致交通严重拥堵、市场竞争无序。
●大部分客运站基本没有配套链接的公交换乘系统,给旅客中转带来极大不便,也导致黑车市场猖獗。
●由于车站发车不合理,导致很多车辆在市区穿行,占用城市交通资源。
●作为全省公路客运枢纽,中长途客运数量居多。
在公路客运中,短途客运约占15%,中途客运(50-200公里)约占47.7%,长途客运(200公里以上)约占37.3%。
●省内客运比例占绝大多数。
省内班次占总量的96.9%,运输人数占总量的96.8%,省外班次的比例很少,但是省外的覆盖面较广,包括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河南等多个省份。
●市域客流为主,占总量的37.8%,其次滇南(23.5%)、滇东(20.7%)、滇西(18.0%)。
●客流方向主要有5个,主城东北最多、西口次之、西北口最少。
➢东北出口(嵩明、寻甸、东川以及曲靖市及各县),日均班次1133班,日运输人数12506人,占32%。
➢西出口(安宁、楚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德宏),日均班次615班,日运送旅客9082人,占23.2%。
➢南出口(呈贡、晋宁、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红河、)日均班次455,日运送旅客7064人,占18%。
➢东南出口(宜良、石林、陆良、师宗、罗平、文山),日均发送班次488,日运送旅客8184人,占20.9%。
➢西北出口(富民、禄劝、武定、元谋、华坪),日均班次98,日运送旅客2334人,占5.9%。
3、公共汽车现状“井”字型公共汽车路网体系建设正在有序展开,目前已经完成北京路、西昌路、人民路、金碧路等路段的公交专用道建设。
南窑火车站的改扩建已经基本解决了铁路运输和公共汽车换乘难的问题,同时,每年不断增加的公共汽车运输数量也有效的缓解了公交压力。
4、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现状《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已经得到市政府审批,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移交铁道部进行审查,按审查意见,现在对轨道改造方案做进一步深化。
轨道交通建设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轨道建设与经济发展同轨,城市轨道建设与城市整体交通需要协调一致,避免体制缺陷。
➢避免盲目投资,避免轨道建设投资过热。
➢轨道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实际需求与城市交通条件限制。
三、客运站建设的制约因素1、人口基数2005年11月1日零时,市的常住人口607.47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578.12万人相比,五年共增加了29.35万人,增长5.08%;年平均增加5.87万人,年平均增长1%。
2005年末常住人口为608.57万人。
2、房地产发展区域特点由于市中心的地价与房价的不断升高,目前,的主要居住小区郊区化的现象日益明显。
由于郊区与工作地点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就造成市民的交通需求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与市场动力经济在近两年取得了极大进步,连续两年的GDP正在都在10%以上,位居西部城市发展速度的前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速度要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包括车站建设在内的众多基础性建设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4、科技的作用科技在现在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客运站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增强科技在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达到有效缓解市交通压力的目的。
5、相关土地开发管理规定市政府为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已经同意调整现在的客运站分布布局,将所有二环路内的客运站全部搬迁到三环外,计划建设六个新的客运站,六个客运站的土地已经审批通过,可以随时招标设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