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练习试卷一、单项选取题1.普通以为小学生思维发展质变期或核心期是小学( B )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2.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是(D )A.华生B.瓦龙C.韦特海默D.弗洛伊德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B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4.教案或教学材料初步形成后,向有经验教师或专家征询,也可以选用学生样本进行试讲,借此发现局限性。
这一方式属于( B )A.形成性评价B.即时评价C.同行评价D.总结性评价5.新知识学习会对已学知识产生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 C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6.关于师生关系理论中,“小朋友中心论”代表人物是( C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奇C.杜威D.夸美纽斯7.依照研究目,变化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办法,称为(B)A.观测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8.将学生按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提成不同班组,依照不同班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这种形式被称为( B )A.班级授课B.分组教学C.小组合伙学习D.复试教学9.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角色是( D )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引者D.协商者1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以为,行为之因此发生变化条件是(D)A.模仿B.认知C.期待D.强化1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较好增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A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意念直观12.科学心理学创始人是( D )A.布伦塔诺B.弗洛伊德C.亚里士多德D.冯特13.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方式是(B)A.运动技能B.智力技能C.普通技能D.特殊技能14.由于数学教师授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 )A.近景直接性动机B.低档动机C.崇高动机D.远景间接性动机15.“要尽量多地规定一种学生,也要尽量地尊重—个学生”这种做法所坚守德育原则是(B)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悲观因素B.尊重热爱与严格规定学生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道德教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6.在班集体建设中,最核心因素是( A )A.目的和规范B.学生人数C.班主任D.班干部17.小学生中经常浮现好心办坏事现象,其因素重要是( C )A.道德情感不深B.缺少合理行为技能C.道德结识局限性D.道德意志力不够18.当一种人思维发展处在“每个人对问题看法都是不同样”时候,其思维发展处在(B)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商定论阶段19.在寻常生活状况下,恰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心理研究办法是( D )A.观测法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教诲心理调查法20.提高教学质量核心环节是( B )A.备课B.上课C.课后辅导D.练习21.体现了垂直迁移详细事例是( B )A.汉语拼音学习影响英语字母发音B.“角”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得学习C.“石”字学习影响“磊”字学习D.在学校形成爱护公物习惯影响在校外行为体现22.个体根据一定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体现出来稳定、具备评价意义特性叫做( A )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23.教师采用图片、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直观教学形式属于(A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操作直观24.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心理学家是( A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荣格D.斯普兰格25.变换同类事物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事物本质特性形式是( D )A.比较B.抽象C.概括D.变式26.教师讲学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 B )A.故意注意B.无意注意C.故意后注意D.分散注意27.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诲主张著作是(A )A.《学记》B.《论语》C.《孟子》D.《苟子》28.在整个教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C )A.教学筹划B.教学大纲C.教诲目D.教学工作29.普通来说,有助于解决问题动机强度是(D )A.强烈B.较弱C.薄弱D.中档30.当一种人外表具备魅力时,她某些与外表无关特性也经常被必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C )A.宽敞效应B.中心品质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31.在教诲主体中,最基本、最重要教诲形式是(C )A.家庭教诲B.社会教诲C.学校教诲D.自我教诲32.反映事物个别属性心理现象是( A )A.感觉B.知觉C.观测D.表象33.头脑中把一类事物共同特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思维过程叫做(C )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34.“谈虎色变”与“望梅生津”都是( C )体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绕C.第二信号系统D.无法鉴定35.因材施教实质在于( B )A.抓好尖子生B.使每个学生得到相应发展C.抓好后进生D.既抓好尖子生,又抓好后进生36.拉塔奈和达利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白,她人在场减少了紧急状况下采用助人行动也许性,这种现象被称(D )A.社会干扰B.群体影晌C.群体一致性D.责任扩散37.弗洛伊德在她无意识假说中个性构造不涉及( B )A.本我B.非我C.自我D.超我3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助于( A )A.发展学生个性B.增进温故知新C.加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39.当前,国内新课程改革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 B )A.选修课B.必修课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40.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B )A.哀愁感B.无助感C.抑郁感D.无趣慼二、多项选取题1.教师在教诲过程中应体现出教诲机智有(AB )A.随机应变B.因势利导C.掌握教诲方式D.掌握教诲分寸2.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三个水平是( BDE )A.超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中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E.后习俗水平3.成败归因理论以为属于稳定归因因素有(CD )A.努力B.运气C.任务难度D.能力E.外界环境4.人类学习本质特点有( ABCD )A.是个体通过思维活动进行B.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过程C.是以语言为中介D.是自觉、有目活动E.是为了适应环境5.教师效能感涉及(DE )A.低档效能感B.高档效能感C.自我效能感D.普通教诲效能感E.个人教学效能感6.知识学习过程所涉及几种阶段是( CDE )A.知识准备B.知识感知C.知识理解D.知识巩固E.知识应用7.班杜拉以为观测学习过程涉及( ABCD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E.强化过程三、填空题1.课外教诲活动形式有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群众性活动。
2.奥苏贝尔从学习内容性质上把学习分为故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3.教师劳动创造性重要体当前对教诲规律创造性运用。
4.研究表白,比较简朴活动其最佳动机水平高,比较复杂活动其最佳动机水平低,中档难度活动其动机水平适中。
5.婴幼儿期主导活动是游戏。
6.对教师评估重要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与效果三个角度进行。
7.对于学习测验而言,测验项目质量分析重要涉及信度和效度。
8.德育过程基本矛盾教诲者提出德育规定与受教诲者既有水平。
9.教师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10.教师在备学时需要做好三项工作是理解学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
11.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公式是:智商等于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100。
12.格式塔学派以为学习是通过___顿悟_过程实现,学习实质是__完形____。
13.人格方面个别差别重要涉及___智力_差别和__性格_差别两个方面。
14.学生知识应用形式重要是_课堂应用;实际应用__。
15.对教师评估方式重要有:教师____自评___、同伴或同事评估、__学生互评__、家长评估。
16.人心理过程涉及:结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7. 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心环节。
18.国内第一种当代学制是__壬寅学制_____。
19.教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须,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诲具备永恒性。
20.“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备___示范性_____。
四、判断题1.学校是随着着人类社会产生而浮现。
( X )2.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当代教诲手段将逐渐代替教师劳动。
(X )3.心理产生离不开大脑,因而,有了人脑就有了人心理。
( X )4.气质自身无好坏之分,因此各种气质类型学生都具备成为品学兼优人才也许性。
(√)5.注意这种特殊心理现象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
(X)6.过度学习量越多越好。
(X )7.机械识记是一种无用识记。
( X )8.幻想是对将来设想,经常使人想入非非,以想象代替现实,因而应竭力避免产生幻想。
( X )9.在阶级社会教诲被打上了阶级烙印,因此,阶级性是教诲本质属性。
( X )10.“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阐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完全同步。
( X )11.信息加工理论以为,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编码、存储、提取过程。
(√)12.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
(X )13.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X )14.美国心理学家盂禄以为:教诲来源于小朋友对成年人一种无意识模仿。
在教诲史上,该理论被称为心理来源论。
(√)15.知识可以随年龄增长而直线上升,智力发展则是呈抛物线形状。
(X )16.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式教学。
(X )17.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因而也是神秘莫测。
( X )18.赫尔巴特提出“三中心”教学模式指是教师、学生和课本。
(X )19.奖励和惩罚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教诲办法。
(√)五、简答题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增进学生学习迁移。
答: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提高知识概括化水平;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变化学生学习方式;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2.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答: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立合理目的;培养恰当自我效能感;归因训练;表述合理盼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提供明确,及时反馈。
3.研究表白,小学小朋友思维是一种过渡性思维,即从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思维带有很大详细性。
依照小学小朋友思维特点,如何进行教诲与教学?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直观感知规律;讲授知识时,注重事物现象与本质联系4.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答:言语说服;榜样示范;群体商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5.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扮演哪些角色?答:学习增进者;教诲教学研究者;课程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开放教师;教学活动组织者与管理者;做学生朋友6.教学过程基本阶段是什么?答:激发学习动机;领略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7.教诲能力是教师在教诲、教学中应具备某些特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