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货-玉米简介 基础知识 交易入门

期货-玉米简介 基础知识 交易入门

【2006.03.06 14:36】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Zea mays L. 别名有玉蜀黍、包谷、珍珠米、包芦、御麦、棒子、苞米、六谷和玉籽等,英文名为Corn或Maize 。

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雌花序(穗)生在中上部叶腋间,为异花(株)授粉的一年生作物。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为中心的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地区,约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大约在16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18世纪又传到印度。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玉米产地。

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

从北纬58°到南纬42°,从低于海平面的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到3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都能栽种。

玉米的播种面积以北美洲最多,其次为亚洲、拉丁美洲、欧洲等。

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这一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85%。

玉米可按不同方式进行多种分类,通常的贸易中只把玉米分为粉质和胶质两种类型。

根据颜色进行区分常见的有黄玉米、白玉米两种。

常见分类方式还有按籽粒形态与结构分为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爆裂型、蜡质型、有稃型、半马齿型9个类型;按生育期分类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三个品种;按籽粒成分与用途分为特用玉米、普通玉米两个品种,其中特种玉米又可分为高赖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

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

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

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500种以上。

目前玉米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饲料作物。

玉米占世界粗粮产量的65%以上,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

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

【2006.03.06 14:33】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一)国际市场1、玉米的生产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42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

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吨左右,约占全球粮食总量的35%左右,主要分布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这四个国家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的70%以上,其中美国占40%以上,中国占20%左右。

2、玉米在国际间贸易情况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玉米出口贸易总量约保持在7500万吨左右,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玉米贸易量年增长率为2.14%,高于世界玉米产量的增长率,2002/03年度,世界玉米贸易量占玉米总产量的13%,是贸易量较大的一个农产品之一。

从出口国看,美国、中国和阿根廷等玉米主产国家也是玉米出口大国。

美国年出口玉米在5000万吨以上,占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65-70%。

中国年出口玉米保持在800-1000万吨的水平,但并不稳定,阿根廷约1000万吨,较为稳定。

玉米的主要进口国集中在亚洲地区。

其中日本的年进口量约为1500-1600万吨玉米,主要来自美国;南韩800万吨左右,主要来自中国。

中国台湾省400-500万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300-400万吨,欧盟250万吨,墨西哥400-500万吨,加拿大300-500万吨。

3、玉米消费全球每年玉米总消费量自从1999/2000年度开始就保持在6亿吨以上。

玉米的消费主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饲用、工业加工及种用。

玉米是“饲料之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饲用玉米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43%,玉米总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22%,比世界玉米总产量的增长率高0.4%。

2002/03年度,全球饲用玉米消费4.32亿吨,玉米消费总量为6.27亿吨。

目前,饲用玉米消费占总消费比例的70%左右,比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1.55亿吨,增幅高达31.5%,比同期玉米产量的增幅高了6个百分点,未来随着全球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对玉米消费的需求还会增加,产需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二)国内情况1、生产情况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总产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生产区域分布广泛,可分为东北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六大玉米种植区。

北方的辽、吉、黑、内蒙古、晋、冀、鲁、豫8省区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尤其是东北地区(含内蒙),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780-8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4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左右,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商品粮产地。

华北黄淮地区(包括京、津、晋、冀、鲁、豫、苏和皖)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850-9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4000-4200万吨左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35-40%,但商品率低于东北地区。

而长江以南(含长江流域)的省、市和自治区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500万公顷左右,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26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8-20%。

近二十年来,西北五省区的玉米播种面积比例提高了1倍,达到200万公顷左右,产量也由1985年的520万吨上升到1998年的1116万吨,由销区变为产区。

在2000年的国内种植结构调整中,扩种玉米又成为南方解决早籼稻积压的主要措施,自2000年长江以南的玉米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从全国总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常年产量在1.1—1.3亿吨,自1991—1998年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1997/1998年度总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32亿吨,近年来却有所下降,2003/04年度仅为1.16亿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进出口情况1994年以前,我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年出口量在1000万吨左右,1994/1995年度和1995/1996年度两年出口量大大减少,进口量分别达到258万吨和304万吨。

从1996/1997年度进口量逐渐增加,较低时在300万吨左右,较高时达到了超过1500万吨。

同期进口量一直较低。

我国玉米出口主要走大连、锦州、营口等港口,其中大连港占到了70%左右,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

进口玉米主要来自美国,进口港在东南沿海地区,但数量较少。

1999-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状况单位:千吨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韩国1,252 6,024 3,083 6,138 8,037马来西亚1,444 2,099 1,351 2,486 2,464印度尼西亚577 831 400 1,342 1,605伊朗103 111 - 51 1,601朝鲜162 177 371 141 136日本106 111 411 316 1,310菲律宾69 294 47 79 38其他591 819 333 1,121 1,198总计4,305 10,466 5,997 11,673 16,389资料来源:国家海关总署3、消费情况我国是玉米消费大国,玉米消费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消费,二者占到了80%以上。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包括玉米淀粉、酿造、医药等玉米深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玉米消费正在逐年提高。

4、玉米市场的综合平衡分析2000/2001年以前,我国连续几年取得了农业丰收,玉米供过于求,从2000年开始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时的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玉米总产量下降较快,而玉米需求去上升较快,造成玉米的供求缺口较大,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0/2001—2002/2003连续三年的缺口都很大。

1997/1998—2002/2003年度我国玉米市场综合平衡分析单位: 千吨年度1/ 1997/98 1998/99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生产量104,309 132,954 128,086 106,000 114,090 121,310进口量119 202 0 30 8 200年度供给量104,428 133,156 128,086 106,030 114,098 121,510食用消费6,200 6,800 6,600 6,600 6,800 7,000饲料消费81,500 82,500 84,000 85,000 86,500 88,000工业消费2/ 7,900 8,800 10,500 11,100 12,500 13,900种用量1,700 1,820 1,800 1,740 1,900 1,900损耗量9,500 11,000 10,500 9,500 9,000 9,000年度国内消费106,800 110,920 113,400 113,940 116,700 119,800出口量6,173 3,340 9,935 7,256 8,610 15,250年度总需求112,973 114,260 123,335 121,196 125,310 135,050年度结余3/ -8,545 18,896 4,751 -15,166 -11,212 -13,5401/ 玉米作物年度是从当年10月至下年9月。

2/ 工业消费主要涉及酿酒、酒精、淀粉、麦芽糖、调味品等生产领域。

从2000/01年度开始,还包括汽油醇生产。

3/ 年度结余量不是政府库存和农户存粮的总和,只是以当年度新增供给量与消费量相比较而得出的差值。

该差值的大小可以说明库存水平的增减变动状况,以下相同。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影响玉米价格变动因素【2006.03.06 14:42】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一)玉米的供求情况1、玉米的供给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到了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到了近20%,南美的产量占到了大约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小。

相对于大豆等农产品,我国的玉米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每年进口量较低,出口量相对稳定,每年的国内产量成为影响国内供给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国内玉米在10月底开始陆续上市,上市时正是玉米现货价格走低的时候,到来年5、6月份与玉米开始走向紧缺,价格开始走高,到7、8月份价格达到顶峰。

2、玉米的需求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