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试卷 1

发展心理学试卷 1

1. 动物心理发展的第一步是 。

A 、刺激感应阶段B 、感觉阶段C 、知觉阶段D 、思维萌芽阶段2. .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的前后正确的顺序是:A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 动机过程。

B 注意过程、运动复现过程 动机过程 保持过程、C 注意过程、动机过程 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

D 注意过程、运动复现过程 保持过程、 动机过程。

3.人类从 就有学习能力。

A 胎儿时期B 婴儿时期C 一生下来D 1.5岁左右4.美国心理学家帕腾(Parten,1932)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其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B 无所用心的行为-单独一人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游戏-旁观者行为-合作游戏C 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平行的游戏-联合游戏-单独一人的游戏-合作游戏D 无所用心的行为-平行的游戏-联合游戏-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的游戏-合作游戏 5. 主要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识,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A 道德情感B 道德行为C 道德认识D 道德内化6.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的孩子的心理发展记录而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他推动了儿童发展的 (或日记法)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A 观察法B 传记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7.胎儿在 个月时就对光线十分敏感,母亲日光浴时,胎儿对光线的变化强弱都有所感觉。

A 2B 6C 4D 88..婴儿的气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 。

2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心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 复杂性B 相对稳定性C 可变性D 复杂性9. 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

他采用独特的临床谈话法,着重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以及对公正的认识等方面,揭示了儿童道德的开端和发展规律。

A 普莱尔B 皮亚杰C 埃里克森D 科尔伯格10.. 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

A 思维监控B 思维逻辑C 思维抽象D 具体思维11.为了研究生命全场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 的发展。

12.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写出了在科学性和系统性方面超过霍林沃斯著作的《 》一书,1945年再版,曾畅销欧美。

13.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 。

14.婴儿的学习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1) ;(2)经典或工具性条件反射;(3)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等各种复杂类型的学习。

15. 社会化是个体在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中介变量。

16.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的孩子的心理发展记录而写成的《 》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他推动了儿童发展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17.发展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中国化的途径是:摄取— —中国化。

18.发展心理学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常见的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 。

19.婴儿情绪社会化是当前情绪研究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内容有:婴儿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和情绪的 等。

20.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随着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了。

但还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 。

二、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1.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场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分)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1分)22. 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

(1分)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分)23. 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结合示踪剂成像的生物影像技术。

(1分)将特定的放射性示踪剂主入人体,高代谢区对示踪剂的摄取明显更多,从而形成高放射性细胞。

通过高灵敏的探测器探测这些细胞发射出的光子,转换成数字信号而解剖的形式显现出来。

PET 在脑功能方面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1)脑血容量和脑血流灌注,它反映脑血流和血脑屏障的破损情况,以及检测脑血流的通透性;(2)脑代谢,反映物质在大脑中的利用;(3)神经受体分析,能定量地显示受体的数量和受体的分布。

(2分)24. 安全性依恋 : 这是婴儿依恋的一种。

(1分)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地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的交谈。

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的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

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并且很容易经抚慰而平静下来。

25. 分离焦虑:婴儿社会性情绪的一种。

(1分)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2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6. 请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答: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场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主要研究两个部分:(1分)一是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2分)二是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2分)27. 心理和谐促进发展心理学工作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28 请简述一下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新趋势。

答:(1)多层面研究的相互整合;(1分)(2)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1分)(3)多变量统计方法的大量使用;(1分)29.请简要说明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游戏的观点。

答: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客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2分)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

游戏疗法是一种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方法,目前已经在特殊教育领域和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比喻、象征、玩具和游戏等方式,使儿童自然地进行心理投射或升华,释放紧张情绪,并最终从伤痛及焦虑中解脱出来。

(3分)30. 简述: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一)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1分) (二)智力发展到达全盛事情(1分) (三)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1分) (四)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1分)根据金兹伯格的职业选择三阶段,成年早期的个体进入了现实阶段。

对个体来说,对成功的追求是一种压力。

如果需求适度,个体可以获得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如果需求太高,成就一般,或事业成绩与个人期望相差太大,个体则会感到沮31. 为什么说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答:这是由他的《儿童心理》的问世时间、写作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及《儿童心理》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2分) 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第一版,1884年出第二版,是儿童心理研究一类著作中较早出版的一本。

(2分)从写作的目的和内容上看,普莱尔之前的学者不完全是以儿童心理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即使像达尔文那样的科学家,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进化论提供依据,其著作内容主要也是从进化论角度来加以论述的。

而普莱尔则不同,他写书的目的则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即对儿童的体质发育和心理发展分别加以专门的研究,他也这是从这一角度来展开他的研究内容的。

(2分)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起直到3岁不仅每天作有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行心理实验,即科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2分)从影响上看,《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是儿童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并先后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向全世界推广,于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也随之蓬勃地开展起来。

(2分)普莱尔的研究工作,对当前国际心理学界所开展的儿童早期心理的研究,也仍然起着作用。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2. 心理和谐促进发展心理学研究聚焦于中国和谐社会建构所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请分别阐述之:答:心理和谐的内涵:(2.5分) 留守儿童青少年,(1.5分) 流动儿童青少年,(1.5分)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1.5分) 贫困儿童青少年,(1.5分) 艾滋病致孤孤儿(1.5分)33. 。

请说明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发展异常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母体因素。

(1分) 一、遗传因素(3分) 二、环境因素(3分) (一)物理因素1.电离辐射2.噪声3.超声波4.高温5.电磁场 (二)化学因素1.汞及其化合物2.铅及其化合物3.吸烟4.嗜酒5.饮用咖啡6.吸毒7.大气污染8.妊娠期药物 (三)生物因素 (四)地理因素三、母体因素(3分)(一)情绪(二)应激(三)营养(四)患病1.妊高征2.妊娠剧吐3.妊娠糖尿病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6.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7.乙肝病毒感染8.吸毒致HIV 母婴传播9.重症肌无力34.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都有哪些?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主要有成瘾行为、内部失调、外部失调。

(2分) 一、成瘾行为(3分) (一)吸烟成瘾 (二)游戏成瘾六、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玩电子游戏成瘾者与那些精神活性物质成瘾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主要表现为持久地渴望或难以控制或减少玩电子游戏,为了满足强烈的玩电子游戏活动后则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

(三)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性心理障碍或网络依赖等。

将其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网络成瘾的人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行为和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时间,并且随着网上活动带来的满足感的强化,使用者出现难以自拔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