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 54 分)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HCO3-+ OH-=== CO32-+ H2O

Ag

OH-
===
AgOH↓
3.三氟化氮( 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如下反
应: NF3+ H2O → NO + HNO 3+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F3 是氧化剂, H2O 是还原剂
B .NF3 是极性分子,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看到红棕色气体
符合题意。 )
1.炼金废水中所含

CN
有剧毒,
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CN
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
HCN
B.CN-可被 Cl2 氧化成 (CN)2
C.在水溶液中 (CN)2 可被 F-还原
还原性介于 I- 与 Br-之间, HCN 为弱酸。
D.HCN 的电子式为 2.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离子组
A
Fe2+、 NO3-、 K+
B
Fe3+、 I-、 ClO-
C Ba2+ 、 HCO3- 、 Cl-
D
Ag+、 F-、 NO3-
加入试剂 稀硫酸
NaOH溶液 NaOH溶液 过量浓氨水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2
++
NO

3

4H+
===
3Fe3++ NO↑+
2H2O
Fe3++ 3OH-=== Fe( OH) 3↓
Ba2++ 2OH-+ 2H+ +SO42 -= BaSO4↓+ 2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2Fe2+ + 2H + + H 2O2 =2 Fe 3+ + 2H 2O
D、向 NaHCO3 溶液中滴入过量
Ca(OH)2
溶液

2HCO3

Ca2+
+2OH- =2H2
O+CaCO3↓
D
18.香花石( Hsianghualite )是中国地质学家发现的第一种世界新矿物,由元素周期表前
20 号
主族元素中的 6 种组成, 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X3Y2( ZWR4) 3T2。其中, X、Y、Z 为金属元素, X、
Z 为同主族元素, Y、 Z、R、 T 为同周期元素, T 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Z 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X 与 R 的原子序
C.若生成 1 mol HNO 3,转移 4N A 个电子
D .每消耗 0.02 mol 氧化剂,可收集到 2.464 L 气体
4.下列四图中,小白球代表氢原子,大灰球代表氦原子。最适合表示标准状态时,等质量
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A.
B.
C.
D.
5.14 g 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 将生成的气体与
Fe+
4H


NO

3
===
Fe3+

NO
↑+
2H
2
O
17.向含有 0.2 mol KOH 和 0.1 mol Ca( OH) 2 的溶液中持续地通入 CO2 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
为 6.72 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n 和通入 CO2
的体积 V 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5
实验 2 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 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将浓硫酸液面下方
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 3 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
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左右。
19.( 11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 Cu 与浓 H 2SO4 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 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 98.3% H 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CCl 4、NaOH 溶液等药品,铜丝 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浸入浓 H2SO4 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n(

0.3
0.2
C
A
B
0.1
0 5.6 11.2 16.8 22.4 m( Fe) /g
A .C 点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 Fe2+
B .原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 1 mol/L
C.BC 段的反应为: Fe+2H +===Fe2++ H 2↑
D .OA 段的反应为:
D. CuO 没有全部被还原
14.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 (或低毒 ),且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 使镁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
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式为:
放电
xM g+ Mo 3S4 充电 Mg xMo 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 Mo 3S4 发生还原反应
CO
2- 3
C. Ba 2+一定不存在, Mg2+可能存在
D. 4.66g 沉淀中含 BaCO3 和 BaSO4
1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100 mL ,若向其中加入铜粉,最多可溶解 19.2 g 铜粉。若 向其中加入铁粉,最多可溶解 22.4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气体的物质的量随铁
60 mL 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
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2
实验序号



合金质量 /mg 510 770 918
气体体积 /mL 560 672 67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
B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D .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13.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 氧
数之和是 W 的 2 倍。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 Z> R> T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X> Z C. XR2、 WR2 两化合物中 R 的化合价相同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 R< T
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6 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46 分)

n/mol 0.8
n/mol 0.8
n/mol 0.8
n/mol 0.8
0.6
0.6
0.6
0.6
0.4
0.4
0.4
0.4
0.2
0.2
0.2
0.2
0 2.24 4.48 6.72 V/L
A
0 2.24 4.48 6.72 V/L
B
0 2.24 4.48 6.72 V/L
C
0 2.24 4.48 6.72 V/L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 学生 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
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 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
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 CuSO4。
C.若 X 为 C 元素,则该转化关系中 X 单质发生的置
换反应可以是 2C+SiO 2 Si+2CO
D.若 X 为 Fe 元素,则
M

H
18 2
O
溶液中加入固体
Na2O2 的反应为:
4Fe3++6H 218O+6Na 2O2=4Fe(OH) 3↓ +12Na++318O2↑
12.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
未见 D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
。设计
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 4) 根据 上 述 研 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你 认 为 液 面 下 方 铜 丝 表 面 的黑 色 物 质 成 分

。(写化学式)
20.( 9 分)据《环球时报》报道:意大利警方摧毁了四名摩洛哥人针对美国驻意大利大使
份加足量 NaOH溶液无沉淀产生,加热后,收集到气体 0.06mol ;第三份加足量 BaCl 2 溶液后,
得干燥沉淀 12.54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变为 4.66g 。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
测正确的是(

A.依据电荷守恒,推测一定存在
K+和 NH4+
B . 200mL溶液中含
0.02mol
馆的恐怖事件。警方从他们的住宅中搜出
2kg K 4[Fe(CN) 6],据审讯,他们准备将爆竹作炸药,
蜡烛作引爆剂, K 4[Fe(CN) 6]在爆炸中可分解成一种剧毒盐 KCN ,将产生的剧毒 KCN 用来污染
水源。 ( 1)已知爆竹爆炸后, K 4[Fe(CN) 6]会发生分解,除生成剧毒盐
KCN 外,还生成三种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