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ppt课件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ppt课件
-
颅脑损伤概述及 麻醉管理
1
-
相关生理
2
-
一,脑代谢
➢ 脑是机体代谢率最高的器官,相当于全身氧耗 量的20% ;
➢ 脑依靠有氧代谢,能量储备有限,缺氧耐受差; ➢ 脑代谢率增加,脑血流与之相应增加 。
3
-
二,脑血流
➢ 脑血流占心输出量的12﹪ ~ 15﹪;
➢ 脑血流与脑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阻力成反 比;
依托咪酯:具有脑保护作用,特别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神经 外科手术病人。麻醉诱导剂量为0.15~0.3 mg/kg,因可能 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故不宜连续静脉输注
七氟醚:吸入0.5~1MAC时,CBF增加,ICP增高,而脑代谢 降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吸入4~5%高浓度时EEG 呈现兴奋状态。但其诱导和苏醒均快,仍不失为神经外科手 术较好的吸入全麻药。
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 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
10
-
根据病情轻重分类
重型
(1) 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 再次出现昏迷
(2) 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 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
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 伤或颅内血肿
11
-
根据病情轻重分类
22
-
麻醉诱导和维持
➢ 全麻诱导力求快捷平稳,防止高碳酸血症和低 氧血症,中度过度通气有利于降低ICP。
➢ 常用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诱导,肌松 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 将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 麻醉期间避免发生兴奋和躁动,多以复合麻醉
维持。
23
-
异丙酚:2 mg/kg静脉注射,可使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 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随着剂量加大,可明显降低动脉血 压,因此对颅内高压病人要特别注意,避免影响颅内灌注压。
➢ 脑灌注压(CPP)是平均动脉压与颈内静脉压 之差,正常CBF主要取决于颈内动脉压,平均 动脉压变化在50∽150 mmHg 范围时,脑血流 可保持相对恒定;
➢ 缺氧和二氧化碳增高可使脑血流量增加。
PaCO2在25-80mmHg范围内,对脑血流量的
调节最敏感,完成该反射大约需30s。
4
-
三,颅内压(ICP)
20
-
麻醉药物对脑血流的影响
增加
氟烷 > 地氟醚> 异氟醚>七氟醚 司可林, 阿曲库胺 (组胺释放)
降低
巴比妥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 异丙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等
21
-
麻醉方法的选择
1. 快速诱导(异丙酚+爱可松) 2. 大口径吸引器 3. 必要时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 4. 14G留置针 5. 有创动脉监测
特重型
(1) 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 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
(2) 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 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12
-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伤情评分与分型
13
-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 (Glasgow coma scores scale, GCS) 采用睁眼(Eye opening)、语言(Verbal responses)、运动(Motor response)三方面能 力进行记分,共计15项,对急性闭合性颅脑 损伤进行分型。
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顺阿曲。
24
-
术中输液原则
➢ 限制输液速度,但不应引起严重低血容量或循 环不稳定;
➢ 不输含糖液,必要时输入胶体液以维持适当胶 体渗透压;
➢ 失血量少者可不必输全血,维持HCT为30%- 35%;
➢ 监测血糖浓度,保持在100-150mg/100ml为 宜;
➢ 纠正电解质紊乱。
18
-
急性颅脑损伤
术前评估 & 准备
1. 有无其他脏器损伤存在 2. 固定和保护颈椎,避免暴力搬动患者 3. 建立通畅的气道 4. 防止返流误吸 5. 辅助检查如 CT等
19
-
麻醉药物的选择
原则: ①诱导快,半衰期短;②镇静镇痛强,术中 无知晓;③不增加颅内压和脑代谢;④不影 响脑血流及其对CO2的反应;⑤不影响血脑 屏障功能,无神经毒性;⑥临床剂量对呼吸 抑制轻;⑦停药后苏醒迅速,无兴奋及术后 精神症状;⑧无残余药物作用。
8
-
根据病情轻重分类
轻型
(1) 伤后昏迷时间O~30分钟 (2) 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 (3) 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
主要包括单纯性脑震荡,可伴有或无颅骨骨折。
9
-
根据病情轻重分类
中型
(1) 伤后昏迷时间12小时以内 (2) 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 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
14
Glasgow 昏迷量表
睁眼反应
自发睁眼 呼唤可睁眼 疼痛刺激睁眼 无睁眼反应
-
分数 4
3 2
1
15
Glasgow昏迷量表
运动反应
按指令运动 疼痛定位 逃避疼痛 (屈曲) 疼痛刺激屈曲 疼痛刺激伸直 无运动反应
-
分数 6
5 4
3 2
1
16
Glasgow昏迷量表
语言反应
定向的对答 语言含混 无意义的言语 无意义的声音 无语言反应
25
-
围手术期监测
➢ 1、无创或有创血压监测; ➢ 2、心电图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心肌有无缺
➢ 颅内压决定于脑实质、脑脊液及脑血流三个部 分,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将影响到其它两部分。 若超过了生理限度,失去相互调节平衡,将导 致颅内压升高;
➢ 正常值为5~
6
-
病情紧急,严重,常伴有其他器官系统的 损伤
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颅骨、脑膜、脑血管
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损伤类型取决于机 械形变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
分数
5 4
3 2
1
17
-
轻型:13~15分,意识障碍在20min以内。 中型:9~12分,意识障碍在20min至6h。 重型:3~8分,意识障碍在6h以上 。 特重型:3~5分。 判定昏迷的标准:①不能睁眼;②不能说出 可以理解的言语;③病人不能按吩咐动作去 作。(GCS评分<8) 但应排除来自酗酒、服大量镇静剂、癫痫持 续状态所致的。
原发性脑损伤: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脑缺血、脑血肿、脑肿胀、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
饱胃,返流误吸风险增高
7
-
颅脑外伤临床应用分类
以颅脑损伤部位和损伤的病理形态改变为基础
依据硬脑膜是否完整: 开放性颅脑损伤——硬脑膜破裂,脑脊液外流,
颅腔与外界交通 闭合性颅脑损伤——原发性和继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