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48271共62页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48271共62页


•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微观经济学大体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 典时期和新古典后微观经济学三个发展 时期。
一.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 微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 威廉·配弟(W.Petty)和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 (B.Bois—guillebert)分别成为英、法两国古 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有关经济论著中, 出现了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命题。 尽管他们对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分析是粗糙的, 但他们都讨论了商品与劳务的价值与价格决定 这一核心问题,这也为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 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经济学第一次成 为一门科学。
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 增长。关于价值理论,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 劳动创造价值为中心提出了多元论的价值观。
• 另一方面,斯密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被许多经济学家 所继承,发展成为以后的各种经济学体系。英国古典学者大 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一元论的劳动的价值论。与李 嘉图同时代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英国的马尔萨斯 (T.R.Malthus)利用斯密价值论中“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提出“生产要素服务论”、“生产费用价值论”。萨伊认为商品 的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而效用的创造不仅有劳动,还有资本和 土地。这三种生产 要素的收入相当于创造效用时各自所耗费的 代价,从而构成效用的生产费用。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由效用 的生产费用决定,即由工资、利息和地租决定。
• 。瓦尔拉斯的继承人是出身于意大利的 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A.Pareto)。帕累 托运用序数效用观点,并在序数效用基 础上承袭和发展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理论。此外,由于他论证了被称为生产 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问题,对以后的西 方福利经济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故被认 为是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先驱。
• “边际革命”中另一个对微观经济分析影 响深远的理论——“边际生产力论”是由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提出 的。“边际生产力论”创立的年代稍后
• 19世纪40年代,德国学者戈森首先提出了消费者行 为的心理分析。提出“戈森第一定律”,即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和“戈森第二定律”,即边际效用均等规律。 戈森成为边际效用论的先驱。
• 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杰文斯(W.S.Jevons)、 奥地利的门格尔(K.Mengers)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L.Walras)差不多同时但又是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自己 的边际效用原理。他们描述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 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也是宏观经济学进行总 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由此兴起的边际分 析方法也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基本的分析方法。因 此,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一原理的发现及边际分析方法 的兴起称为“边际革命”。这是西方价值理论的一次 飞跃。
• 古典经济学有关微观经济分析的核心理论——价值论 在亚当·斯密(Adam.Smith)手中得到了重大发展。 1776年斯密的代表作、经济学经典名著《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发表,标志 着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富论》主
要是研究促进或阻碍财富发展的因素,论证资本主义
重视和运用边际分析,并以局部均衡分析为特征。他
还创立了连续原理、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消费者剩
余等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不论是
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构造了基本框架。
•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以“均衡价格”为核 心。他用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商品的价 值,因此“均衡价格论”也就是马歇尔 的价值论。马歇尔把供给与需求两者通 过市场均衡作用联结起来,认为在商品 价值的决定中,两者有同等的重要性, 构成综合性的价值理论体系。
• 萨伊和马尔萨斯之后,英国的西尼耳(N.W.Senior)、约 翰.穆勒(J.Mill)等人继承和发展了生产费用价值论,完成了由 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过渡。
二.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形成时期
•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的兴起和以马歇 尔.Marshall)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为 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构造了基本理论框架,这一时期的 微观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17世纪 中叶兴起到19世纪初完成的古典经济学派。
数理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
关系,所以又被称之为数理经济学派。瓦尔拉斯在经
济分析方法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他以边际效用分 析为基础,进一步考察了全部商品(消费品和生产要素) 的交换及商品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决定问
题,创建了“一般均衡理论”。这种分析方法以及马
歇尔所采用的“局部均衡分析”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中 常用的分析方法。
•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 理论支柱——“边际效用价值论”最初完 整的理论论述是1871年前后)、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1871年)、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要 义》(1874年)。
• 侨居瑞士的法国人瓦尔拉斯是瑞士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由于瓦拉尔斯和英国的杰文斯等人主张用数学符号和
于“边际效用价值论”,它是现代微观 经济学分配问题的主要理论支柱。
• 马歇尔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界最有影 响的人物之一。他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他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初版,1920年 第8版)中兼收并蓄,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 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为一体;在研究方法上,他
•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P.A.萨缪尔森(Samuelson)给经济学所下的 定义更准确和全面些。他给经济学所下的定义 是:“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 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 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 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 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 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