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
1.资源的稀缺性
2.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边界
4.经济制度
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6.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
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 研究对稀缺资源诸多用途的最合理配置
D 个人的生财之道
2.资源的“稀缺”是指( )。
A 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消耗光
3.经济物品是指( )。
A 物美价廉的物品
B 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
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
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
A 股价持续上升
B 通货膨胀
C 技术进步或有用资源被开发
D 消费品供给增加,资本物品供给减少
7.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所回答的问题不是( )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 为谁生产
D 何时何地生产
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 怎样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
9.政府征税和给家庭转移支付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生产多少
D 为谁生产
10.下列命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政府把贴现率降到6.6%
B今年国家失业率不超过10%
C 男女应该同工同酬
D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11.某大学毕业生辞去年薪5万元的工作,取出10万元积蓄,自主创业,已知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
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生按年计算的机会成本为( )。
A 5.3万元
B 5万元
C 0.3万元
D 15.3万元
12.下面的方式中,不属于市场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是( )。
A 分散决策
B 竞争生产
C 纵向传递信息
D 要素市场定价
13.经济均衡是指( )。
A 经济行为和经济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不再改变
B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不变化
C 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存在
D 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
14.经济学中的主要市场是( )。
A 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B 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劳动力市场
C 供给市场、消费市场、生产市场
D 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15.下面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
A 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
B 贸易赤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C 农作物歉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D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三、判断题: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分支。
2.当资源不能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必须进行合理选择。
3.经济学是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
4.在我国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决定的。
5.一般将市场制度分成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两类,我国目前实行混合经济制度。
6.政府应当对市场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这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7.一般将市场制度分成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三类,我国目前实行混合经济制度。
8.只有落后国家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9.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需求和供给。
10.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
11.机会成本是资源被用于某种用途后,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效用最大的那种用途产生的成效用。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逐年递减,而农产品的产量却逐年递增,农产品供给丰富。
因此可以说土地的供给与农产品的供给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