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1:[单选题]气?屈贾垒,目短__墙。
(《壮游》)C:曹刘2:[单选题]即防远客虽多事,_______。
(《又呈吴郎》)B:便插疏篱却甚真3:[单选题]会当临绝顶,_____。
(《望岳》)C:一览众山小4:[单选题]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安得广厦千万间5:[单选题]_______,独立苍茫自咏诗。
(《乐游园歌》)B:此身饮罢无归处6:[单选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A: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7:[单选题]后来鞍马何巡逡,当轩下马入锦茵。
(《___》)D:丽人行8:[单选题]百年歌自苦,_____。
(《南征》)B:未见有知音9:[单选题]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____》)C:秋兴八首10:[单选题]______,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A:千秋万岁名1:[单选题]从杜甫的作品中可以感到,他认为远古和当代有可供当代和后世统治者效法的德治典范。
一个是以__为代表的三代之治,一个是本朝的贞观之治及开元之治。
C:尧舜2:[单选题]杜甫作为“社会良知”,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__”。
A:仁学3:[单选题]“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______也欤?”这是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的。
A:一饭未尝忘君识源自对社会人生的真诚。
A:忧患5:[单选题]“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______也欤?”这是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的。
A:一饭未尝忘君6:[单选题]以兹悟生理,_____。
(《咏怀五百字》)B:独耻事干谒7:[单选题]风林纤月落,_______。
(《夜宴左氏庄》)D:衣露净琴张8:[单选题]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B:语不惊人死不休9:[单选题]自非旷士怀,_____。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D:登兹翻百忧10:[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日,_______。
(《忆昔》)B:小邑犹藏万家室11:[单选题]万里伤心严谴日,_A:百年垂死中兴时______。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1:[单选题]_______,簿书何来急相仍。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B:束带发狂欲大叫2:[单选题]_____,明我长相忆。
《梦李白二首一》B:故人入我梦3:[单选题]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____》D:乐游园歌4:[单选题]窃笑贡公喜,难甘__贫。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C:原宪5:[单选题]赋料杨雄敌,诗看__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A:子建6:[单选题]文章千古事,_____。
《偶题》B:得失寸心知7:[单选题]国破山河在,_____。
《春望》C:城春草木8:[单选题]不作河西尉,_____。
《官定后戏赠》C:凄凉为折腰9:[单选题]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
《兵车行》C:武皇开边意未已10:[单选题]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
《戏为六绝句》B:不废江河万古流1:[单选题]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意识往往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_____。
A:历史使命感2:[单选题]关于《哀江头》的主旨有两种意见。
一是___B:讽鉴说_,一是词婉而雅。
3:[单选题]君不见管鲍贫时交,__B:此道今人弃如土_____!《贫交行》4:[单选题]_______,血污游魂归不得。
《哀江头》B:明眸皓齿今何在5:[单选题]杜甫属于谏诤而不任怨6:[单选题]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____(忧生)。
B:生命忧患7:[单选题]百余年间未灾变,_______。
……(《忆昔》)A:叔孙礼乐萧何律8:[单选题]_____,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C:冠盖满京华9:[单选题]大道之行也,____。
B:天下为公10:[单选题]高帝子孙皆隆准,_______。
《哀王孙》B:龙种自与常人殊1:[单选题]“三吏”、“三别”作于()C:任华州司功参军时2:[单选题]《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体裁是()A:五古3:[单选题]《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体裁是()B:五排4:[单选题]下列人物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没有咏到的古人有()A:司马迁5:[单选题]在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四个时期中,创作量最大的是()时期。
B:漂泊西南6:[单选题]杜甫大历二年创作《登高》时,杜甫的所在地是()C:夔州7:[单选题]“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句出自杜甫诗(《》)A:登楼8:[单选题]《兵车行》作于()B:困守长安时期9:[单选题]“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出自杜甫诗(《》)C:客至10:[单选题]“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句出自杜甫诗(《》)C:戏为六绝句1:[论述题]一、名词解释题1、三吏三别:1、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2、社会良知三要素:2、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3、民胞物与:“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4、文章憎命达:4、(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
(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5、以兹吾生理,独耻事干谒。
5、干谒,是以诗文求有权位者荐举。
二、论述题: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评述要求:①从本诗的体制、层次结构特点,诗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杜甫“诗圣”的关系,杜甫诗歌“诗史”特征,诗在杜甫诗作中的地位几点展开论述②自拟题目写作为一篇小论文。
结合诗作内容展开具体论述。
③写作要求:观点明确,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论述要需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语言表达要流畅,层次清晰;符合论文格式规范。
④字数1500字左右。
二、论述题答案要点:①这首长篇叙事诗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秋天,杜甫从肃宗所在的凤翔县奉命回?州探亲,到家以后写的。
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陈述了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在诗中诗人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紧密结合,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极为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忧民感情,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②全诗共分五大段:第一段写奉诏探亲,动身之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第二段写归家途中的见闻及感受。
第三段写到家以后的情况。
第四段纵论时政,分析形势,对向回纥借兵表示忧虑。
第五段,是全诗总结,激励肃家重振王朝。
全诗按照“北征”即从朝廷所在的凤翔到杜甫家小所在的?州的历程,依次叙述了蒙恩放归探亲、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关切国家形势和提出如何借用回纥兵力的建议;最后回顾了朝廷在安禄山叛乱后的可喜变化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对肃宗中兴的期望。
它象上表奏章一样,写明年月日,谨称“臣甫”,恪守臣节,忠悃陈情,先说离职的的不安,次叙征途的观感,再述家室的情形,更论国策的得失,而归结到歌功颂德。
这一结构合乎礼数,尽其谏职,顺理成章,而见美刺。
诗人采用这样的陈情表的构思,显然出于他“奉儒守官”的思想修养和“别裁伪体”的创作要求,更凝聚着他与国家、人民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
③“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
这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思想,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主要特征。
满目疮痍,触处忧虞,遥望前途,征程艰难,他深切希望皇帝和朝廷了解这一切,汲取这教训。
贯串全诗的主题思想便是忧虑国家前途、人民生活,而体现出来的诗人形象主要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
④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遥想桃源中人避乱世外,深叹自己身世遭遇艰难。
这是全诗伴随着忧国忧民主题思想而交织起伏的个人感慨,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重要特征。
⑤“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坚信大唐国家的基础坚实,期望唐肃宗能够中兴。
这是贯串全诗的思想信念和衷心愿望,也是诗人的政治立场和出发点。
⑥全诗描写了安史战乱中社会的残破,战后的惨象,人民的痛苦,谴责了国家的罪人,并表明了对借兵回纥的政见,对国家中兴的热望以及对家人儿女的深厚的爱。
这首长篇叙事诗,实则是一首政治性极强的叙事性抒情诗。
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职的陈情,是一位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忧生的感慨,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局的爱国志士仁人述怀的长歌。
⑦从艺术上说,它既要通过叙事来抒情达志,又要明确表达思想倾向,因而主要用赋的方法来写,是自然而恰当的。
它也确象一篇陈情表,慷慨陈辞,长歌浩叹,然而谨严写实,指点有据。
从开头到结尾,对所见所闻,一一道来,指事议论,即景抒情,充分发挥了赋的长处,具体表达了陈情表的内容。
但是为了更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也由于有的思想感情不宜直接道破,诗中又灵活地运用了各种比兴方法,既使叙事具有形象,意味深长,不致枯燥;又使语言精炼,结构紧密,避免行文拖沓。
诗人采用以赋为主、有比有兴的方法,恰可适应表现本诗所包括的宏大的历史内容,也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足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用诗歌体裁来写出这样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陈情表。
⑧此诗像两年前写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样,都是以省亲为题材,把个人、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宏伟史诗。
但此篇叙事成分更多一些,文字也比较艰深。
诗人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既叙时事又写情思,充分体现了杜诗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风格。
《唐宋诗醇》云:“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
”《现代汉语词汇》1:[判断题]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