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汇总(含解析)一、考题回顾高中生物《细胞中的糖类》2.内容: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
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基本要求:(1)10分钟内讲完。
(2)要有适当板书。
(3)联系实际生活。
答辩题目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提问:1.有没有参加过长跑?是否遇到过参加长跑过后出现不适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会怎么处理?(吃糖或者是直接喝葡萄糖。
)2.为什么吃糖会缓解长跑过后的不适?(和糖的作用有关。
)那么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糖类,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够知道了,咱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细胞中的糖类。
(二)新课展开1.糖类的元素组成提问:你所知道的糖类有哪些?这些糖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糖类的组成元素,师生共同总结出,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2.糖类的分类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1)如何给糖类进行分类?(根据糖类水解情况分类。
)(2)常见的单糖有哪几种?(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3)常见的二糖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麦芽糖水解产生两个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生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乳糖水解产生一个葡萄糖和一个半乳糖。
)(4)常见的多糖又有哪些?(糖原、纤维素、淀粉。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葡萄糖。
)它和二糖能够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吗?(不能,它们必须被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利用。
)(5)动物和植物中特有的多糖是什么?(动物:糖原;植物:纤维素、淀粉。
)(6)糖类都是甜的吗?(不是,如淀粉、纤维素。
)(7)为什么糖尿病人对于米饭和馒头都需要定量摄取?(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3.糖类的作用(1)知道了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分类,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以下问题,思考糖类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眩晕?(总结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不是,如核糖、纤维素。
)(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思考除了糖类还有什么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1.能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识到糖类的元素组成及糖类的分类,并能够说明糖类的作用。
2.通过生活实例,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总结单糖、二糖、多糖的特点,得出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能够根据糖类的组成元素、分类及功能,探讨糖类这一生物大分子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4.认同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建立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参考答案】糖类是生物体主要利用的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
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
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贮存时所占的体积相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
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
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一、考题回顾高中生物《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3.基本要求:(1)要有提问的环节;(2)讲清楚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3)请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上述任务。
答辩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和复习导入相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体内的细胞数量很多,体内的细胞是一成不变的吗?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变化?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得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发生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细胞凋亡。
(是一个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
)介绍还有另外一种细胞会发生的特殊变化是细胞坏死,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怎样的区别呢?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二)新课讲授1.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找出什么是细胞坏死?(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细胞坏死是指细胞受到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或受到严重的病理性刺激,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并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是哪些?(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
)请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细胞凋亡,总结得出第一个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影响因素不同:细胞凋亡受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细胞坏死是由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两个过程与基因的关系?得出第二个区别。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2.多媒体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
(细胞坏死是染色质不规则地浓缩,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肿胀,接着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细胞外形发生不规则的变化;细胞凋亡是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染色质浓缩并凝集在细胞核的周边,细胞质也发生浓缩,接着细胞核裂解,细胞膜内陷,将细胞分隔成多个有膜包裹的凋亡小体)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得出另外两个区别(细胞凋亡的细胞膜内陷,细胞坏死的细胞膜破裂;细胞凋亡的细胞分割形成多个凋亡小体,细胞坏死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
)3.再次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过程变化后的细胞内容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细胞凋亡过程将细胞形成的凋亡小体被邻近的细胞或专门的巨噬细胞吞噬,没有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坏死过程中细胞解体后释放出的细胞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
)由对内容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两个过程对机体的影响,得出第五个区别。
(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对细胞有害)(三)巩固提升请学生列表格总结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两者的区别。
(四)小结作业小结:以提问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请学生课下去搜集资料:人们如何利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机理研究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参考答案】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2.通过观察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利用归纳分析,概括得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3.探究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来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的机理。
4.接受科学,健康的生活建议,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出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对比,能够培养归纳分析这一科学思维。
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一、考题回顾高中生物《染色体的结构》3.基本要求:(1)10分钟内讲完;(2)要求配合教学画出简图;(3)突出学生主体性。
答辩题目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染色体的形态,谁能说说染色体的形态是什么并上黑板来画一画?(学生上台板演)过渡:知道了染色体的形态之后,那它的结构是什么呢?其实科学家也对它的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猜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染色体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二)新课展开过渡: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用它来分析染色体的结构非常困难,直到电子显微镜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1.教师多媒体展示电镜下的染色质丝图片,并提问:能看到些什么?(呈现丝状)教师补充:一条染色体单体是由一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构成的,所以电镜下的这些丝状物质高度螺旋化后就是染色体。
2.教师展示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染色质丝它是呈什么形状的?(念珠状)3.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的动画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以生物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自己描述染色质丝变成染色体的过程。
学生自己描述,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染色质丝呈念珠状,每一个“小珠子”就是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念珠状的染色质丝螺旋盘绕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叫螺线管体,每一个螺线管体有6-8个核小体,在细胞分裂前期,螺线管体会再次螺旋盘绕形成筒状的超级螺线体,超级螺线体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了染色体。
4.为了更加明确在染色体形成过程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教师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刚刚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结作业1.结合这节课所学,谈一谈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一句话的理解。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因此染色体可以说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课后思考: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的染色体是怎样保持数目不变等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参考答案】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他们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状态,呈棒状。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参考答案】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这节课我的思路就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直观,首先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染色体的形态来引入结构的学习,其次通过模型、动画、结构图等方式逐步加深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不至于那么乏味。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参考答案】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2.通过观察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利用归纳分析,概括得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3.探究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来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