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今日财富》理论版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得到的启示*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向文翰湖北武汉430074[论文摘要]本文以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为蓝本,并着重对该书的核心部分(两种制度、三个因素)进行了粗略的探讨,本文认为:对外国著作的探讨不能始终囿于外国著作本身,而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现实,并最终将落脚点放在中国。
《论美国的民主》中的观点我们需要加以选择地吸收,而不是全盘照搬,从该书中得到的启示也应该是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及法治建设而服务。
[关键词]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美国的民主制度一、前言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托克维尔能到美国这个民主国家去考察其民主制度,《论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在美国实地考察期间的重要理论成果。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分上、下两卷,两卷之间的写作时间相隔5年之久,相比较之下,尤以上卷最能概括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同时,上卷的内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囊括。
虽说是一位法国作者以美国为背景而写作的著作,但它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即以一位法国人的眼光去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加以评判,同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对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制度的完善等都是具有普遍性的借鉴意义的。
二、方法论范畴托克维尔首先对法国大革命及当时法国国内的情况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具有双重性,它既反对君主政体,又反对地方分权制度。
这种两面性是极其荒谬的。
”笔者亦认为法国不是没有自由的土壤,而是无法也很难结出自由的果实,究其原因是当时封建制的法国不具备美国那样的条件。
而在大洋的彼岸,存在着这样一个国家,这里人们之间的平等几乎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美国。
从《论美国的民主》的导论及后面章节都可以看出,托克维尔心目中理想的民主国度是美国。
托克维尔考察美国民主制度所采用的是比较和借鉴的方法。
虽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是最好的民主国家,但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美国的民主制度来发展法国的民主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立足于本国,托克维尔对法国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
正如托克维尔在描述美国人的爱国心时所发出的感慨,这完全是出自民情,同时也表现了托克维尔本人对自己祖国强烈的爱国心。
这也提醒我们,在做任何理论分析的时候,最终的落脚点仍然要立足于本国。
正如托克维尔所说:“美国人的身份平等是在其他国家难以见到的。
”托克维尔认识到这样一个趋势:即在于承认贵族制的必然衰落和平等与民主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身份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能帮助它前进。
”美国的民主表现在多方面,包括身份的平等、公民的自由精神和自由理念、公民的民主精神、民主理念。
依照托克维尔的观点,有助于美国维护其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法制和民情。
其中,自然环境的因素很显然是深受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我们不能不说这种观点过于极端化、绝对化,但美国的事实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美国身处两大洋的包夹之中,与外界甚少来往,美国国家的形成和大规模的移民有着直接的联系,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大熔炉”式的国家。
作为新大陆的北美洲,其社会自始自终没有形成等级有序的社会结构,人们天生就有极其强烈的平等意识,这和中国在国家形成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依赖于氏族的血缘关系而得以存续,这种存续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之久,氏族的框框始终没有被打破,因此,中国一直维持着大一统的传统以及金字塔形的一元多级的结构,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结构之下,就更谈不上民主与自由了。
接着托克维尔向下考察,指出:“美国公民自由、平等理念的根源是新英格兰乡镇自治制度。
”这种制度的最大好处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于实行自治,乡镇作为次级的行政单位,拥有这种自治权无疑助长了公平、自由理念在美国的萌芽与发展,可以说,美国民主制度的雏形是新英格兰乡镇制度。
托克维尔认为考察美国的民主制度的顺序应该是:先考察乡镇制度再考察州,最后才是联邦,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科学的考察方法,勿需质疑:美国社会从来就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地方拥有较多的自治权。
从地方到联邦,再从联邦到地方,两者的关系始终都很融洽,这源于两者在必要时都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利益;使各州和联邦结合的纽带可以说是民情,联邦结合的纽带不仅有共同的物质利益,还有大体上同质的思想和感情,当时的美国就具备这种条件。
在美国社会,显然也存在着阶级冲突,但这种冲突却不是很强烈,“社会各个阶层开始混合起来,使人民相互隔开的一些屏障接近捣毁,财产逐渐分散为多数人享有,权利逐渐为多数人享有,教育日益普及,智力日渐平等,社会情况日益民主。
最后,民主终于和平地实现了它对法制和民情的控制。
”由于美国地大物博,在美国人逐步地开发西部地区后,一股“淘金热”开始兴起,大部分的人利用在西部地区所淘的金购买了广袤的农田,广袤的农田使这些人一举成为农场主的角色,他们的农田面积差不多一样大,他们的财富也相差无几,从而他们之间的阶级冲突也不那么强烈。
可以说,阶级冲突非常强烈的地区或者国家,最首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之间在财富,乃至在身份上的不平等。
最后,不得不提到美国的法制,法制在美国对民主的巩固大有脾益。
不难发现,美国社会中所有的政治问题最后都归结为法律问题。
美国社会中不存在贵族,法官、法学家就是贵族。
“美国的贵族是从事律师职业和坐在法官席位上的那些人。
”人们对法律的信仰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法律和民主是美国人民的两大主心骨。
美国人极其爱他们的法律,就如同爱他们的父母一般。
三、辨证范畴《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可以看出托克维尔对待事物高度的辨证精神。
虽然,托克维尔高度称赞美国的民主制度,但并不是绝对的信任,因为任何民主制度都难免有缺陷,极端的民主导致专制和暴政。
然而,与法国相比,美国的民主制度更优,更能体现人们之间身份的平等,托克维尔正是通过美国这扇窗户为法国找到一纸良方,其真正目的,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说,是借鉴美国民主制度来完善法国的民主制度。
美国民主政府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它防范暴政的措施太少,由于措施本身就少的可怜,整个民主政府有山崩离析的危险。
“美国的民主往往不够成熟,但法制的总趋势是向善的。
民主政府的毛病马上即可发现,但其优点只有经过长期观察才能发现。
”民主制度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人民,虽然人民时常犯错误,但民主始终代表的是大多数的人民。
托克维尔这种高度严密的思维逻辑本身就值得称赞。
民主政府本身并不软弱,导致它跨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暴政和管理不当,集外因与内因于一身。
辨证的文风可以从另外一些方面找到痕迹,在美国总统选举和连任制这一章节中,托克维尔非常赞赏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但又十分反对总统的连任制,并称这将是腐败和暴政的根源,托克维尔被喻为是未来学家,托克维尔的担心是对的,事实也就这样发生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是最好的一例说明。
四、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两种制度、三个因素首先是美国的行政制度:行政权在美国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人们试图缩小行政权威的影响,而把权力分给社会上的许多人去掌握。
这样,权利不至于过于强大,又不过于分散。
美国只存在政府集权,而不存在行政集权,联邦政府管不了各州政府琐碎的事物,其细枝末节通常也不予干预。
其次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论渊源直接来自法国,早在孟德斯鸠的伟大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就已经提出了完整的三权分立理论,但在美国,这项制度又实施得更好。
托克维尔大加赞赏美国的分权制度,“虽然欧洲各国普遍都有分权,但美国的分权带来的实际效果最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认同,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政治效果,使每个美国公民产生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公民在祖国那里找到归宿,祖国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
”三权分立主要是来自权力内部之间的相互制衡。
就拿众议院来说,众议院本身由人民所组成,体现、代表了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意志是牵制权力滥用的关键一环。
关于众议员的任期,笔者认为:众议员的任期年限通常只有一年,这多少有些不妥。
众议员的任期年限应该与参议员的任期年限持平,这种持平有助于众议员和参议员之间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
司法权在美国的独立是众所周知的,司法权的独立是美国三权分力机制的重要保障,如前面所说,行政权在美国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美国总统的权力在美国这种政治体制下显得相对比较微弱,相对地限制总统的权力也是三权分立制度得以良好实施的关键之一。
总统作为人,经常在情欲和理智之间摇摆,若理智,则国家将继续兴旺发达;若被情欲所掌控,那么,国将不国。
另外,总统的弹劾制度,使得整个三权分立体制变得更加完整。
三权分立这种内部制衡的体制确实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带来了高效率,但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托克维尔曾举例墨西哥照搬美国宪法导致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说明。
总之,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民主制度、政治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始终离不开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作者也反复提及——地理环境、民情、法制。
这三种要素体现出的个性与特殊以至于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而需要有选择地借鉴、选择、吸收,相信这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五、我们的反思1、尚法观念: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说,美国人视法律如同自己的父母。
反观我们中国,法与人民的距离太远,相当一部分人不知法、不守法、不信法。
解决问题的途径仍然是私力救济,寻求公力救济的情况相对于私力救济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不发达的偏远地区,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厌诉心理就特别严重。
如果长期以往,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将被大大延缓。
另外,法学家阶层在美国实为精神方面的贵族,法学家在美国人民心中很有权威,法学家是防止立法机构任意和专断的武器,对法学家的尊敬首先源自于对法律的尊重,笔者认为:中国要形成法治社会,首先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是法学方面的人才,其次是应该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也应该如同对宗教的信仰表现出一样的虔诚。
2、地方的自治权: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这种制度首先源于新英格兰乡镇制度。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一个好的实践蓝本,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在我国民族区域之外,地方的自治性和独立性不够,这是令人担忧的。
笔者认为应该适当地增加地方的自治权,而不光是在民族自治区域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地方的自治权是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最好手段之一。
同时,地方自治也包括基层群众的自治,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八个新提法”中就包括了基层群众的自治,这是可喜可贺的。
3、自由观念:象征美法两国之间友好的“自由女神像”今天仍然屹立在纽约港入海口的自由岛上。
美国的自由观念正如作者所说,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既包括乡镇自治、又包括移民带来的典型效果,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地理环境,反观中国,中国没有自由的土壤,中国脱胎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那一套等级森严的伦理纲常压抑中国人太久,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如今的中国仍然是有序等差的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