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跨文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清楚跨文化理论与跨文化管理理论的关系,了解几种跨文化理论,掌握文化维度理论,把握认识文化现象的基本立场教学重点:文化维度理论教学难点:几种跨文化理论的关系教学内容:2.1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2.2 文化维度理论2.3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2.4 文化架构理论2.5 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学时分配:3郑重提示跨文化理论与跨文化管理理论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大部分著述没注意这点。
包括跨文化管理研究著名专家陈晓萍教授所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跨文化管理》一书。
本人2018年著作《中国式跨文化管理——企业跨国经营软实力》中会澄清。
2.1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Kluckhohn &Strodtbeck)最早提出跨文化理论的美国人类学家。
Kluckhohn ,哈佛大学的教授,参与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战争情报处组建的专家队伍,研究不同文化的价值民心士气。
对日本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分析、对美国德克萨斯州不同文化与种族的社区共存的大规模研究成果:《价值取向的变奏》——六大价值取向理论1、对人性的看法美国认为是善恶混合体,又可能改变;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恶带来的坏行为。
中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制度比较稀松。
很难改变。
“三岁看老”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中国讲求风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美国强调人主导环境、改变自然环境。
东南亚海啸事件:人类预测不准备VS人破坏自然带来的灾难风水(堪舆)《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看风水的人“堪舆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理学解释。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
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的习俗。
预测天气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3、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中国:集体主义家族聚居千古第一村流坑村华夏耕读文明最后孤本宋代是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
“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美称。
勒庞(法)《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百年经典,大众心理学开山之作展示了大众非理性的充满变数的心理世界完全颠覆了“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所谓的集体主义西方:个体主义4、人的活动导向美国:不仅要动,还要快。
快餐文化。
立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实施;东方:静态耐心,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治。
5、人的空间观念中国人看做公共西方人看做私密6、人的时间观念一是时间的导向即注重过去、现在和还是未来。
例如:汉服、中元节一是对时间的利用即时间是线性的?例如:意大利、中东、中国同时做多件事。
汉服运动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中元节不只是鬼节,“祭祀”是核心。
怀恩网生命纪念馆人不忘本,才能守住本心2.2 文化维度理论(Hofstede, 1980, 1991)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20世界70年代初,对40个国家和地区IBM员工的调查。
成果:《文化的后果》四个价值维度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2、权利距离3、不确定性回避4、事业成功或生活质量后来不仅证实四大维度,还发现两个新的5、长远导向或短期导向发表于《文化与组织》(1991)书中。
6、自身放纵与约束发表于About the Research Dimensions ( 2015)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历史与今天湖南会战从一九三八年武汉失守以后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前,在湖南省境内,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所进行的几次重大战役。
保住了湖南,北上可直取武汉,东出江西安徽浙江,南护两广,西屏川黔,把守战时首都重庆大门。
会战与家族意义捍卫国家安全的意志,维护和平正义的决心,提振了爱国主义精神讨论:毛泽东崇拜热甚至神话思考2、权利距离(对权利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4、事业成功或生活质量(追求物质富裕还是强调人际和谐)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未来)6、自身放纵与约束(Indulgence versus Restraint)指的是某一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受生活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1。
2.3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蔡安迪斯)个体层面而非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导向。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同一维度上的两级,1 About the Research . .Dimensions - Geert Hofstede . 2015-10-10即一种文化如果在个体主义上得分高,就意味着在集体主义上得分低;反之亦然。
一种文化不可能既很个体又很集体。
五个定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重要方面。
1、个体对自我的定义。
2、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
3、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
4、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相对重要性。
5、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
小练习帮助鉴别一个人对自我的定义用最快的时间完成10个句子,(1)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答案显然表现出对自我定义的不同。
10个答案中只有15%以下的“社会性答案”,个体主义倾向就比较强;“社会性答案”占了35%以上,的集体主义倾向就比较强。
社会性答案”在15%~30%之间则无法归类。
情境练习测出这四个导向上的强度1. 你和你的朋友同事决定去一家餐馆共进晚餐。
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来处理账单最理想?( )A. 不管谁点了什么,大家平分账单B. 按每个人挣钱多少的比例来付账C. 由群体头头来付或由他决定怎么付D. 按每个人点的菜的价钱来付2. 你要给你的办公室选购一件工艺品,什么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A. 这是否是一项值得的投资B. 你的同事喜欢C. 你自己喜欢D. 你的上司喜欢3. 你必须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自己,你会用哪一个?( )A. 与众不同B. 竞争力强C. 合作性强D. 有责任心4. 幸福是来自于( )。
A. 你在社区中的地位B. 能与许多好朋友互相联系C. 保有个人隐私D. 在竞争中取胜5. 你想计划一次旅行,但这次旅行可能会给你的许多同事带来不便。
在决定是否安排旅行之前,你会和谁讨论?( )A. 不跟别人讨论B. 跟我父母讨论C. 与我配偶或密友讨论D. 与旅游专家讨论,然后决定我是否想去该地6. 你对下面哪一类书最感兴趣?( )A. 如何交友B. 如何在生意中成功C. 如何用低消费的方式享受生活D. 如何确定你做了分内的事7. 假设所有其他因素(如工作绩效)都相同,以下什么因素在决定雇员的晋升中最重要?( )A. 该雇员对公司忠诚B. 该雇员听从管理部门的指示C. 该雇员能为自己打算D. 该雇员过去对公司作出过重大贡献8. 在为一次重要社交活动买服装时,下面哪个原因为让你为所买的衣服满意?( )A. 你自己喜欢这件衣服B. 你父母喜欢这件衣服C. 你的朋友喜欢这件衣服D. 这件衣服美得眩目,令人注视9. 在一个理想社会中,国家预算应这样决定以致( )。
A. 全社会的人都有适当收入来满足基本需要B. 对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会得到奖励C. 社会极度稳定,有法有则D. 人人有与众不同感及超越自我的感觉10. 当别人让我谈谈自己的时候,( )。
A. 我会谈及我的祖先和他们的传统B. 我会谈及我的朋友和我们喜欢做的事情C. 我会谈及我个人的成就D. 我会谈及我与众不同的地方11. 假设你的未婚妻/夫与你的父母相处不和,你会怎么办?( )A. 什么也不做B. 告知我需要父母的经济资助,他/她应该学会怎样去应付他们C. 告诉我的未婚妻/夫去努力使自己融入这个家庭D. 提醒我父母和家庭对我的重要性,他/她应该服从他们的意愿12. 若干个5人小组参加一项科学竞赛,你所属的小组获胜并得了¥10 000元奖金。
实际上,你和另外一个人做了95%的工作。
你觉得应该怎样分配这笔奖金?( )A. 不管谁干了多少,大家平分B. 我和另外那个人得95%的钱,其余的让别人分C. 组长决定怎么分D. 这笔钱分得使我获得最大的个人满足感13. 请想象你要为你公司所举办的筹款活动选择乐队,什么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A. 我实在喜欢这个乐队B. 我的朋友认为这个乐队不错C. 我公司的行政部门认为这个乐队不错D. 该乐队的感召力14. 假如你在工余时间进修,需要为下学期再多选一门课,你会怎么选?( )A. 选一门能帮助我超越别人的课B. 选一门我父母让我选修的课程C. 选一门我朋友打算选修的课程D. 选一门我自己认为最有趣的课程15. 你和一群朋友在一家意大利薄饼餐馆,你怎么决定你点该店哪种薄饼?( )A. 让群体的头头给大家点B. 我点我自己喜欢的薄饼C. 点一个多数人都喜欢的薄饼D. 点一个店里最贵的16. 你会选哪个人做工会领袖?( )A. 那个我朋友都投票的B. 那个我最喜欢的C. 那个跟我有私交的D. 该组织会因为他的入选而提高声望2.4 文化架构理论(强皮纳斯)荷兰管理学者强皮纳斯(Trompenaars,1993,1998)提出他在1993年出版《文化踏浪》一书几乎都非原创,但一些见解比较独到,认为国家与民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7大维度上:(1)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2)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3) 中性—情绪化;(4) 关系特定—关系散漫;(5) 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6) 长期—短期导向;(7) 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