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9课《改革开放》第九课改革开放ppt课件1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9课《改革开放》第九课改革开放ppt课件1
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5.02亿斤 6.70亿斤
1982年产粮 7.15亿斤
请问:以上数据,说 明了什么问题?
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 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 业生产的发展
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集中劳动,吃大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 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 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提问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 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金 浦东开发区 南浦大桥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茂 东方明珠 大 厦
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对 外 开 放
对外开放格局 — 汕头 厦门 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 14 沿海开放城 广州上海等 市 个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厦漳泉三角区
海南
内 地
环渤海地区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首先开始于( ) B A.城市改革 B.农村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沿海地 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D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 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 A) 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 海
2、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农村改革的尝试: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3、中央指导下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 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 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
这种局面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 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 地聚起座座金山。……
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
2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农村改革的尝试: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安徽凤阳曾经流传的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嫁出, 不见新娘进凤阳。
达标练习
4、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B ) 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5、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B 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国有企业改革
1、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政企不分,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
2、国有企业改革
1)单一公有制 2)政企分开 多种所有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企业活力增强
职工积极性提高
3)按劳分配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 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 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