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国名言

治国名言

治国名言(1)治国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2)安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wéi:做,防止。

未有:没有发生之时。

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召远:招徕远方的人。

修:整治。

近:指国内。

闭:堵塞。

○《管子·版法》(3)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惟:惟独,只有。

邦:国。

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夫:发语词,无实义。

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全面听取。

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为wéi:治理。

正:使正当。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4)民心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同“猝”,突然。

顺:顺其意。

逆:背其意。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可怀以德,难屈以力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宽:为政宽大。

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5)爱民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任:承担。

患:患难。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释:解除。

○明·黄宗羲《原君》(6)群众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积力:全成之力。

举:举动,行动。

即:就。

○《文子·下德》莫三人而迷三人:指多数人。

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7)为政政贵有恒恒:长久不变。

○《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弗:不。

为wéi:做。

○《尹文子》卷上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居:平时。

发:发动。

果敢:坚决勇敢。

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益:增益,扩大。

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

及:及到。

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宋史·薛极传》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弊:弊端。

绝:绝迹。

风:风气。

○宋·周敦颐《拙赋》(8)纳谏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先民:古代贤人。

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诗经·大雅·板》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夫:一般人。

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有识见的人。

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宇:屋檐。

失:失误。

草野:指民间。

经:儒家经典。

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9)审时适变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苟:如果。

法:取法。

周:合。

循:遵循。

○《淮南子·氾论训》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治:治理,掌握。

不若:不如。

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孔子治国名言上海华理莫神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

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天下为公——孙中山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01.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002.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004.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006.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00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01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011.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012.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014.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016.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017.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018.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019.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020.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

021.谁对腐败者同情,就是对老百姓绝情。

022.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为官。

023.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4.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5.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026.拒腐蚀永不沾,牢记“两个务必”;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

027.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8.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9.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030.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031.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

032.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033.做事当于世有益,为人应求心所安。

034.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

035.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为民近乎忠。

036.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

037.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

038.与民同乐乃万乐之本,为民办事乃万事之先。

039.矜持规矩,慎作方圆。

040.党心是旗,民心是尺。

041.心诚不在酒宴盛,事实何须文墨多。

042.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043.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044.是真公仆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党员切莫忘民族兴衰乃大端。

045.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

046.心里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没你。

047.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是值得社会对他厚待的。

04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049.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

050.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

051.党员依照“准则”行,不越雷池一步;领导牢记“宗旨”干,莫离民众半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