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个单元教学设计说课讲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个单元教学设计说课讲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个单元教学设计口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41面及练习九的第1、3题教学目标: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并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并能在理解的基础去进行乘法口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24÷2=69÷3=48÷4=86÷2=96÷3=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口算,然后说一下口算的过程,通过复习说口算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把它迁移到口算乘法来。

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1主题图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3筐草莓有多少盒?师;如何列式?生:3×15师:如何计算?生1:生2:10×3=30 5×3=15 30+15=45师:第二个同学说的就是今天的口算方法,那150×3你会口算吗?生:100×3=300 50×3=150 300+150=450师:同学们真棒!三、知识运用1、2口算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42面例2及做一做,练习九第6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2、学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算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6×4= 160×4= 24×3=26×3= 190×4= 150×6=任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口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1)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师:你会列式计算吗?生:10×6师:你会计算吗?生:60师:你是怎么算?生1:1个10是10,10×6是表示6个10就是60。

生2:6×9=54 54+6=60生3:1×6=6 再在6的后面添个0师:同学们真棒!方法还这么多。

那我们来试试这些算式,5×10= 18×10= 9×10= 40×10=生:50、180、90、400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每个算式都是在和10相乘,每个得数都是在第一个乘数后面加一个0。

师:好的,我们来看看这个吧,出示主题图(2)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师:怎么列式?生:12×20师:怎么计算?生:12×2=24 24×10=240师:大家想一想这两题吧:12×300= 230×20=生1:12×3=36,36×100=3600生2:230×2=460,460×10=4600生3:23×20=460,460×10=4600生4:23×2=46,46×10×10=4600师:同学们真棒!看来你们都懂了,我们来练习一下吧。

三、知识运用1. 做一做。

12×30= 31×30= 120×30=310×30= 14×20= 30×20=14×200= 30×200=你能总结一下今天乘法口算的方法吗?2、解决问题。

(1)1串糖葫芦12个山楂,穿30串这样的糖葫芦需要多少个山楂?(2)1串糖葫芦卖3元,30串能卖多少钱?四、教学板书口算乘法12×300=12×3=36,36×100=3600230×20=230×2=460,460×10=460023×20=460,460×10=460023×2=46,46×10×10=4600口算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书第44、45面的第5、7、10、11、12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会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口算下面各题16×5= 44×2= 17×3= 13×20=21×10= 33×30= 12x40= 41×20=13×30= 11×40= 240×3= 15×20=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对答案,选一个说说口算过程。

二、解决问题(1)养1张蚕可产茧50千克,李红家的蚕可产茧多少千克?(2)李家村共养了8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3)1千克茧卖18元,50千克能卖多少钱?50×11=550(千克)答:李红家的蚕可产茧550千克。

50×80=4000(千克)答:李红家的蚕可产茧4000千克。

50×18=900(千克)答:李红家的蚕可产茧900千克。

(1)鲸鱼1分钟能游多少米?(2)羚羊40秒能跑多少米?(3)一只豹子正在快速追赶奔跑中的羚羊,当距离羚羊150米时,再过20秒能追上吗?11×60=660(米)答:鲸鱼1分钟能游660米。

40×22=880(米)答:羚羊40秒能跑880米。

思考:怎么样就能追上?20秒内豹子要比羚羊多跑150米。

方法一:31×20=620(米)22×20=440(米)620-440=180(米)180>150答:再过20秒能追上。

方法二:31-22=9(米)9×20=180(米)180>150答:再过20秒能追上。

3.一个未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水50克。

(1)1小时滴水多少千克?(2)1天滴水多少千克?思考:1时等于多少分?1天等于多少小时?(1)50×60=3000(克)3000克=3千克答:1小时滴水3千克。

(2)3×24=72(千克)答:1天滴水72千克。

在提问时只要学生的问题合理就可以,提示多提用现学知识口算乘法用解决的问题。

(1)12×40=480(元)答:买学生票花了480元。

问题1:买成人票花了多少钱?2×24=48(元)答:买学生票花了48元。

问题2:小朋友一共花了多少钱?2×24=48(元)12×40=480(元)48+480=528(元)答:买学生票花了528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46面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并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2、学会运用旧知转化为新知的方法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并掌握算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王老师买了2套书,每套14本,一共买了多少本?()师:如何列式?得数是多少?生:2×14=28(本)师:把2套改为3套,如何列式?生:3×14=42(本)师:把2套改为4套,如何列式?生:4×14=56(本)师:把2套改为10套,如何列式?生:10×14=140(本)二、探究新知出示例1主题图: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一共买了多少本?师:如何列式?生:14×12师:如何计算?你们先思考一下,老师这里也有一幅点子图,大家先借助它来圈一圈,算一算试试。

出示点子图交流汇报生1:先算4套,然后12套里有3个4套,再乘3。

生2:先算10套,再算2套,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师:同学们真棒!那来看看12×14的竖式怎么列?首先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那第一步要算什么呢?生:2×14=28师:那第二步算什么?生:10×14=140师:140应该写在哪里呢?生:按相同数位对齐来写,十位上的4和上面的1对齐。

师:对的,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那我们再一起来理一下这些步骤吧。

出示整个竖式步骤。

三、巩固算法1、一起列竖式算22×232、完成小马虎体验中心。

四、知识运用1、完成“做一做”2、完成解决问题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习题讲解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的方法;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1、第1题让学生边计算边在图上画出计算出的鸡蛋数量,最后把竖式补充完整。

2、第3题先让学生说出错误在哪,再把正确的写下来。

3、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集体讲解。

4、第7题先让学生如何列式?并说出为什么用乘法?(有14个21本),最后独立计算。

5、第8题逐一解决第一小问,第3问提倡开放。

6、第9题先让学生算第1列的得数,然后找出规律,总结规律,再不列竖式直接写出其它题目的得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书第49面例2及练习十一第1、3、4题。

教学目标:学会用迁移的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位),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进行进位笔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4×21= 57×11=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师:如何列式?生:37×48师:如何计算结果呢?生1: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盒吧,48≈50 ,37≈40,50×40=2000大约2000盒。

生2:用竖式计算。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呢?你们可以试试吗?集体汇报师:你们是怎么算的?生1: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生2: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

生3: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师:那今天学的和前两天学的有什么区别吗?生: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现了进位,计算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三、知识运用1、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找错误,再改正。

2、完成“做一做”。

3、练习十一第3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注意选取相关条件。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第50、51面练习十一第2、5、7、8、9、10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的方法;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灵活地解决相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