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的看法分析
^(* ̄(oo) ̄)^
道德
对于“碰瓷”者,他们的道德不说完全丢 了至少也丢了一些,别和道德过不去,我 们远离道德,道德就会远离我们。再也没 有比精神的贫瘠更可怕的事了。我们敬道 德一尺,道德就会还我们一丈。
法律
中国的关于“碰瓷”法律制定方面存在很 大缺陷。中国人的思想还停留“有罪推 定” ,警察抓人不管你是否有罪,先抓人, 被限制自由。你就成了嫌疑犯,很难通过 自己证明清白。
开车有危险,大家需 谨慎
谢谢
GO ON
上面的看法中有些人的想法过于片面,没 立于更高的角度看待这一类问题,对于 “碰瓷”应该更理性的看待。这社会舆论 的很多走向取决于道德与法律的,就这些 事而言,道德与法律才会决定这些事的结 果。
三、“谢绝”好心人的调停,故意虚张声势 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和同情。有的司机虽然知 道自己没有做错事情,却害怕被围观,更胆 怯警察到场。其实心虚的诈骗者更怕路人看 穿其中的“猫腻”,这时司机只要抱定“坚 持就是胜利”的信念,以足够好的态度去争 取围观群众的同情,则会出现有利于己的局 面。
四、坚决表明先去医院为伤者检查,否则赔款免谈 的态度;同时尽快通知你的车辆所在的保险公司, 熟记保险有关条款,保管好相关票据和事发地事 故处理部门的证明材料,以便将自己可能承担的 损失转由保险公司承担,达到避免或减少自己损 失的目的。
伎俩2:慢如蜗牛等待被追尾。“碰瓷”车辆故意开在目标车辆前面, 与目标车辆贴得很近,然后找机会紧急制动,造成目标车追尾。 伎俩3:不报警要私了。很多“碰瓷”车辆往往都是中高档的二手汽 车。事故发生后,“碰瓷”车辆或“碰瓷”人通常会提出不要报警并 且用钱“私了”的要求。 伎俩4:人故意撞车侧部。如果是故意撞车的“碰瓷”人,一般会在 目标车辆车速很慢时撞上车辆,而碰撞部位往往都在车辆的侧面,同 时躺倒在车辆的侧面,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真正的人身危险。
在山东省龙口市发生这样一件奇葩事,女子碰瓷 逼退卡车,事发一名女子在路中间晃晃悠悠好像 跳骑马舞,一辆卡车驶来女子赶紧上前,接过机 智的卡车司机直接倒车绕路走了 。
“碰瓷”者的伎俩
伎俩1:轻微剐蹭车辆严重受损。“碰瓷”车辆紧跟目标车辆,在其 变道时猛踩油门撞上去,与目标车轻轻剐蹭,但车上的零部件会出现 严重断裂或破损,然后以此索取修理费。
1.首先,及时报警,让警察出面协助解决。敲诈 者利用的就是司机怕麻烦的心理,认为司机大多 会主动息事宁人,不会报警。当他们看到司机已 经报警时,部分作案人在心虚胆怯之下,往往终 止了违法犯罪行为,因为这些人一般在当地都有 “案底”,怕面对警察后“穿帮”,只有“识趣” 地放弃“索赔”了。
二、当车行驶至转弯或交通混乱路段时要精力 集中、细致观察,不要有交通违法行为,以 防授人以柄。当确认事故与己无关时,要注 意保留好现场证据,特别是想法留住目击证 人,切勿私自移动现场。夜间发生事故时, 不要急于下车况确认安全后再下车处源
“碰瓷”的性质 “碰瓷”的现状
“碰瓷”起源
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 明”的。 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当然是赝品), 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使的马车不 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 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词严”的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 格给予赔偿。对这个基本上是赶时间的人进行讹诈(据 说成功的机会很高)。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为 “碰瓷”。
缺少防范,“碰瓷”成真
碰瓷男混乱中碰瓷,假戏成真,大车司机 连续碾压两遍。
醉酒女碰瓷演变成真车祸
对于“碰瓷” 一些 群众的看法
第一种:认为倒地的骗钱,就应该直接开 车压过去。 第二种:认为碰瓷的人都是穷人,开车的 就应该给钱给别人。 第三种:事不关己,看一份热闹。
为什么“碰瓷”日益严重?
——3组
师傅,这个老太婆是白骨精变的。妖精, 看打。” “哎呦,和尚打人了,4个和尚欺负一个穷 苦弱小的老太婆。 还有天理吗?”“悟空,你看,你还没动手 就开始囔囔的, 肯定是一个碰瓷的,这附近也没有摄像头, 该如何是好?”
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 的行为。例如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骗取 赔偿。“碰瓷”也是古 北京特大碰瓷案玩 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在摊位 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 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 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可怜被“碰瓷” 者气受了,钱花了,还得抱回一堆碎瓷。
道德和法律
道德“碰瓷”撞出法律“碎片”。截至目 前,法律在这一方面是“支离破碎”的, 至少法律在界定是否“碰瓷”、如何保护 热心人搀扶行为以及对“碰瓷者”的惩处 上尚是空白。早有人呼吁,道德“摔倒”, 要用法律“搀扶”。法律法规要成为道德 建设强有力的支撑。
看到有人碰你瓷你到底管还是不管?
遇到了“碰瓷”该怎么办
性质
危害公共安全
诈骗
敲诈 勒索
“碰瓷”现状
“碰瓷”现象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化。尤其是进入 到21世纪以来,它的花样不断地翻新。一般操此种手法 的骗子,均具有吸引路人驻足、与陌生人攀谈的本领。 这种招术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其中使用得较多的应当算 是“拾金平分”。此外还有:你轧我脚了、你剐了我的 车、你把我撞倒了、你碰掉了我的耳挖勺等等。现代的 “碰瓷”已呈现团伙作案的趋势,在一些大城市的人, 叫“职业碰瓷党”。而作案工具已经发生了改变,由破 瓷碗改成了平光眼镜、假手表、手机以及废旧的笔记本 电脑等物,而且性质更加恶劣,多为团伙作案,如敲诈 不成,马上会对事主进行殴打并转化成抢劫、抢夺,严 重地侵犯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碰瓷”的一些案例
2010年3月,北京65岁的 孙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 苍老得多。患有脑血栓后 遗症的他因为血栓压迫神 经,只能蹭着地走,每动 一下才能挪动小半步。50 米的距离,他走起来要花 费五六分钟的时间。可是, 谁能想到就是这一个外表 苍老、病态十足的老人却 上演过1000余起的碰瓷诈 骗闹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