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二、1、建筑材料按化学性质分三大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2、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物理力学耐久性。
3、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沿水滴表面作切线,此切线和水与材料接触面的夹角,称润湿角。
4、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可用吸水率表示,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质量吸水率W和体积吸水率W0。
5、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称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6、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抗渗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标号表示。
7、材料抗渗性大小与孔隙率P和孔隙特征有关。
8、材料的变形特征有两种类型弹性和塑性。
9、根据材料被破坏前塑性变形显著与否,将材料分为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两大类。
10、烧结砖按材料不同可分为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
11、普通烧结砖的规格为:240㎜×115㎜×53mm 。
12、胶凝材料按化学组成分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
13、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分气硬性和水硬性。
14、建筑石膏与水拌合后,最初是具有可塑性的浆体,随后浆体变稠失去可塑性,但尚无强度时的过程称为凝结,以后逐渐变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过程称为硬化。
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开始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初凝。
15、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终凝。
16、规范对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有强度、细度、凝结时间。
17、水玻璃常用的促硬剂为氟硅酸钠。
18、绝热材料除应具有较小的导热系数外,还应具有较小的吸湿性或吸水率。
19、优良的绝热材料是具有较高孔隙率的,并以封闭细小孔隙为主的吸湿性和吸水率较小的有机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0、绝热材料的基本结构特征是轻质和多孔。
21、材料的吸声系数越大其吸声性越好,吸声系数与声音的频率和入射方向有关。
22、水泥按矿物组成分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类水泥、硫铝酸盐类水泥。
23、水泥按特性和用途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24、硅酸盐水泥按是否掺加混合材料分P ·Ⅰ型和P ·Ⅱ型。
25、影响水泥强度发展的因素有养护时间、温湿度、W/C。
26、GB175—1999中对硅酸盐水泥提出纯技术要求有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
27、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有合理选择品种、提高密实度、设置保护层。
28、常温下不能与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或反应甚微,能产生凝结硬化混合材料称为非活性混合材料。
29、常温下不能与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或反应甚微,生成水硬性水化产物,并能逐渐凝结硬化产生强度的混合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
30、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膨胀剂,可获得与膨胀水泥类似的效果。
31、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砼,一般必须满足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经济性基本要求。
32、砼通常以体积密度的大小作为基本分类方法普通砼、重砼、轻砼。
33、砼硬化前拌合物的性质主要是指砼拌合物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
34、砼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三方面含义。
35、测定砼拌合物的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和维勃绸度法。
36、影响砼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用水量、W/C、砂率及其它影响因素。
37、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是:W/C、砂率、用水量W。
38、建筑砂浆和混凝土在组成上的差别仅在于是否含粗骨料。
39、砂浆按其用途分为: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及其它特殊用途的砂浆。
40、砂浆的流动性指标为:沉入度(cm );保水性指标为分层度(cm )。
41、建筑钢材按化学成分分:碳素钢、合金钢。
42、建筑钢材按用途不同分:结构建筑钢材、工具建筑钢材、特殊建筑钢材。
43、钢按脱氧程度分:F、Z、b、TZ。
44、钢材的工艺性能包括冷弯、可焊。
45、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1988)中规定,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符号Q、N/Wm2、质量等级和脱氧程度四部分构成。
46、动荷载下不宜采用质量等级为A级沸腾钢。
47、木材中吸附水发生变化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随之变化。
48、木材的构造分为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
49、木材按树种分为两大类:针叶树和阔叶树50、地沥青质含量高的沥青,其粘性高。
51、蒸发损失和针入度比是评定石油沥青大气稳定性的指标。
52、沥青按产源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
53、建筑工程常用的是石油沥青。
54、建筑沥青是以针入度值大小划分牌号的。
55、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56、过火砖即使外观合格,也不宜用于保温墙体中,这主要是因为它的保温隔热性能不理想。
57、石灰和石膏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58、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体积发生显著膨胀。
59、水泥的初凝时间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时,该水泥定为不合格。
60、某工地,当混凝土的坍落度太小时,应采用W/C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浆的用量。
61、在施工中,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施工方法都选定后,控制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水灰比。
62、孔隙率和孔隙特征都影响材料的导热性和吸音性,但导热材料要求孔隙是闭口的,而吸音材料要求孔隙是开口的。
63、石油沥青的牌号是根据针入度、塑性和软化点来划分的。
64、当木材的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变化时,含水率增加,强度降低,而当温度升高时强度增大。
65、石灰消解后要陈伏14天以上,这是为了使过火石灰充分消解。
6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组分是硅酸三钙。
67、水泥的细度越细,其强度发展越快,水化放热量越大。
68、引起水泥石腐蚀的内在原因是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引起的。
69、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三方面的含义。
70、牌号为Q235-A•b的钢材,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半镇静钢。
71、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是指当木材的含水率与周围空气相对湿度达成平衡时的含率。
72、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应考虑材料的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
73、石膏制品的耐水性差,防火性好。
74、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钢材,其脆性临界强度点应低于环境温度。
75、钢材的δ5表示当l0/d0=5时的伸长率。
76、用碎石配制的混凝土比同条件下用卵石配制的混凝土的流动性小、强度高。
77、干硬性混凝土的流动性以维勃稠度表示。
78、保温隔热材料,在施工和使用中,应保证其经常处于干燥状态。
79、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其标准试件尺寸为150×150×150mm。
80、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选用硅酸1盐水泥。
81、甲、乙两种相同材料配制的砼,两者表观密度和孔隙率都基本相同,但甲采取掺引气剂,乙采取增加用水量的不同方法,不需测定就可以判断出乙种砼吸水率小,甲种砼吸声性好。
88、高度多孔材料的吸水率宜用体积吸水率表示,这是因为吸入水的体积与开口孔体积相等,材料的吸水率与孔隙率是一致的。
89、闭口空隙率越小,材料吸水量越大,材料易受冻融破坏二、选择题1、某铁块的体积密度ρΟ= m /V0。
2、某粗砂的堆积密度ρΟ`=m/V0` 。
3、散粒材料的体积V0`=V+V孔+V 空。
4、材料的孔隙率P=PK+PB。
5、材料憎水性是指润湿角θ>90°)。
6、材料的吸水率有哪几种表示方法W、W0 。
7、材料的吸水率与亲水性、憎水性、孔隙率、孔隙形态特征有关。
8、材料的耐水性可用软化系数表示。
10、下述导热系数最小的是空气。
11、下述材料中比热容最大的是水。
12、红砖是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焙烧的。
13、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是按抗压强度+抗折荷载确定的。
14、对石灰的技术要求主要有有效CaO、MgO 含量、未消化残渣含量、CO2含量、产浆量。
15、对石膏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细度、强度、凝结时间。
16、生产石膏的主要原料是CaSO4·2H2O17、生产石灰的主要原料是CaCO317、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应≯0.23W/(m.K)。
18、无机绝热材料包括岩棉及其制品、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19、多孔吸声材料的主要特征有轻质、细小的开口孔隙、连通的孔隙。
20、吸声系数采用声音从各个方向入射的吸收平均值,,并指出是哪个频率下的吸收值。
通常使用的频率有六个。
21、水泥现已成为建筑工程离不开的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水泥为普通水泥。
22、水泥现已成为建筑工程离不开的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水泥为硅酸盐类水泥。
23、改变水泥各熟料矿物的含量,可使水泥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使水泥具有较低的水化热应降低C3S、C3A含量。
24、要使水泥具有硬化快强度的性能,必须提高C3S、C3A含量。
25、GB175—1999对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
26、硅酸盐水泥的运输和储存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超过三个月的水泥须重新试验。
27、水泥石抗冻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孔隙特征。
28、活性混合材料有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
29、以下三种水泥中活性混合材料含量最多、耐腐蚀性最好、最稳定的是P·S30、以下三种水泥中,早期强度最低的是P·F。
31、不得与硅酸盐水泥一同使用的是高铝水泥。
32、砼中细骨料最常用的是河砂33、普通砼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在3.7~1.6 ,以其中的中砂为宜。
34、在水和水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用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最好。
3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中规定,在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
36、抗渗混凝土是指其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 级的混凝土。
37、抗冻混凝土是指其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
38、高强度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
39、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水性。
40、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41、碳素结构钢的质量等级包括A、B、C、D。
42、钢材热处理的方法有淬火、回火、退火、正火。
43、经冷拉时效处理的钢材其特点是屈服点、拉强度进一步提高,塑性、韧性进一步降低。
44、钢材中硫的含量过高,将导致其热脆现象发生。
45、钢材中磷的含量过高,将导致其冷脆现象发生。
46、铁路桥梁钢规定-400c 下的冲击韧性值应不小于30J/cm2。
47、钢材脱氧程度分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特殊镇静钢四种。
48、木材中吸附水发生变化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随之变化。
49、木材在不同受力下的强度,按其大小可排成如下顺序抗拉>抗弯>抗压>抗剪。
50、纤维饱和点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51、温度感应性小的沥青不会因温度较高而流淌,也不致因温度低而脆裂。
52、建筑工程常用的是石油沥青。
53、建筑石油沥青的牌号有 2个。
三、判断题1、密实材料因其V、VO、V`相近,所以同种材料的ρ、ρΟ、ρ´相差不大。
(对)2、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就是材料的开口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