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3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3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

整理 张清琦
2003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sin30°的值等于( ) (A )
2
1 (B )
22 (C )
2
3 (D )1
2.若12+=x ,则x
x 1+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22
3.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等于5.1亿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约等于陆地面积的29
71倍,则地球上陆
地面积约等于( )(精确到0.1亿平方公里)
(A )1.5亿平方公里 (B )2.1亿平方公里 (C )3.6亿平方公里 (D )12.5亿平方公里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等腰梯形 (D )圆
5.若圆的一条弦把圆分成度数的比为1∶3的两条弧,则劣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 )
(A )45° (B )90° (C )135° (D )270°
6.如图,O 为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BD 的交点,EF 经过点O ,且与边AD 、BC 分别交于点E 、F ,若BF =DE ,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最多有( )
(A )2对 (B )3对 (C )5对 (D )6对
7.若))(3(152n x x mx x ++=-+,则m 的值为( ) (A )-5 (B )5 (C )-2 (D )2
8.已知,如图为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则一次函数bc ax y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在下列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皆为全等的正方形),可以是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的是( )
(A ) (B ) (C ) (D )
10.在△ABC 中,已知AB =2a ,∠A =30°,CD 是AB 边的中线,若将△ABC 沿CD 对折起来,折叠后两个小△ACD 与△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恰好等于折叠前△ABC 的面积的4
1,有如下结论:
①AC 边的长可以等于a ; ②折叠前的△ABC 的面积可以等于
2
23a ;
③折叠后,以A 、B 为端点的线段AB 与中线CD 平行且相等。

整理 张清琦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
11.不等式组⎩
⎨⎧-≤-->+2334),
1(223x x x x 的解集是 。

12.已知一个梯形的面积为10cm 2,高为2cm ,则该梯形的中位线的长等于 cm 。

13.若圆的一个弦长为12cm ,其弦心距等于8cm ,则该圆的半径等于 cm 。

14.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为x =2,且经过点(1,4)和点(5,0),则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15.某食品店购进2000箱苹果,从中任取10箱,称得重量分别为(单位:千克): 16 16.5 14.5 13.5 15 16.5 15.5 14 14 14.5 若每千克苹果售价为2.8元,则利用样本平均数估计这批苹果的销售额是 元。

16.要使一个平行四边形成为正方形,则需增加的条件是 (填上一个正确的结论即可)。

17.已知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同圆外切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

18.如果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关系式14162222++=+a a c b 与542--=a a bc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9.解方程162
2
++=+x x x
x 。

20.已知抛物线822
--=x x y 。

(1)求证:该抛物线与x 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2)若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B ,且它的顶点为P ,求△ABP 的面积。

2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0(≠+=k b kx y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
)0(≠=
m x
m 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 ,CD 垂直于x 轴,垂足为D 。

若OA =OB =OD =1。

(1)求点A 、B 、D 的坐标;
(2)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整理张清琦 22.如图,Rt△ABC中,∠C=90°,AC=3,BC=4,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AB、BC分别交于点D、E。

求AB、AD的长。

23.如图,湖泊的中央有一个建筑物AB,某人在地面C处测得其顶部A的仰角为60°,然后,自C处
沿BC方向行100m到D点,又测得其顶部A的仰角为30°,求建筑物AB的高(精确到0.01m,3≈1.732)。

24.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人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比乙到达A地早1小时21分,求两人的速度。

(1)设甲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y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要求适当的代数式,完成表格):
(2)列出方程(组),并求出问题的解。

整理 张清琦
25.已知,如图⊙O 1与⊙O 2外切于点A ,BC 是⊙O 1和⊙O 2的公切线,B 、C 为切点。

(1)求证:AB ⊥AC ;
(2)若1r 、2r 分别为⊙O 1、⊙O 2的半径,且1r =22r 。


AC
AB 的值。

26.已知关于x 的方程())0(012≥=+++-q p x p q x 的两个实数根为α、β,且α≤β。

(1)试用含有α、β的代数式表示p 、q ; (2)求证:α≤1≤β;
(3)若以α、β为坐标的点M (α、β)在△ABC 的三条边上运动,且△ABC 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2),B (
2
1,1),C (1,1),问是否存在点M ,使4
5=+q p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整理张清琦
整理张清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