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无条件反射2.人机匹配3.日节律曲线4.条件反射5.反应时间6.心理测量7.心理过程8.生产过程系统三要素9.感觉10.生产过程中的“三违”行为11.简单反应时间12.记忆过程13.无意违章14.人际关系15.直接兴趣16.认知心理17.思维18.色彩三要素二、单项选择题:1.人在面对迎面而来的乒乓球,采取躲避的行动,属于 [ ]A.无条件反射B.有条件反射C.行为强化D.害怕2.作业者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能成功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定义为人的作业 [ ]A.成功率B.合格率C.可靠度D.效率3.人的行为对安全活动有直接影响,它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的一种 [ ]A.外在表现B.客观表现C.定性表现D.定量表现4.通过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可以确定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 )的关系。
[ ]A.生产安全B.事故发生率C.劳动效率D.产能5.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视觉通道接受的外界信息达 [ ]A. 50%B. 60%C. 70%D. 90%6.违章的风险不是违章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是事故严重程度与事故概率的 [ ]A.叠加B.乘积C.相加D.相减7.事故的发生率与人的性格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性格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优良性格? [ ]A.自信B.自满C.自豪D.坚强8.强化是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
下面哪一项属于负面强化类型? [ ]A.撞红灯罚款B.无违章记录保险费下调C.按成绩评奖学金D.计件工资制度9.睡眠对人类生命活动既具有重要性也具有必要性,人的一生在睡眠中度过的时间约有 [ ]A. 1/2B. 1/3C. 1/4D. 1/510.职业运动员对日常训练产生厌倦情绪属于哪种疲劳? [ ]A.精神疲劳B.生理疲劳C.精神和生理疲劳11.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是杜绝或减少机械设备在正常或故障状态,甚至在操作者失误情况下发生人身或 [ ]A.设备事故B.较大事故C.一般事故D.重大事故12.工作满意度评价的作用主要反应在四个方面:帮助企业进行组织诊断、影响企业的未来绩效、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员工的 [ ]A.收入B.归属感C.成就感D.工作质量13.下述四种颜色种,哪一种属于基本安全色? [ ]A.红B.橙C.青D.紫14.安全生产标兵岗的评比属于哪种行为强化措施? [ ]A.积极强化B.负面强化C.自我强化D.自然强化15.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属于哪种意志品质? [ ]A.自制性B.果断性C.恒毅性16.安全色中的绿色常用来代表 [ ]A.警示B.说明C.禁止D.安全17.公平理论更加关注的要点是 [ ]A.收入高低B.工时长短C.工作强度D.付出与回报比18.按人际关系的测度分,父子关系属于 [ ]A.两人之间的关系B.横向关系C.纵向关系D.亲子关系三、多项选择题:1.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可能始终集中注意力于一点,不注意的发生是必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下面哪些措施可以预防不注意产生差错? [ ]A.冗余系统B.指示唱呼C.信号多样化D.扩大色差2.感觉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下面哪些项属于外部感觉? [ ]A.味觉B.运动觉C.视觉D.平衡觉3.管理与领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下面哪些项属于管理的特征? [ ]A.关注现在B.关注未来C.保持形状与稳定D.引起变化4.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哪些原因可直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 ]A.维护保养不当B.使用错误C.工作态度D.规章制度5.人员选拔的一般过程可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步骤。
下面那些工作属于初选的内容? [ ]A.背景调查B.资格审查C.简历收集D.体检6.指出下面哪些项包含了本质安全设计理念? [ ]A.硬塑料制救生圈B.安全帽C.双手操作方式D.安全带7.个体操作活动是一个受外部环境影响,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开放式系统,哪些属于外部环境? [ ]A.噪声与振动B.照明与色彩C.温度与湿度D.管理制度8.事故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包括 [ ]A.悲观厌世B.忧郁C.自杀倾向D.自我封闭9.名义量表可用于测量下述哪些项的测量? [ ]A.员工性别B.员工籍贯C.男员工数量D.外籍员工国籍10.心理研究中的模拟较常见的有:与人体尺寸有关的人机界面模拟,人机系统信息界面的模拟,工作环境界面模拟。
下面哪些项与人体尺寸有关? [ ]A.工作台高低B.工作台朝向C.座椅软硬D.工作间大小11.下面哪些项属于在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三类基本变量? [ ]A.机体变量B.刺激变量C.反应变量D.控制变量12.下面哪些项不属于心理测量的基本特性? [ ]A.间接性B.直接性C.近似性D.一致性13.下面哪些属于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 [ ]A.安全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医学心理学14.心理研究中的模拟较常见的有:与人体尺寸有关的人机界面模拟,人机系统信息界面的模拟,工作环境界面模拟。
下面哪些项与人机系统信息界面有关? [ ]A.汽车仪表盘B.计算机操作界面C.符合人机学原理的座椅D.工作间大小15.下面哪些项属于联锁安全装置? [ ]A.步枪的保险栓B.教练车教练刹车优先系统C.电源开关D.安全带16.下面哪些属于心理学应用研究领域? [ ]A.安全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医学心理学17.下面哪些项属于直接兴趣? [ ]A.对学习过程本身有兴趣B.对通过学习取得的职业感兴趣C.对工作本身感兴趣D.对工作获得的报酬感兴趣18.强化的类型包括 [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自然消退四、简答题:1.简述安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简述安全心理学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简述心理救援的基本流程。
4.意志品质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如何提高意志品质?5.简述人机匹配的重要性?如何实现人机匹配?6.简述如何实现本质安全。
7.为什么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因素?8.简述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什么常常会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方法?9.简述什么是心理学测量中的测试信度与测试效度。
10.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主要是指什么?11.简述人的信息加工模型。
1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作用。
13.简述奖惩对安全生产的作用14.简述什么是群体心理。
15.简述想象的主动性与安全的关系16.简述人在生产过程中,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相互关系。
17.简述什么刺激的三要素。
18.简述为什么规定用圆形作为“禁止”或“强制”的标志?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事故的预防,只有从人的失误入手,才是治本之策?2.试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3.为什么重大创伤过后,及时展开物质救援和心理救援一个都不能少?4.论述如何培养职工工作中的兴趣,确保安全生产。
5.试分析工作环境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6.如何利用安全心理学知识提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无条件反射:指与生俱来的反射,如人的本能反射。
2.人机匹配: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同并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3.日节律曲线: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从事工作的安全稳定性和效率的变化曲线。
4.条件反射:指人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的行为。
5.反应时间:从机体接受刺激到做出回答反应所需的时间。
6.心理测量:利用心理测量技术,使与人心理现象相关的参数定量化,以方便科学研究。
7.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
8.生产过程系统三要素:指构成生产过程的人-机-环。
9.感觉: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0.生产过程中的“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11.简单反应时间:指单一刺激呈现时,人只需做出一个特定反应所需的时间。
12.记忆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3.无意违章:指由个人难以直接控制的因素造成的违章。
14.人际关系: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15.直接兴趣:指对工作本身感兴趣16.认知心理:人在认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17.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
18.色彩三要素:色调(颜色)、明度(亮暗度)和彩度(纯度)二、单项选择题:1.A2.C3.A4.B5.D6.B7.B8.A9.B 10.C11.A 12.D 13.A 14.A 15.C16.D 17.D 18.C三、多项选择题:1.ABCD2.BCD3.AC4.AB5.ABC6.AC7.ABCD8.ABCD9.ABD 10.AD11.ABC 12.BD 13.BC 14.AB 15.AB 16.AD 17.AC 18.ABC四、简答题:1.安全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类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防止各类事故的心理学对策。
2.安全心理学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平等待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人格水平。
3.心理救援的基本流程:在危机发生的最初阶段提供情感支持,然后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可能的援助,进而通过心理辅导分析危机情境,学习新方法,有效处理危机事件,最后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未来生活。
4.人的意志品质有强有弱。
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意志的自制性、果断性、恒毅性和坚定性较强。
坚强的意志品质可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而得到提高。
具体措施:提高对行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引导职工在安全生产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培养坚强品质;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榜样作用;启发职工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5.人机匹配的程度与合理性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与高效。
进行人机功能分配时,不仅要考虑人与机器各自功能的局限性,还要考虑机器的操纵程度高低对操作者的要求(机人适应机),以及操作者的功能限制对机器的要求(机适应人),实现人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匹配。
6.用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的存在;使机器具有自动防止误操作的能力;使机器具有完善的自我保护功能。
同时是安全设计符合人类功效学的准则,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7.工伤事故原因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90%以上)工伤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有些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其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人的错误所致。
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因素。
8.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复杂情感、多变思想的人,与人相关的一些生理心理特征参数,尤其是一些心理特征参数,很难用直接的方法予以定量测定,比如,能力高低,就需要借助智商等间接指标来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