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复习进程

新编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复习进程

新编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编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绵竹市九龙学校汪双一、概述本学期教材。

本学期教材内容共有19课,分为三大部分——绘画(45%)、手工工艺(35%)、综合实践活动(20%)。

本册实验教材中绘画部分主要使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用画笔将自己的生活、想象倾泻在纸上;手工工艺部分主要是简单的纸工和橡皮泥塑;综合实践主要使学生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理解各种事物。

二、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本学期绘画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分别为:通过游戏的形式轻松、愉快的用画笔将自己的生活、想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且在提倡发挥他们想象力的同时,还应按照他们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对色彩、形体的进行了解。

2、本学期手工工艺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分别为:纸工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了花边、团花等图案剪纸的基础上,通过剪纸作花的装饰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对剪纸这一门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橡皮泥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捏、搓、撕、切、按、印花等手法去制作一些平面的、立体的装饰物,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对物体的形状有所了解,并形成概念。

3、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将绘画和手工等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运用学到的本领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提高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1、会变的线条【教材分析】《会变的线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第三册。

这一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线条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线描作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喜欢上美术课。

二、导入新课师在黑板上画“~~~~~`”,问:看今天的美术课堂,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板书:线条)别小看这条线,它很神奇,还是一个小小的魔术师呢,不信你看。

师课件演示(线条魔术)师:刚才我们看到这根直线像一个魔术师一样“变化多端”(板书),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会变的线条。

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线条三、讲授新课:(一)认识线认识自然和生活中的线:师:线条不但会变魔术,还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捉迷藏呢!它喜欢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谁来说一下你在生活中都发现过什么样的线?生回答,师板书(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螺旋线)。

师:老师这还有许多美丽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呀?那么要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欣赏:你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样的线?哪一幅图片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师演示课件,生观察后回答。

感受线条的表现力:(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痛快;有的线条秀丽妩媚,婀娜多姿┈)(水平线能使人产生开阔感、宁静感;垂直线使人产生高耸感、庄严感;曲线能使人产生动感、旋转感;)(二)、体会线1、说线:这些作品真精彩,艺术家们更了不起他把这些线条都记录下来编成了美丽的图画,那么下面我们去看看画家的作品,我们又有什么发现吧!(1)、欣赏画家的作品,感受线条的美感。

(课件演示)毕加索,西班牙人,《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小组讨论:这幅图画了什么形象?谁来表演一下。

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你觉得画家的创造力表现在哪里?小组讨论后回答欣赏了画家的作品,我们再去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吧!看看他们是怎样去画线条画的,在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2)、欣赏学生的作品(演示课件)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你觉得哪幅图更好?讨论后回答师总结一下绘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线的疏密关系)(三)运用线:今天老师来的匆忙没来得及给它们穿上漂亮的外套,你们愿意为它们设计一件用线条装饰的外套吗?注意运用多种线条组成丰富的画面。

(课件播放学生作品,并播放轻松音乐)师巡视指导四、课堂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2、讲评学生作品学生互评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给你喜欢的画贴上一颗星。

3、同样的图形,经过我们个人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装饰就产生了万千的变化。

线条虽然只是一根线,但在大师和同学的笔下,有的柔软,有的坚硬,有的流畅,有的纤细,有的粗壮……可以组成丰富的画面,也可以装饰美化各种形象。

如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可见学好运用线条装饰对生活的用处还大着呢!鼓励学生创作,你想课后了解更多的线条画吗?那么课后就搜集有关线条画的图片进行创作,老师相信你们会创作出更美,更好的作品。

2、雄伟的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应知: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不同造型特点的塔,各种不同的意义和用途。

应会:学会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自己设计并拼出塔的造型,用各种线条对塔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材内容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塔,三座建筑风格各不相同的塔,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塔这一建筑形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塔,深入了解塔的历史、文化继而增进对家乡的热爱。

书中选用的3幅学生作业学生根据自己记忆完成的作品,塔中的装饰包含着二年级学生对塔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把自己见过的塔用简单的形状表现出来或设计一座有创意的塔。

教学难点分析根据塔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和装饰,能够表现出塔的雄伟。

教学对象分析二年级的年龄偏低对造型的把握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让他凭空设计出一座塔会有很大的难度,但是简单形状的组合可以让学生对复杂造型的形成有更好的理解。

课件的展示让孩子们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中外优秀的塔建筑特点。

激发了孩子对自己身边塔建筑的好奇与探究欲。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通过游戏“拼图比赛”的导入激发孩子们对造型设计的极大兴趣。

也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对造型的把握欠缺的难题。

课件展示开扩了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了思路。

使孩子们了解更多中外不同的塔的文化和人文知识。

课件中展示对塔各种造型的总结,加深了孩子对造型组合的理解。

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孩子们对各种造型的线条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并利用实例学会装饰自己的塔建筑。

教学媒体设计课件课堂展示运用。

实物投影仪课堂展示运用。

版书设计雄伟:高大粗壮作业延伸课外:了解自己家乡的著名宝塔,根据其特点用学到的方法表现它。

3、捏泥巴教学目标与内容: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

),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

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三、讲授新课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

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指导要点:(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

(用途)五、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4、小扇子[教学目标]通过折纸扇子,知道扇子的功能,并且了解扇子的文化。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扇子。

[教学难点]体会扇子的文化。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

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

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

(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

3.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

(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

(2)折制、绘制扇面。

(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

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5、漂亮的小钟表[教学目标]:过制作小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体验创造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现出钟表的特点。

[教学难点]:地取材根据材料制作不同的小钟表。

[教学时间]:课时[教具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重点、难点的解决: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

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

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