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添画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PPT,分析作品:(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1)能否巧妙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八、教学后记通过网课实行授课和作业讲评的形式进行讲解。
第2课吃虫草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
学习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
学习准备:彩纸、彩笔、橡皮泥学习活动:一、导入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学生知识介绍)二、新授1、展示吃虫草图片:(1)捕蝇菜(2)猪笼草(3)瓶子草(4)茅膏菜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二、欣赏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
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画剪贴泥塑(2)师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三、学生作业1、学生讨论:(1)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2)用什么材料制作?(3)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
通过网课实行授课和作业讲评的形式进行讲解。
第3课认识身边的树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
树是人类的好朋友。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以及它对我们人类的自下而上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以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
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
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二、教学目标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
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德育渗透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材料准备: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1 让学生听四首古诗进行想象。
提出问题:①你想到了什么景象?②你能讲出它们吗?③四首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吗?④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3、讲授新课(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①你都认识哪些树?②这些树的生长特点?③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4、学生绘画创作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学生自由创作绘画作品。
5、小结: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学生评价: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6、延展(1)课件:画家笔下的树。
(2)图片:全球其他地区有名的树种。
八、教学后记:通过网课实行授课和作业讲评的形式进行讲解。
第4课绘画游戏一、教材分析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六、材料准备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自己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PPT中的学生作业演示。
(4)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利用PPT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PPT图片,讨论:①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②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③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①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利用自己画好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①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3、作业展示(1)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2)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3)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八、教学后记通过网课实行授课和作业讲评的形式进行讲解。
第5课纸盒变家具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
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
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重点难点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1、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
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2、探究纸盒家具(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
(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