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添画教学目标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学生欣赏图片。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2、教师讲解,出示课题 ----添画二、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三、播放教学课件1、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2、看教材,分析书中作品:(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说一说制作方法。
四、作业:1、根据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2、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教后记第 2 课《吃虫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
教学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二、新授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 1(2)瓶子草2(3)捕蝇菜( 4)猪笼草(5)茅膏菜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描述)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
(语言文字)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三、欣赏1、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画、剪贴、泥塑(2)师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四、学生作业1、小组讨论: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用什么材料制作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3、作品展示,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
教后记:第 3 课认识身边的树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教学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①你看到了什么②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③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④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二、讲授新课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①你都认识哪些树②这些树的生长特点③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三、室外写生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四、小结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学生评价: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五、延展(1)课件:画家笔下的树(2)录像:我国其他地区有名的树种。
教后记第 4 课绘画游戏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讲授新课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
(实物投影)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讨论:①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②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③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三、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 2)教师辅导要点: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四、作业展示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五、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后记第 5 课纸盒变家具教学目标1、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教学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教学过程一、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
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二、探究纸盒家具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
(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三、分小组研究创作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5、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四、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五、学生制作、展评六、拓展1、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教后记:第 6 课节节虫教学目标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三、看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节节虫的主要结构:头部、身体⋯⋯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四、组织学生欣赏作品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五、完成作业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六、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教后记第 7 课吊饰教学目标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教学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①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②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分析结构。
⑤为什么叫吊饰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①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②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③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
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
悬挂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
)3、看教材,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三、学生完成作业1、确定制作方案: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
2、教师辅导要点: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装饰部分特点突出;创新使用材料。
四、展示作品1、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2、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教后记第 8 课《洗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二、形象感知,分析特征1、教师放映儿童洗澡的录像短片。
学生观看,分析不同洗澡动态,手、脚、身体的动作特征。
2、启发学生回忆、议论洗澡的趣事,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3、教师放映动物洗澡录像短片,学生观看不同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范画,拓宽思路1、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谈感受。
a、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b、这副画表现的是给谁洗澡怎么洗c、你觉得这副画什么地方画得最好2、师: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洗澡学生分小组讨论(汽车、房子、地球⋯⋯)(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四、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