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第2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教育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一,注重学前儿童自发的个别探究文和本 小组探究活动; 第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灵活地渗透于一日生活;
文本
第三,学前儿童科学文教本育活动的地点不局限于教室; 第四,学前儿文童本 科学教育活动中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第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多时间段进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使学前儿童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
• 前者从教师的行为出发,说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做什么
如“为幼儿提供……”“示范……的操作方法” 。
• 后者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幼儿的行为变化,包括以下两 种形式: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 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变 化的结果来设计目标,目标设计中关注的文是本 可观察到的行 为结果。
1.以时间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文本 文本
可简称“时间单元文本”,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 科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中以时间为单位的科学教育目标一般有月科学教 育目标和周科学教育目标。
【案例1】幼儿园小班10月份的科学教育目标
文本
• 学会分类; • 认知自己的五官;
文本
文本
• 知道手的本领,并学会爱惜自己的小手;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一般会按照“小班、中班、大 班”三个年龄阶段划分。(见课本)
【案例1】在对儿童的“分类”这一技能设定目标时: 3-4岁: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文本,挑出物体,归入
一类。
文本
文本
4-5岁:能按照指定的文本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5-6岁: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文本 花儿好文看本喂养小动物
文本 我爱春天 文本
美丽的春天 春天的秘密 春雨 春天穿什么春天的故事书
春天真美丽
春天里的游戏
桃花姐姐 美丽的蝴蝶春天的草地上 春天来 美丽的春天 蝴蝶飞 我眼里的春天 找春天 和柳树做朋友 桃花开了 春天的儿歌和动物做朋友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文本
【概念】“活动目标”一般是指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
文本
文本
文本
记忆发展特点文本
思维发展特点
数概念发展特点
(二)3——6岁儿童的认知特点
感觉发展特点 知觉发展特点
文本
文本
文本
记忆发展特点文本
思维发展特点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倡导终身文教本育,强调“乐
学”、“会学”。
文本
文本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文本
2.懂得爱护环境,不摘花、踩草坪;
文本
3.喜爱美丽的春天,能够用多种形文式本表现对春天的热爱;
4.喜欢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文并本 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 5.发展动手能力,学文本习用多种材料和形式制作;
6.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在人前大胆表现。
活动所需时间:大约六周
春天里的快乐
我们爱春天
春游活动
我和小花
【问题】你会同意哪位老师的观点?你文认本 为“春天来了” 这个活动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文本
文本
文本
科学知识与能力
文本
文本
学文本前儿童 文本 科学教育目标
科学方法和策略
科学情感和态度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表述
(一)教育目标表述的形式
文本
文本
•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文述本形式多种多样。若从教育活动 的主体看,主要有文本两种方式:表述教师的行为和表述幼儿 的行为。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1 2 3
文本
国家幼儿教育总目标
文本 文本
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
文本
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性
文本
我国幼儿教育的总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文其本 身心和谐发展。
文本 文本
(一)0——3岁儿童的认知特点
感觉发展特点 知觉发展特点
【案例】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雨”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雨”
目标:
文本
能充满好奇地观察“水蒸气蒸发”的过程并参与讨论; 文本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文己本 的语言描述雨是如何形成的;
用绘画或陈述的形文本式表现出雨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关系,并 显示出对雨的兴趣。
如果在明确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来制定教学计划、 营造环境、确定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不会更轻松些呢?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要求
1.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文抽本 象
文本
【比较】中班科学活动“地文本球上有什么”目标 A—“培养幼儿观文察本 的能力” B—“在地球仪上,根据不同颜色,指认出高山、平地、 海洋、沙漠” B中所表述的目标就比较具体、明确 ,而A中的表述比 较笼统,不具有活动的指导意义。
科学几乎囊括了生活每个领域——培养科学的态度。
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培养学前儿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育内容的生成性
教师在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文标本的时候要做到
“心怀教育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文本标,接纳儿童的新目
标”。
文本
文本
教育过程的探究性
探究的三个环节:产生疑问-进行猜想-进行验证。
• 知道柔软、坚硬、光滑、粗糙的不同。
【案例2】幼儿园大班4月份第3周的科学教育目标
文本
• 继续发展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文;本
文本
• 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文本意识;
• 了解人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基本的自我调节、保护 健康的方法;
• 了解人类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试验;讨论;讲述等。
综上所述,目标是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向。无论是 制定计划、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还是选择内容和方法、
2.目标是科学教育评价的标准
文本
(1)评价一个活动是否促进了文幼本 儿发展,需要评价 该活动结束时,是否达到文活本 动之前设定的目标。
文本
(2)评价一个教师的活动组织是否有效,需要观察 该教师是否围绕目标开展活动。
文本
如:“能区分小雨、大雨、文本雷雨,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 表现性目标不是事文本先规定儿童在完成某一学习活动后应该
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所 具有的个性化的表现。
如:参观“海底世界”的活动中,“讨论海底世界有趣的 事情”或“表达对海底世界的喜爱”就是表现性目标,而 不是“儿童能够说出海底世界鱼的种类”这样的事先可以 估计的目标。
• 教学计划:根据预定的目标,确定了该活动应该是一个单 元活动,涉及科学、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是由好几 个活动组成的。
文本
• 环境氛围:雨的墙饰、画图工具文、本雨具,要准备实验器材
等材料。
文本
文本
• 内容选择:播放动画《小水滴旅行记》,小实验“人工造 雨”,亲身感受雨,讨论雨,雨具小制作,绘画等。
科学经验是最低层次的科学知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概念】结构是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文本安排。
文本
学前儿童科学文教本 育目标的结构
文本
层
分
次
类
结
结
构
构
层次结构
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
总目标
总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文本
小班科学 教育目标
中班科文学本 教育目标
文本
文本
“动物”单元 的目标
“植物”单元 的目标
【案例2】
小班目标: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文本
中班目标: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文本
大班目标:会运用简单工具文本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
文本
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
一定的创造性。
目标内容一致,体现连续性;但目标难度有差别,体现
阶段性;从整体上说,体现出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 年龄阶段目标可以凸显大班、中班、小班科学活动的儿童 发展差异,提出符合各年龄儿童的活动目文本标,但是它仍不 够具体,依然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文本
• 如:“在成人的帮助下学文会本 使用简单工具”
如何帮助?简单到文本什么程度?具体是指些什么工具?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
文本
【案例】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鸡”的活动目标有三个: 文本
①知道小鸡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 文本
②指导幼儿从头到脚的顺文序本观察小鸡;
文本
③画出小鸡的各种动态。
【思考】该活动的目标表述是否合理?为什么?
总目标
单元目标1
小班目标
中班目文标本
大班目标
文本
文本
单元文目本标2 单元目标3 单元目标N
活动目标1 活动目标2 活动目标3 活动目标N
⑤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 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文本
【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文实本 现的目标。它一般分为 0-3岁、小班、中班、大文班本的教育目标。
既体现学前儿文本童各个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性,又体现 了各个年龄之间的连续性。
大班科学 教育目标
……
单元目标 活动目标
“植树节”活动 的目标
……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文本
【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文本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 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时所应文本获得的发展。它是学前儿童
文本
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的领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