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校内知识周周练第四单元复习卷(无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校内知识周周练第四单元复习卷(无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校内知识周周练
第四单元复习
一、基础训练。

(46 分)
1.看拼音,写词语。

(12 分)
chān fújì diàn gē bǎn bǎo yòu
()()()()guǎ fu quán suōtǎn tèkā chā()()()()sǎng zi shā yǎxiōng yǒng péng pài zhòu méi ()()()()
2.形近字组词。

(8 分)
咆()揪()溅()淋()
跑()锹()键()琳()
3.文学常识填空。

(12 分)
(1)谈歌,原名。

(2)《穷人》的作者是19 世纪中期国作家,他的著作《》被誉为俄国 19 世纪现实的教科书。

其代表作《》以1812 年战争为中心,把众多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构成一部式的壮阔史诗。

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

(3)奥莱尔是国女作家,她的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它以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4.词语释义。

(8 分)
(1)心惊肉跳:
(2)狞笑:
(3)魁梧:
(4)湿淋淋:
(5)忧虑:
(6)沙哑:
(7)嗤笑:
(8)寂静:
5.选择题。

(6 分)
(1)关于《桥》这篇文章的理解错误的是()。

A.小说中的村支书把党员的职责和义务看得异常重要,一心秉守着党员的天职。

B.作品刻画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村支书,其实是针对那些贪污腐化的社会现象,
意在说明父母官就应该时刻为百姓着想,包括牺牲个人利益。

C.小说除了展现无私的高尚品格美,老汉为了百姓安危,甘愿牺牲自我,而小说
结尾的祭奠更给人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

D.在村支书的眼里,党员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为此可以牺牲自己的儿
子,可以看出,他对儿子没有父亲的爱。

(2)关于《穷人》这篇文章理解错误的是()。

A.《穷人》描写了一个在风号浪涌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丈夫归来时,出于
自身的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丈夫归来时,想法也和她一致的故事。

B.作品精细地剖析了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过程,表现出夫妇俩宁可自己吃苦,也
要挽救两个小生命的高尚品质。

C.渔夫妻子桑娜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几乎全部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凸显的,桑娜在
慌乱之中把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感到很惶恐,表现了她胆小怕事,敢
做而不敢为。

D.渔夫是一个内心正直善良的人,在得知邻居西蒙死后,也提议收养孩子,宁可自
己受累,也要帮助别人。

(3)关于《在柏林》这篇文章理解正确的是()。

A.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发出笑声,是因为她们觉得这个老妇人数数的样子非常可爱。

B.文章的最后一句写到车厢里一片寂静的原因是因为乘客觉得,老头的声音过于
大声,吵到了他们,以无声表示反抗。

C.本文多次写到老妇人多次“一,二,三......”是因为这三个数字正是她三个儿子,在她内心深处是对牺牲的三个儿子的无比怀恋,是深沉的母爱。

D.文章首句是为了表现这辆车的人数十分稀少,突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二、课内阅读。

(24 分)
1.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

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
着了。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
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1)上面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什么?(4 分)
答:_ _ __ _ (2)朗读文中画线的部分时应读出渔夫的语气。

(2 分)
(3)文段体现了渔夫夫妇怎样的品质?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6 分)
答:
__ _
__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木桥前,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
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
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
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
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
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文中加点的“蹿”“舔”二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
中哪个地方体会出来?(4 分)
答:
__ __ _ __ _ (2)文段中,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 分)
答:
__ _ (3)小说以“桥”为题,好在哪里?请指出两条理由。

(4 分)
答:__
__ _
三、诗词鉴赏。

(30 分)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请解释词语意思。

(8 分)
①偶书:()②衰:()
③相见:()④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 分)
答:_ _ __
(3)简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6 分)
答:_ _ __ _ __ _ 2.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填空。

(8 分)
李白,字,号。

是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其代表作有《》《》《》等多首。

(2)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李白?(4 分)
答:_ _ __ 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