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
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哲学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 .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
D .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 .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3.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
变自己的形式。
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5.右边漫画中体现的观点属于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朴素唯物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运动
C .社会历史性
D .实践 7.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A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
B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C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只有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悬崖!
D.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与物质辩证统一
8.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9.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这段论述表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C.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0.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回答11~12题。
11.“神九”飞天的巨大成功充分说明
A.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B.人们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12.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我国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这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13.《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 .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14.去年五月前后发生的南方部分地区风雹洪涝灾害已造成10省区
市786.5万人受灾,有的地区和部门有比较成熟的应急预案,损
失就比较小。
这说明
A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
B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 .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5.右侧漫画《生搬硬套》启示我们要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从实际出发
C .发挥主观能动性
D .树立创新意识 1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 .无条件性
B .客观性
C .具体性
D .主观性
17.毛泽东同志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
吃一吃”。
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A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8.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普遍联系是指
A .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B .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C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D .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直接的、具体的
19.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
却不能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 .现实性
B .主观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发展性
20.“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这是中国
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
其中“做
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 .规律是客观的
B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快来穿新衣 本地 实际 外地 经验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1.“学点哲学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这说明哲学
A.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2.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量力而为,尽力而行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23.请看右边漫画《钓鱼执法》。
“钓鱼式执
法”
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违法或犯罪
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行动勾引当事人产生
违法、犯罪行为。
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科学发展观出
发
B.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4.美国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这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随着人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②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月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物质结构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月球存在水这一发现与此前人们认为月球是干旱之地的想法大相径庭。
这揭开了太空探索新的篇章,增强了人们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信心。
材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④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在著名哲学家杨献珍看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实践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领导干部学哲学,只有正确解决了这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才能使党和国家的干部从思想上根本克服主观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的命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其价值。
(1)请简要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具体内容。
(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知识,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的命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
(10分)
27、有这样一个实验:在火中放置一根香蕉。
人用杯子从附近的水缸中取水灭火后拿出香蕉来吃。
猩猩很快学会了。
当人把水缸放倒猩猩经常玩耍的小河对面时,人们发现猩猩并不会从身边的小河中取水,仍走过小桥,从缸中取水灭火。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猩猩并不知道水缸的水和小河的水都是可以灭火的。
(1)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哲理?(6分)
(2)为什么猩猩会有与人不同的行为?(9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发并首次执行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难度大,实施风险高。
许多新的技术要求,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团结奋战、勇于探索、求真务实,艰苦攻关才得以实现的。
材料二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零距离触摸月球的脚步,缓慢而艰难。
在近50年的月球探测史上,成功率不到50%,近年来探月活动的大部分障碍主要集中在探测器上。
虽付出不菲的代价,但人类探月的步伐从未停止并且不断前进。
根据中国探月工程总体规划,2020
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分“绕”“落”“回”三个步骤实施,分别实现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与月面巡视勘察、采样返回等目标。
“嫦娥三号”便执行探月工程“落”的关键任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分析“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的原因。
(9分)
(2)人类为探月付出不菲的代价,有同学认为:所有认识都经历一个先错误、后正确的过程。
请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辨析这一观点。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