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护.
300
760
1小时
15~60分钟
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性。长期接触引起肺水 肿
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接触时间长时引 起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排尿困难
1000
1400
数秒钟
立即
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麻痹而死亡
昏迷,呼吸麻痹而死亡
轻度中毒:接触较低浓度(70~150mg/m3)硫化氢时。轻度中毒 是以刺激症状为主,如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鼻及咽喉 部烧灼感,可有干咳和胸部不适,结膜充血,呼出气有臭鸡蛋 味等,一般数日内可逐渐恢复。 中度中毒:在接触较高浓度(300~600mg/m3)硫化氢时。患者 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头晕、恶心等明显加重,并很快由意 识模糊陷入昏迷:意识丧失,脉搏频弱,瞳孔散大,各种生理 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度中毒:因吸入高浓度的(700mg/m3以上)硫化氢引起。重者 可在吸入后数秒钟内昏迷倒地,似电击样,甚至造成呼吸中枢 麻痹、死亡。病人愈后可留后遗症。
4、硫化氢中毒后的急救注意事项:
抢救人及进入现场救人必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抢救出的中毒人员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急救得法,可以避免死亡事故 的发生。
现场急救原则: ①立即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②发生窒息,而心跳停止者立即施以胸肺复苏术; ③待呼吸恢复时给以吸氧,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H] - 钢中的扩散氢
阳极反应产物: Fe2+ + S2- → FeS ↓ 钢材受到硫化氢腐蚀以后阳极的最终产物就是硫化亚铁,该产物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一种
有缺陷的结构,它与钢铁表面的粘结力差,易脱落,易氧化,且电位较正,因而作为阴
极与钢铁基体构成一个活性的微电池,对钢基体继续进行腐蚀.
2. 湿H2S环境中氢损伤的几种典型形态:
五、硫化氢的腐蚀危害
1、湿硫化氢环境定义:
干燥的H2S对金属材料无腐蚀破坏作用,H2S只有溶解在水中才具有腐蚀性 HG20581-1998《钢制化工容器选用规定》对湿硫化氢环境定义如下: “在同时存在水和硫化氢的环境中,当硫化氢分压大于或等于0.00035
MPa时,或在同时存在水和硫化氢的液化石油气中,当液相的硫化氢含量大
于或等于10×10-6时,则称为湿硫化氢环境”
1)硫化氢的电离 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硫化氢会发生电离,使水具有酸性: H2S = H+ + HSHS- = H+ + S2(1) (2)
2)硫化氢电化学腐蚀过程 阳极: Fe - 2e → Fe2+ 阴极: 2H+ + 2e → Had + Had → 2H → H2↑ [H]→ 钢中扩散 其中:Had - 钢表面吸附的氢原子
四、硫化氢作业场所的防护
1、装置正常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工艺要求,加强平稳操作,防止跑、冒、滴、漏。
装置区安装固定式的硫化氢测报仪并定期效验。
采样点应设计在较空旷的地方,对有硫化氢泄露的地方要加强通风
措施,防止硫化氢的聚集。
对有硫化氢的容器、管线阀门等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
做分析的酸性气余气,应在通风橱里排空,或以碱液吸收,严禁随
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表
硫化氢浓度 (mg/m3) 0.035 0.4 4~7 30~40 70~150 1~2小时 接触时间 毒性反应 嗅觉阈,开始闻到臭味 臭味明显 感到中等强度难闻的臭味 臭味强烈,仍能忍受。是引起症状的阈浓度 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入2~15分钟后嗅觉疲 劳,不再闻到臭味
1)氢鼓泡(HB) 2)氢致开裂(HIC) 3)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SSCC) 4)应力导向氢致开裂(SOHIC)
酸性环境中氢损伤的几种典型形态
(1)氢鼓泡(HB, Hydrogen bubble)
是介质中的原子氢扩散到金属内部,在空穴、夹杂、晶界、 位错等缺陷处可聚集形成分子氢,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还可
意排放。
现场设置风向标。
2、进入设备内部检修作业注意事项:
进入设备、容器进行检修,一般都需经过吹扫、置换、加盲板、检测 合格、办理进入设备容器作业许可证才能进入作业。
作业人员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学会人工急救、防护用具、照明及通 讯设备的使用方法。 进设备、容器工作,一次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应有医护人员在场。 采用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保证氧含量19.5—23.5%。 拆卸法兰时,在松动之前,不要把螺丝全部松开,严防有毒气体大量 泄出。
三、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眼、上呼吸道粘膜有较强的 刺激,易引起急性中毒。硫化氢浓度低时,发生头昏、头痛、恶
心、呕吐。硫化氢浓度高时,吸入大量可使意识突然丧失、昏迷、
窒息而死亡。由此可见硫化氢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人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最低浓度。 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增长成正比,但当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 反而减弱。在高浓度时因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 存在,故不能依靠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危险浓度出现。
3、进入事故现场的注意事项:
发现硫化氢浓度高,要先报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能进入现场和 处理。
当中毒事故或泄露事故发生时,需要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处理,这
时必须做到: 1)发现事故应立即呼叫或报告,不能个人贸然去处理。
2)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有二人以上的监护。
3)进入塔、容器、下水道等事故现场,需携带好安全绳。有问题应 按联络信号立即撤离现场。
能与材料中碳化物中的C和硫化物中的S元素发生反应,形成
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护
二、硫化氢的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毒性气体。分子量34.08, 分子式H2S。比重1.19,沸点-60.2℃,熔点-83.8℃,自燃点 260℃,溶于水,0℃时100ml水中可溶437ml硫化氢,40℃时, 可溶180ml硫化氢。也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原油中。溶于水后 生成氢硫酸。 2、化学性质: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爆炸。爆炸极 限为4.3~45.5%(体积)。它能使银,铜及其它金属制品表面腐蚀 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