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常见的病因精品课件
13
14
现场判断与呼救 判断
呼救
呼救
检查脉搏时要观察呼吸、咳嗽、 运动,检查时间不应超过10秒!!
15
C--胸外心脏按压compression
≥5cm
胸部中央(两乳头与胸骨连线处)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各占50%
16
A--开放气道(Airway )
心肺复苏(CPR)
1
心跳骤停(SCA)常见的病因
心脏疾病:急性冠脉综合症(﹥80%)、心衰、心肌病、
心内膜疾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恶性心律失常等 非心脏疾病:肺栓塞、中毒、溺水、触电、电解质失衡 其他:手术及诊疗操作、迷走神经刺激反射、麻醉意外。
Brugada综合症发现者
2
SCA表现为4种类型
5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时间关系
心跳骤停1min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跳骤停4min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跳骤停6min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跳骤停8min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 心跳骤停10min内--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6
2005
2010
9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010指南》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更改如下:
1、心脏骤停患者可能出现 癫痫症状或濒死喘息,施救者可能无法分辨。
提高对心脏骤停的识别能力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在检查反应时,应快速检查呼吸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
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 超过10秒,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
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 无脉室速 pulseles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无脉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 心室停搏(cardiac arrest Ventricular asystole)
10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3、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
4、进一步强调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5、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C-A-B而不是 A-B-C)
6、按压速率从大约100次/min
至少100次/min。
7、成人的按压幅度4~5cm
至少约 5cm。
8、继续强调缩短按压→电击→按压之间的时间。
8
2010指南生存链的变迁
2010年AHA ECC Adult Chain of Survival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recognition,activation 2、尽早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Early CPR 3、尽快除颤 Defibrillation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Integrated post–cardiac arrest care
9、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
11
基础生命支持程序改变
A Change of BLS From A-B-C to C-A-B
2005年指南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2010年新指南
C—胸外心脏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12
高质量心肺复苏是什么?
1、按压速率至少为100次/min: compression rate at least 100/min 2、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 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约
或坐位的胸部冲击法;仰卧位的胸部按压)1819来自20三、人工呼吸
口对口; 口对鼻; 口对导管、面罩; 球囊面罩装置通气; 气管内插管;
21
人工呼吸
2010指南单一施救者对成人、儿童和婴儿施行急救时建议
30:2按压吹气比並未变动;。 持续建仪急救人工呼吸的吹气约持续1秒,明显胸廓隆起; 8~10次/min频率提供急救人工呼吸。确认高级呼吸道裝置
的位置后,可以继续胸部按压(速率至少100次/min)且不 再配合同期周期。
EC法
22
人工呼吸
E
23
Combitube管(放置于口咽腔, 可不加选择地隔离气道用于通气)
为5 cm,婴儿约 4 cm) compression depth 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complete chest recoil 4、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Minimizing interruptions 5、避免过度通气 ; Avoiding excessive ventilation
1970年为24 h, 1976年为6 h,目前改为<1h。 心脏性猝死: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在原来有
或无心脏病的患者。91% 以上是心律失常。
4
器官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
大脑 4~6 min 心肌30min 小脑 10 min 脊髓45min 丘脑 15 min 肝 1~2h 脑干 20~30min 肺 1~3h
其中VF最为常见,如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VF的复苏 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心室停搏的复苏成功率仅为1%左右。
3
临床的几个概念
心脏骤停 :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偶有自行恢复,但多数死亡。 猝死:指看来健康的人、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患者,突然发生的非
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WHO规定其从发生到死亡的时间:
1、仰头抬颏法
2、托颌法:适应于怀疑颈
损伤患者,仅医务人员使用。
17
开放气道-异物清除
首先清除口腔内可视的异物(如假牙、呕吐物等)怀疑有 气道异物者立即鼓励患者咳嗽外,采用Hemilich法:
1、清醒者:患者立位或坐位的腹部冲击法; 2、昏迷但有心跳的病人:仰卧位的腹部冲击法; 3、心跳停搏、妊娠后期、身体肥胖病人:胸部冲击法(立位
心跳停止时间临床表现
出现头晕(3 s)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伴全身抽搐(10-20s)面色苍白或紫绀 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立即出现) 呼吸没有(30s) 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 双测瞳孔散大(30-40s) 大小便失禁(60s)
癫痫症状或濒死喘息!
7
溶栓前
溶栓后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