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学题库

儿科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生儿期。

2.围生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5.学龄前期。

6.学龄期。

7.青春期。

(二)多选题【A型题】1.小儿年龄分期中,哪项是正确的:A.新生儿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B.围生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7天;C.婴儿期,生后至满2岁之前;D.幼儿期,生后满1岁至满3岁之前;E.学龄前期,生后5岁至满7岁之前。

2.新生儿期是:A.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6天为止;B.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7天为止;C.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D.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9天为止;E.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30天为止。

3.婴儿期是:A.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为婴儿期;B.从出生到满2周岁以前为婴儿期;C.从出生到满3周岁以前为婴儿期;D.从出生到满4周岁以前为婴儿期;E.从出生到满5周岁以前为婴儿期。

4.新生儿的特点是:A.由于从母体得来的抗体,适应能力强,发病率低;B.由于母乳有抗体,可以抵抗各种感染;C.由于从母体得来的抗体消失,易患各种感染;D.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E.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素和能量需要量大,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5.*婴儿期的主要特点是:A.营养需要量大;B.抵抗力强;C.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D.发病率低;E.疾病预后好。

6.幼儿期的主要特点是:A.抵抗力增强;B.营养需要量大;C.发病率低;D.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E.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

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的4周为新生儿期。

2.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足天。

3.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为婴儿期。

4.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

5. 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第4年)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6. 学龄期:从6~7岁入小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称为青春期。

第二章生长发育(一)填空题1.生长发育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2.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_________。

4. 小儿出生体重平均为______,1岁时体重为_______,2岁时体重为________。

5. <6月体重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7~12月体重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2~12岁体重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________,1岁时身长为_________,2岁时身长为_________。

7. 2~12岁身高的估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

8. 小儿出生时头围约_______,1岁时为_______,2岁时为________,5岁时为________,15岁时接近成人,约为_____________。

9.小儿体重增长速度有2个高峰,第1个高峰在______,第2个高峰在_______。

10.2岁后身高平均每年增加_______,上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________。

11.新生儿胸围平均为______,头胸围相等的年龄是_____。

12.前囟闭合的年龄是_______,后囟闭合的时间是_______,骨缝闭合的时间是________。

13.前囟饱满示_______,前囟凹陷见于________,前囟早闭见于________。

14.4岁小儿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为________。

骨龄超前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

15.骨龄落后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乳牙____个,______时尚未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最晚________时出齐。

17.握持反射______而消失,______前小儿肌张力较高,克氏征可为阳性,_______时巴氏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18.小儿______时能抬头,______时能坐,________时能走。

19.小儿______时咿呀发音,______时能发出“爸爸”等复音,_______时能叫出物品名字。

20.上部量指的是___________,下部量指的是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

2.骨龄。

3.生理性体重下降。

4.坐高。

5.指距。

6.学习障碍。

(三)选择题【A型题】1.10个月的小儿标准体重是:A.6.2kg;B.7.5kg;C.8.5kg;D.9.0kg;;E.9.6kg。

2. 2岁小儿的标准体重(kg)是:A.9;B.9.5;C.10;D.10.5;E.12。

3.3岁小儿的标准身长(cm)是:A.85;B.87;C.89;D.91;E.93。

4.3个月小儿标准头围是:A.34cm;B.39cm;C.47cm;D.45cm;E.48cm。

5.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A.6~8个月;B.8~10个月;C.10个月~1岁;D.1~1.5岁;E.1.5~2岁。

6.1岁小儿乳牙数应为:A. 6~8颗;B.8~10颗;C.10~12颗;D.12~14颗;E.14~16颗。

7.开始出第一颗恒牙的年龄是:A.4岁左右;B.5岁左右;C.6岁左右;D.7岁左右;E.8岁左右。

8.乳牙出齐的最晚年龄是:A.1岁;B.1.5岁;C.2岁;D.2.5岁;E.3岁。

9.5岁小儿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A.2个;B.3个;C.4个;D.5个;E.6个。

10.骨龄超前见于:E.生长激素缺乏症;F.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G.肾小管酸中毒;H.甲状腺功能减低症;E.以上都不是。

11.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E.生后最初6个月;F.6个月至1岁;G.1~2岁;H.2~3岁;E.以上都不是。

12.2岁后身高平均每年增加:A.1~2cm;B.2~3cm;C.3~5cm;D.5~7cm;E.7~9cm。

13. 小儿机体发育所遵循的规律是:A.是一个连续平均的过程;B.年龄越大发育越快;C.婴儿期发育最快;D.各系统发育快慢一致;E.以上都不是。

1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A.由下到上;B.由远到近;C.先会用全掌抓握,而后能用手指抓握;D.先会画图,后能画直线;E.由复杂到简单。

15.头围和胸围相等的年龄是:A.10个月;B.1岁;C.2岁;D.3岁;E.4岁。

16.前囟的正确测量方法是:A.对角连线;B.对边中点连线;C.邻边中点连线;D.周径长度;E.以上都正确。

17.小儿骨骼发育中,正确的是:A.前囟最晚闭合的年龄为8个月;B.后囟一般闭合的年龄在出生后3周;C.颅缝一般闭合的年龄为1个月;D.腕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为1岁;E.上下部量相等的年龄为12岁。

18.头围测量方法是:A.枕后到额部中央绕头一周;B.枕后结节到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绕头一周;C.枕后结节到眉弓上2cm绕头一周;D.枕后结节到眉间绕头一周;E.枕后沿耳边到眉间绕头一周。

19.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平均出生体重3kg;B.出生时平均身长50cm;C.出生时平均头围40cm;D.出生时胸围32cm;E.出生时前囟约1.5~2cm。

20.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握持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2岁以下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D.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E.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二、答案(一)填空题:1.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遗传,性别,营养,疾病,孕母情况,生活环境。

3.总重量。

4.3kg,9kg,12kg。

5.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6(kg)+月龄×0.25(kg),年龄×2+7(或8)(kg)。

6.50cm,75cm,85cm。

7.年龄×7+70cm。

8.33~34cm,46cm,48cm,50cm,54~58cm。

9.婴儿期,青春期。

10.5~7cm,12岁。

11.32cm,1岁左右。

12.1~1.5岁,6~8周,3~4个月。

13.颅内压增高,极度消瘦或脱水,小头畸形。

14.5个,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5.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肾小管酸中毒。

16.20个,12个月,2.5岁。

17.随年龄增长,3~4个月,2岁以下。

18.2个月,6个月,1岁。

19.3个月,7个月,12个月。

20.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二)、名词解释:1.生长: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

两者紧密相关。

2.骨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和部位有规律的出现,可反映长骨的生长发育成熟程度。

3.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3%~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4.坐高:是由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高度。

5.指距: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间的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

6.学习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

(三)选择题:1.C2.E3.D4.B5.D6.A7.C8.D9.E 10.B11.A 12.D 13.C 14.C 15.B16.B 17.E 18.B 19.C 20.C(陈兰举)第三章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一)填空题1.基础计划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婴儿每分钟呼吸次数_______,脉搏次数_______,收缩压_______,心左界_______。

3.脑膜刺激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重低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轻度脱水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为______,中度脱水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为______,重度脱水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为______。

6.儿腹泻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是______。

7.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______,等渗性脱水血清钠______,高渗性脱水血清钠______。

8.轻度脱水补充累积损失量______,中度脱水补充______,重度脱水补充______。

9.脱水程度的临床评估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方面。

10.显性失水途径包括)______、______两方面。

11.低钾血症的体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