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1)》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1)》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大部分同学对美术作品了解的较少,甚至于不会去主动鉴赏美术作品,并不了解鉴赏美术作品活动。

在第二单元中通过对中西美术经典作品的比较。

在此基础上大家对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角度有了进一步的需求。

大部分同学只是对美术作品喜欢就认为是鉴赏美术作品了,其实是错误的。

他们仅仅只从色彩和像与不像去判断作品的好坏。

进入第三单元对美术作屏风格特点的描述,侧重中西美术历史中重要时期的总特点,为大家对美术作品、美术家个体的认识,提供一个宏观的背景。

本课通过对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激起对美术鉴赏的学习热情,然后逐一进入学习鉴赏美术作品。

但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也有他们有利的一面,那就是现在学生见多识广,求知欲强,对新鲜事务接受能力强,再加上现代媒体的普及,老师如果能够抓住本课学习的要点,还是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

由此看来,能否围绕教学目标讲好本课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情而不是单凭课本内容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且既简练又要点明确的完成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了解后印象主义的绘画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鉴赏具体的现代艺术作品,以及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影响。

2. 内容结构:
本课由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首先对后印象主义给予一个时间上的界定及其画派特点和代表画家。

第二部分简述了现代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部分代表性的流派,但没有很具体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
1、掌握后印象主义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作品特点。

2、掌握现代派美术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大量的流派,而这些流派又涉及丰富复杂的背景知识,认识现代美术的双面性。

(四)教具:多媒体设备、后印象派典型作品幻灯片、现代派部分作品幻灯片学具:导学案、纸、笔
二、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现代科学的发展,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传入,大大刺
激了单一化发展的西方美术;在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下,一批画家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艺术上不满足于客观事物的再现,而着重于内心的“自我表现”;于是产生了西方现代派。

(展示课件,引入课题。

)以后,‘后印象主义’便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这里的塞尚、凡高、高更等。

开创了西方现代美术的历史。

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述新课
引导学生看屏幕作品《自画像》《向日葵》《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静物》三幅作品。

引导提问: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画面上描绘的景物是否忠实与自然?风格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

(1)脱离了自然(2)风格不同。

师总结:以上我们看到的作品,就是西方后印象主义画派(板书:一、后印象主义。

特点)的典型代表作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如同学们所观察到的,画面脱离了对自然现象的依赖,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的形象和色彩。

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他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

之所以被称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的原因。

后印象主义实际上是个大杂烩,风格根本不同。


后印象主义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我们又如何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呢?下面
我们就凡高、高更的作品走入后印象主义的内心世界吧!
梵高,出生与牧师家庭,4 年后,凡高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
的支持者与崇拜者,梵高卖过画,做过画廊的店员,牧师,但他因心地太善良,
过度帮助矿工,被解雇。

梵高27 岁时才开始绘画,在短短十年间, 绘画了800
多幅油画和1000 多幅素描。

1885 年,受他的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凡高完
成了他的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喜欢画农民,后来认识了高更,因性格上
的差异和艺术上的分歧经常争吵,出现了“割耳事件”,再后来,梵高精神上
有了问题,最后完成《麦田与乌鸦》后开枪自杀。

梵高一生内心复杂的,勤奋的,积极的,心地善良的,穷苦的,孤独的。

(播放凡高作品)梵高——这个名字让你想起什么?金色的向日葵、燃烧
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
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底层最深
的呐喊。

正如他所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
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
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凡高的《星月夜》是一幅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的作品。

画家以奔放的,类似火
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

简要介绍高更作品。

师总结:(板书:意义)从以上作品看来,后印象主义抛弃了传统的包括
印象主义的客观性和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转而转向更高的对形式结构、色彩的
情感表现。

应该说,正是后印象主义,把绘画与真实终于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与现
实真实并行存在的的艺术现实了。

并产生了以批又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杰作,为我们展现了西方艺术史上最绚丽,辉煌的一页,从而开创了西方20 世纪现
代艺术新纪元。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要到哪里去》
一幅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油画作品。

画面长达四米半,从左到右依次向我们
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时间流逝和生命消失的过程。

画面的右端,地上躺着一
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代表着生命的诞生和开始。

中间一个正在伸手采摘果子的青年,代表生命的成长和成熟。

画面的最左端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代表着生命的死亡和
终结。

画上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过程和状态。

其中成双成对的
男女,代表着爱情以及生活;一个独自深思的女人,象征着人类自我的反省。

背景中的偶像象征着人类的精神信仰。

整个大地代表母亲,它孕育了一切生命,又终
结了一切生命,使它们最终又回归到她的怀抱。

画中的树木花果、动物——一切的
生命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一去不返。

画面左边的白鸽是死后的灵魂象征.(展示:二、现代派美术)
学生观察蒙可、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的作品,并思考一下问题:
你所看到的作品。

美不美?像不像?真不真?
马蒂斯,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特点:色彩高纯化、形象单纯化,有儿童画特点以及效果装饰化。

蒙克,表现派的代表人物。

通过这一切夸张扭曲的变形,强烈炫目的色彩对比,
把人物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渲染得入木三分,达到了画家的创作目的。

讨论回答:对比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有什么共同点:
都强调主观情感,,以粗犷的线条,强烈对比的色彩
毕加索,立体派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并以多角度来描绘对象,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以及对这种形象立体的分析。

抽象派摆脱客观形象的约束,利用语言符号直接进行创作,认为形、色等如同音乐中的音符一样,画家可以在情绪的驱动下进行自由组合、变换,使其更纯粹的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

分为热抽象与冷抽象。

代表画家:康定斯基、蒙德里安
未来派画家们所追求的是隐喻式的主题和不同视象的同时并存,表现的是「速度」和「进行」,现代生活的「动荡」的感觉。

代表:冈察洛瓦
超现实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的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代表:达利
由上可见,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也不是奥妙莫测的,我们应该用一个正确的观点
去对待,拓宽思路,提高审美素养和鉴别能力。

(四)小结:
师总结:这就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在十九世纪先后产生的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内容纷繁复杂,形态千
姿万变,手法奇特的“现代主义美术”。

其最大特点是努力突破以至完全摆脱或否定
西方写实美术的传统,强调表现美术家的主观精神和艺术形成方面的种种探索。

主要流派(板书:主要流派)有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
义等。

此外,还有行动派、观念派、风格派、借实主义等等。

“西方现代美术”已为人类
艺术世界构筑了一座庞杂的令人眼花缭乱、思幻莫测的艺术迷宫。

该如何看待当今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美术?意义何在?(板书:意义)确实有相当数量的
作品画面模糊,变形,甚至荒诞离奇,令人不可思议,表现了部分流派的唯心
主义艺术趣味和颓废思想;但更多现代派艺术家通过创作体现他们的叛逆性格,强调自身的价值,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也创造了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艺术
表现方法和新材料。

(五)作业:
选择一幅你喜欢的现代派作品,仔细观察并试着分析一下自己的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