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IS2 IS1
Y1
Y2 Y
AD1
AD2
Y1 Y2
Y
小结: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总需求 曲线的影响
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 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
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4
财政政策(IS移动)导致AD移动
过程:g↑、t↓→IS右移 r
→y↑、若P不变 → AD右
在古典区域:IS曲线的移动不能移动AD曲线:扩张性财 政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极大,以至于总需求不变。 (结 合图形)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增加政府支出, IS右移。
r
r2 r1
在原价格水平下
,形成新均衡,
利率升高,收入
增加。
P
相同价格下,收 入增加后AD曲线
P1
右移。
E2 E1
LM(P1)
劳动s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W
实际工资率高,劳动供给量大;
( P
) 0
实际工资率低,劳动供给量小。
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O
W NS NS ( P )
N0 N1 N
43
3、劳动市场均衡
Nd N s
N
d
Nd
(W P
)
N
s
Ns
(W P
)
润的机会。反之,利润会 O
减少。
利润
N0
Pf (N,K)
工资 总额WN
N
37
微观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 MRP = MFC。 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由于MR = P,所以
MRP = MR·MP = P ·MP = VMP VMP 称之为边际产品价值,是MRP的一个特
例,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 边际产量的乘积。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的条件: VMP = W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VMP即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 倾斜W 的曲线。
A
W1
B
W2
C
W3
VMP
O
L1
L2
L3
L
图8-1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MPL ∙P = MRP = MFC = w
W MPL P
劳动的边际产量
实际工资率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 x-m与P负相关
11
∵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即AD = c + i + g + (x-m), 且c、i、x-m均与P负相关
∴ AD与P负相关。
即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是负数,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2
价格水平导致的总需求变化的其 他效应
税收效应: P↑=> 名义收入↑=> T↑=>YD↓=> C↓,I↓=> AD↓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教学目的: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形状 与基本含义,了解总供求曲线的得出过程,掌握总供求的 均衡模型和总供求曲线移动产生的效应,掌握用总供求模 型去分析经济波动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1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简单凯恩斯模型 IS-LM模型 AD-AS模型
2
简单凯恩斯模型
➢ 又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研究在利率和价格水平都不变的条件下,使
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 独立地研究产品市场,实质上属于总需求分
析。因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由利率联系 起来的。
3
IS-LM模型
➢ 又称“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它研究了在利率可变,价格水平不变的条
P1
D2
P2
AD
Y1 Y2
Y
18
AD曲线的经济含义
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国总产出水 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
表明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反映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 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 平水平这样一个传导机制。
三、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及其移动

r e 1 y
d
d
Hale Waihona Puke r ky 1 M h hP
15
方程式联立,消去r。则所求得的y的解式一般 包括P这一变量,即:
y Md 1 h eh h h kd P h h kd
该解式表示了不同价格(P)与不同的总需求 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
16
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35
二、劳动市场均衡理论(完全竞争的要 素市场)
1.劳动需求函数
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36
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 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
N0,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 y
于实际工资,此时,利润 最大。
企业就业低于N0时,劳动 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 工资,因而存在着增加利
W
Nd Nd ( P )
W
Nd 表示劳动需求量 P
W/P为实际工资
W ( P )0
Nd 与W/P成反方向变 W 动关系,即劳动的需求 ( P )1
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减函
数。
W Nd Nd ( P )
N0
N1 N
42
2.劳动供给函数
Ns
Ns
(W P
)
(W ) P
N
为劳动供给总量。
(W )
P1
过程:M↑→LM右移
r1
→y↑,若P不变→AD
右移。反之亦然
O
结论:扩张性货币政策 P
使AD上升;反之亦反 是。
P0
O
E E’ y0 y’
LM’
IS y
E’
E AD AD’
y0 y’
y
26
结论: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 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产 出水平增加,于是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r2
E2
IS’
IS
0
Y1
Y2
Y
P
P1
D1
P2
AD’ D2 AD
0
Y1 Y2
Y
2、AD曲线的移动
在中间区域:任何移动IS、LM曲线的因素,都将移动AD 曲线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AD右移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AD左移
在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移动不能移动AD曲线:货币 供给的增加,不会降低利率,增加投资,从而增加总需 求。(结合图形)
1、决定AD曲线斜率大小的因素
第一,IS曲线的斜率。同方向
货币政 策效果
越大
i越大 IS斜率绝对值越小,越平坦 AD越平坦
c越大 IS斜率绝对值越小,越平坦 AD越平坦
第二,LM曲线的斜率。反方向
货币政策 效果越小
h越大 LM斜率绝对值越小,越平坦 AD越陡峭
r r1
E1
LM(P1)
LM(P2)
由于劳动市场上的就业量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确定的,在 探讨劳动市场供求关系之前,区分名义工资(W)与实际 工资(W/P)是必要的。名义工资W就是以货币单位表示 的一定数额的工资。实际工资(W/P)是根据物价水平调 整后的工资,它衡量了工人提供单位劳动所赚到的具有不
变购买力的收入 。
41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投入经济社会的所有经济资 源,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等。
按照价格在不同时期变动的情况,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与 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即长期总供给曲线和 短期总供给曲线。
29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1.宏观生产函数的概念: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 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
5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及总需求函数 1.总需求:
总需求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 主体按一定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 劳务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 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AD=C+I+G+(X-M),其中国内需求=C+I+G, 简称内需。domestic demand
6
件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 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 重点分析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属于总需求分析。
4
AD-AS模型
➢ 又称“完全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研究在利率和价格水平都可变的条件下,
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 入是如何决定的。 ➢ 引入了劳动力市场和总生产函数,重点分 析了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对总供给乃至宏 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 还进行了总供给分析。
2.总需求函数: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考察产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水平与国民 收入的对应关系。
函数表达式:Y=AD=f(P)
函数关系: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呈反?正? 向变动
7
3.总需求量与单个商品的需求量的区 别
总需求量是指总支出,而单个商品的需求量是 指具体商品的数量;
27
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与宏观生产函数 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三、货币工资、实际工资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 四、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及其推导 五、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推导 六、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 社会的收入总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 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的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