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加几
导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掌握8、7加几的算理。
难点:正确计算8、7加几的加法。
导学
方法
与
手段
方法:引导观察法 练习法
手段:实物投影仪
本节
教材
分析
这部分主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把9加几的计算方法迁移到8、7加几中来,并学会正确进行计算。
使用
教材
构想
前面学习了9加几,用凑十法来计算,不仅学会了新的方法,也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本课学习8、7加几,巩固了旧知,又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3)导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ﻫ 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三、反馈练习,达标检测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
水屯营小学导学设计首页
课题
8、7加几
课型
新授
计划课时
1
备课时间
课时
导学
目标
(三维)
1、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⑥8+7=7+3+5=15。ﻫ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课时导学流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补 充
课堂变化及处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时导学 尾页
课时导学流 程授课时间:
教师行为
学 生 行 为
补 充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一、激趣导入,认定目标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ﻫ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
1、导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2、电脑出示"7加几"的题目。
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ﻫ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汇报展示,点拨提升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ﻫ(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ﻫ 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ﻫ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2、导学小棒图。ﻫ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ﻫ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
四、回扣目标,收获反思
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学生完成后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
1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⑤8+7=8+2+5=15。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指名说一说。
指名交流。
课时导学 流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补 充
课堂变化及处理
3、(1)导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9和1凑满
指名学生说出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交流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ﻫ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