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肌钙蛋白T 检测” -- 检验及临床需关注的问题
文/ 检验部吴静宜
2016年7月5日上午11时检验部主任谢华斌受心内科住院总李桂阳医师邀请,为心内科全体医生进行授课,会议主题为“高敏肌钙蛋白T 检测――检验及临床需关注的问题” 。
介绍高敏肌钙蛋白T 检测的临床应用优势,目前该项目关注和争论的最新焦点,使这一心脏标志物的检测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谢主任开门见山,从高敏肌钙蛋白T 的定义,临床应用优势以及现如今国际上高敏肌钙蛋白T 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解读。
高敏肌钙蛋白T 的临床应用主要在三方面:1.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损伤。
2. 可用于临床分型。
3用于ACS(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危险分层。
hs-cTn 检测以其高敏感性的优势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
高敏感肌钙蛋白检测临床应用的优势主要有1.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在症状出现的最初几小时,一般很难通过传统cTn 检测确定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其局限性在于检测敏感度较低,且需延时6〜12 h,多次
采集血样进行测定才能确诊。
hs-cTn检测能明显缩短确诊时问,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2.改善ACS 的早期危险分层与预后评估:近来研究表明,hs-cTn检测不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更敏感,而且
对ACS早期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也很有帮助。
3. hs-cTn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使更多以前诊断为UA 者诊断为NSTEMI ,以利于更早更积
极地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也使识别慢性结构性心肌损伤成为可能。
但目前在我国临床工作中医生对何时进行检测,如何对其结果进
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存在诸多疑问。
谢主任通过实例为医生们讲解了《高敏感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hsTnT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临床指南推荐3小时连续检测,3小时内第二次测定对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接近100%。
这一最新进展为临床病人带来福音,应用hs-cTn 可使心肌损伤(包括AMI )的诊断提早。
但临床上引起cTn 检测结果增高的原因有多种。
cTn 增高提示心肌损伤,心肌损伤的病因应结合临床情况分析。
以前,临床通常需等约6 h,观察cTn 的有意义增高。
如今采用高敏感的方法检测cTn, 只需3 h 就可检测到有助于临床诊断AMI 的cTn 增高。
但如何看待一些略高于第99 百分位值的患者成为困惑临床医生的问题。
如将参考范围上限(URL)定义为表面健康人群第99百分位值,理论上就有1%的表面健康人的cTn 高于这一数值。
cTn 增高只表明可能存在心肌损伤的病理机制,引起心肌损伤的病因还需根据临床情况判别。
一般认为,连续观察到cTn 增高或降低的变化是提高ACS 诊断特异性的关键之一,不能仅靠单一第99百分位值或ROC 曲线的最佳点。
动态观察两点间的变化率有助于提高cTn 的ACS 诊断价值(临床特异性)。
最后,谢主任为大家进行总结,肌钙蛋白检测已成为各种指南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准” 。
hsTnT 检测可检出正常Tn 水平缩短到Ml诊断时间〜3 h, 3、时内第二次测定对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接近100%。
现已在提1 小时分诊。
在稳定型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