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中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中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有一灯泡标有“6V 3W ”的字样,源电压为9V ,内阻不计.现用一个28Ω 的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试分别就连成如图所示的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求:(1)它们的电流、电压的调节范围;(2)两种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允许电流;(3)当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种电路的效率.【答案】(1)0.225~0.75A a :,2.7~9V 00.75A b ::,0~9V (2)0.5A a :0.75A b : (3)66.6%a : 44.4%b : 【解析】【详解】 灯泡的电阻212L U R P==Ω (1)a.当滑动端在最左端时电阻最大,则最小电流:min 9A 0.225A 1228I ==+ 当滑动端在最右端时电阻最小为0,则最大电流: max 9A 0.75A 12I == 则电流的调节范围是:0.225A~0.75A灯泡两端电压的范围:0.22512V 0.7512V ⨯⨯: ,即2.7~9V ;b.当滑动端在最左端时,灯泡两端电压为零,电流为零;当滑到最右端时,两端电压为9V ,灯泡电流为9A 0.75A 12= 则电流的调节范围是:0~0.75A 灯泡两端电压的范围: 0~9V ;(2)a.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允许的最大电流等于灯泡的额定电流,即为0.5A ; b.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允许的最大电流为0.75A ;(3)a.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的电流为0.5A ,则电路的效率:000013=10066.60.59P IE η=⨯=⨯ b.可以计算当灯泡正常发光时与灯泡并联部分的电阻为x 满足: 6960.528x x -+=-解得x =24Ω此时电路总电流 60.50.75A 24I =+= 电路的效率 000023=10044.40.759P IE η=⨯=⨯ 2.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 =6 V 、 内阻r =1 Ω,A 、B 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 A =2 Ω和R B =1 Ω,小灯泡的U -I 图线如图乙所示,求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为多少?【答案】0.75 W(0.70 W ~0.80 W 均算正确);10.5 W(10.1 W ~10.9 W 均算正确)【解析】【详解】设小灯泡两端电压为U ,电流为I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U +(I+) (R A +r )代入数据有U =1.5-0.75I作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交点所对应的电压U =0.75 V(0.73 V ~0.77 V 均算正确)电流I =1 A(0.96 A ~1.04 A 均算正确)则灯泡的实际功率P =UI =0.75 W(0.70 W ~0.80 W 均算正确)电源的总功率P 总=E (I+)=10.5 W(10.1 W ~10.9 W 均算正确)3.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 保持不变.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电流表的示数为I 1,电阻R 1的电功率为P 1,电阻R A 的电功率为P A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 时,电压表的示数U 2为2V ,电流表的示数为I 2,电阻R B 的电功率为P B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位于最右端时,电阻R 2的电功率为8W .已知:R 1:R 2=2:1,P 1:P B =1:10,U 1:U 2=3:2.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U ;(2)电阻R 2的阻值;(3)电阻R A 的电功率P A .【答案】(1)U=12V (2)R 2=2Ω (3)4.5W【解析】(1)已知: U 1∶U 2=3∶2R 1∶R 2=2∶1由图甲、乙得:U 1=I 1(R 1 + R 2 )U 2=I 2 R 2 解得:12I I =12已知:P 1∶P B =1∶10由图甲、乙得:P 1 = I 12R 1P B = I 22R B解得:R 1 =25R B 由电源两端电压U 不变 I 1(R 1+R 2+R A ) = I 2(R 2+R B )解得:R A =9R 2 由图乙得:2U U =22BR R R + U 2=2V 解得:U =12V(2)由图丙得:2U U '=212R R R + 解得:U 2' = 4VP 2=8WR 2 =222U P '=2(4V)8W= 2Ω (3)由U 1∶U 2=3∶2解得:U 1=3VU A =U -U 1=9VR A =9R 2=18ΩP A =2A AU R =4.5W 【点睛】本题是有关欧姆定律、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题目.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电路的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出各种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图,同时要注意在串联电路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解决.4.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一段横截面积为S 、长为l 的金属电阻丝,单位体积内有n 个自由电子,每一个电子电量为e .该电阻丝通有恒定电流时,两端的电势差为U ,假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均为v .(1)求导线中的电流I ;(2)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线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为了求解在时间t 内电流做功W 为多少,小红记得老师上课讲过,W =UIt ,但是不记得老师是怎样得出W =UIt 这个公式的,既然电流做功是导线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那么应该先求出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场强,即E =U l ,设导体中全部电荷为q 后,再求出电场力做的功U W qEvt q vt l==,将q 代换之后,小红没有得出W =UIt 的结果. a. 请帮助小红补充完善这个问题中电流做功的求解过程.b. 为了更好地描述某个小区域的电流分布情况,物理学家引入了电流密度这一物理量,定义其大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量.若已知该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j ,导线的电阻率为ρ,试证明:U j lρ=. (3)由于恒定电场的作用,导体内自由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但定向移动的速率远小于自由电子热运动的速率,而运动过程中会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发生碰撞从而减速,因此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随时间变化.金属电阻反映的是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与不动的粒子的碰撞.假设自由电子连续两次与不动的粒子碰撞的时间间隔平均值为t 0(这个时间由自由电子热运动决定,为一确定值),碰撞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全部消失,碰撞时间不计.请根据以上内容,推导证明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率与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无关.【答案】(1)I neSv = (2)见解析 (3)电阻率202m ne t ρ=为定值,与电压无关. 【解析】(1)假设在ts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总电量为q,则:q=Vne 其中ts内,通过横截面所以电子所占体积V=S v t所以q=S v net根据电流的定义,得:q It==neS v(2)a.如图所示,根据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U UEl vt==所以在ts内,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UW qEl qEvt q vt qUvt====其中q It=,带入上式得W IUt=b.根据题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密度即:qjSt=根据电阻定律:lRSρ=又因为l vt=所以:q lU IR qt S jl l l tSρρρ===⋅=⋅(3)自由电子连续两次与同一个不动粒子碰撞的时间间隔为t0,碰后电子立刻停止运动.根据动量定理由Ue t mvl⋅=-,得0Uetvml=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022Uetvvml+==根据电流得微观表达式20022Uet ne UStI neSv neSml ml==⋅=根据欧姆定律22U mlRI ne St==根据电阻定律可知22002S ml S mRl ne St l ne tρ==⋅=故影响电阻率的因素为: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目n,电子在恒定电场中由静止加速的平均速度t0.5.如图所示,长为L、电阻r=0.3Ω、质量m=0.1kg 的金属棒 CD垂直跨搁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轨间距也是L,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有R=0.5Ω 的电阻,量程为0~3.0A 的电流表串接在一条导轨上,量程为0~1.0V 的电压表接在电阻R的两端,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

现以向右恒定外力F使金属棒右移,当金属棒以v=2m/s 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的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个电表未满偏。

问:(1)在图中标出两块表的正负接线柱;(2)此满偏的电表是什么表?说明理由;(3)拉动金属棒的外力F 多大?【答案】(1)电压表上正下负、电流表左正右负;(2)电压表满偏,理由见解析;(3)1.6N【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压表上正下负、电流表左正右负(2)电压表满偏若电流表满偏,则I=3A根据欧姆定律1.5VU IR==大于电压表量程,故电压表满偏(3)U=1V时根据欧姆定律2AUIR==由能量守恒可知回路的电功率等于外力的功率,即2)I R r Fv+=(解得F=1.6N6.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表头的内阻R g=200 Ω,满偏电流I g=100mA.求分流电阻R1和R2.【答案】8 Ω 32 Ω【解析】【分析】【详解】并联分流电路的特点就是电压相同.在改装的电流表中,各量程达到满偏电流时,通过“表头”的电流仍为满偏电流.接O、A时:I g R g=(I1-I g)(R1+R2)接O、B时:I g(R g+R2)=(I2-I g)R1联立以上两式,把I g=0.1 A,R g=200 Ω,I1=0.6 A,I2=3 A代入并解之得R1=8 Ω,R2=32 Ω即量程为0.6 A时,(R1+R2)为分流电阻;量程为3 A时,R1为分流电阻,R2为分压电阻.7.在图示电路中,稳压电源的电压U=9V,电阻R1=9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小灯泡L标有“6V,6W”字样,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不计.电键S断开时,求:(1)电流表的示数I;(2)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P L;(3)闭合电键S,为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答案】(1)0.6A(2)2.16W(3)4.5Ω【解析】【详解】(1)由可得:当开关断开时,由欧姆定律可得:(2)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 =I 2R L =0.36×6=2.16W(3)闭合S 后,滑动变阻器与R 1并联,而灯泡正常发光;则总电流灯泡电压为6V ,则并联部分电压为U ′=9-6=3V ;则R 1中电流 则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点睛】 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功率公式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明确题目要求:灯泡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8.如图所示,图甲为一个电灯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两者不成线性关系,这是由于焦耳热使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参考这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电流表内阻,线路提供电压不变):(1)若把三个这样的电灯串联后,接到电压恒定为12 V 的电路上,求流过灯泡的电流和每个灯泡的电阻;(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这样的电灯并联后再与10Ω的定值电阻R 0串联,接在电压恒定为10V 的电路上,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值以及每个灯的实际功率.【答案】(1)0.4 A ;10 Ω (2)0.7 A ;10.5 W【解析】【详解】(1)由于三个电灯完全相同,所以每个电灯两端的电压为:U L =123V =4 V 结合图象可得当U L =4 V 时,I L =0.4 A故每个电灯的电阻为: R =I L U I =40.4Ω=10 Ω. (2)设此时电灯两端的电压为U ′,流过每个电灯的电流为I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2IR0代入数据得U′=10-20I可得到该直线与曲线的交点(3 V,0.35 A),即流过电灯的电流为0.3 A,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 A=2I=0.7 A每个灯的功率为:P=UI=3×0.35 W=10.5 W.9.如图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的电路.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I1=1A,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I2=0.1A,.已知表头的内阻R g为100Ω,满偏电流I为2mA,求电阻R1、R2的值.【答案】电阻R1、R2的值分别为0.2Ω和1.84Ω【解析】试题分析:接a、b 时为G表头与R2串联成一支路,该支路再与R1并联,作为电流表,由电路得出量程的表达式.接a、c时为R1与R2串联后与G表头并联成一电流表,由电路得出量程的表达式.由两个表达式求得R1与R2的值.解:接a、b时,R1起分流作用为一支路,G与R2串联为一支路,此时量程为 I1=1A,而电流表的量程为当G表头达到满偏时通过两个支路的总电流,即为I1=I g+…①同理,接a、c时,R1+R2为一支路起分流作用,G为一支路,此时量程为 I2=0.1A则 I2=I g+…②由①②式构成一方程组,只有R1与R2为未知量,代入数据求得:R1=0.2Ω,R2=1.84Ω答:电阻R1、R2的值分别为0.2Ω和1.84Ω【点评】本题考查电流表的改装原理,要明确改装原理,会分析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能根据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求解量程的表达式.10.如图所示电路,R 1=2 Ω,R 2=3 Ω,R 3=4 Ω.(1)如果已知流过电阻R 1的电流I 1=3 A ,则干路电流多大?(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 =3 A ,则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答案】(1)6.5A ; (2)I 1≈1.38A ,I 2≈0.92A , I 3≈0.69A【解析】【详解】(1)由欧姆定律得R 1两端的电压为:U 1=I 1R 1=3×2 V =6 V.R 1、R 2、R 3并联,三者两端电压应相等,U 1=U 2=U 3. R 2中的电流为:2226A 2A 3U I R ===. R 3中的电流为:3336A 1.5A 4U I R ===. 干路中的电流为:I =I 1+I 2+I 3=6.5 A .(2)设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则:1231111R R R R =++ 所以R =1213Ω.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2363V V 1313U IR ==⨯=. 电流分别为:I 1=1U R ≈1.38 A 223613A 0.92A 3U I R ==≈333613A 0.69A 4U I R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6V ,内阻r=1Ω,电阻R 1=3Ω,R 2=6Ω,电容器的电容C=3.6μF ,二极管D 具有单向导电性,开始时,开关S 1闭合,S 2断开.(1)合上S 2,待电路稳定以后,求电容器C 上电量变化了多少?(2)合上S 2,待电路稳定以后再断开S 1,求断开S 1后流过R 1的电量是多少? 【答案】(1)1.8×10–6 C ; (2)9.6×10–6 C【解析】【分析】【详解】(1)设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干路电流为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①=② 合上开关S 2后,电容电压为,干路电流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③=④所以电容器上电量变化了⑤(或电容器上电量减少了) (2)合上S 2后,电容上电量为Q⑥断开S 1后,和的电流与阻值成反比,故流过的电量与阻值成反比 故流过的电量⑦12.一个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2 A 的电源和一个滑动变阻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 0=22 Ω,电源路端电压U 随外电阻R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U =12 V 的直线为图线的渐近线,试求:(1)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2)A 、B 空载时输出电压的范围;(3)若要保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任意滑动时,干路电流不能超过2 A ,A 、B 两端所接负载电阻至少多大.【答案】(1)12 V 2Ω(2)0~11V (3)4.9 Ω【解析】【分析】【详解】⑴由乙图可知,当R→∞时,E =12 V而当U =6 V 时,应有r =R =2Ω.⑵当滑片滑至上端时,U AB 最大00mix R U E R r=+=11V 当滑片滑至下端时,U AB 为零 ,因此,A 、B 空载时输出电压范围为0~11V.⑶A 、B 两端接某一负载电阻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上端时,干路电流最大.此时I =00x xER R r R R ++为了使电源不过载,应保证I≤2 A ,代入数据得Rx≥4.9Ω即所接负载电阻最小值为4.9 Ω.。

相关主题